調查:74%父母會在孩子1歲前共讀 促語言發展

信誼基金會今天公布一項調查顯示,74%的台灣父母會在孩子1歲前,就開始親子共讀。對幼兒語言學習信念高,即便COVID-19疫情3年中出生的孩子,語言發展進程也並沒有太大差異。

信誼基金會在民國112年10月28日到11月30間,針對家有1到6歲幼兒的家長發放網路問卷,總計回收有效樣本1萬403份。

調查顯示,多數台灣家長都認同幼兒的語言學習要從小開始,並在生活中營造環境。1歲前多數孩子還不會說話,88%父母聽到嬰兒發出咕咕咿呀聲,會即時回應小寶寶;85%會隨時與寶寶對話;80%父母會指著寶寶眼前的物品告訴他名稱和功能。

調查指出,74%的父母會在孩子1歲前就開始親子共讀,甚至有44%早在孩子6個月時就開始一同看童書、講故事。

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期間,許多學者擔心長期戴口罩,恐有礙幼兒語言發展。然而信誼調查發現,台灣父母對於幼兒語言學習信念高,這3年間出生、成長的幼兒語言發展進程,與平時狀況並沒有太大的差異。

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表示,孩子雖然天生有說話的本能,若沒有語言學習的環境,本能會隨著成長漸漸消失。特別是孩子還沒有開口說話前、正在儲備語言能力的嬰兒階段,語言的輸入和互動更為重要。

張杏如表示,1歲以前多是透過聲音、表情和動作來互動溝通,這個時期爸媽不用急著教寶寶說話。父母的聲音、表情和肢體動作不僅是親子互動橋梁,更是孩子學習語言溝通或表達模仿的重要依據。

1到3歲是孩子語言學習的爆發期,張杏如建議,這時不僅要幫助孩子累積詞彙,最重要的是多製造機會,讓孩子主動表達,可善用繪本、玩具等互動,給予反覆練習的機會。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