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衛院本土基因數據庫 助癌症精準醫療新藥研發

癌症精準醫療發展需要次世代基因定序(NGS)助攻。國衛院建立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並建立台灣首個本土臨床基因組數據庫,已收錄近2000筆資料,為研究與新藥開發提供資源。

國家衛生研究院與5家國際藥廠、17家醫院合作,自2019年成立「癌症精準醫療及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示範計畫」,並建立台灣首個本土臨床基因組數據庫(Clinical-Genomic Database,CGDB)。

國衛院院長司徒惠康今天在「示範計畫領航、健保給付接棒—開創癌症精準醫療新紀元」記者會上說明,目前已有36家人體生物資料庫參與此項計畫,包含31家醫療院所,國衛院、中央研究院、血液基金會等3家研究機構,及台南市政府和台大腦庫等,是台灣最寶貴且過去從未達成的生醫大數據。

司徒惠康指出,平台透過單一窗口、統一處理流程,方便各界申請;截至今年5月已收案將近2000例,包含肺癌及胰臟癌、胃癌、食道癌、膽管癌、膽囊癌等5種消化道癌症,盼透過國家及整合平台,將真實世界生物資訊,提供給更多產、官、學、研、醫單位,作為藥物研發、藥品上市登記及健保給付評估的依據。

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說,過往臨床研究檢體只能保存在各自冰箱,國內2010年通過「人體生物資料庫管理條例」,將個別冰箱整合為各醫院的檢體庫,但產出研究貢獻仍有限,因此2019年再成立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檢體仍由各醫院管理,但有標準化資料品質與格式,且研究者可透過單一窗口申請,已是台灣最完整的生物資料庫。

今年5月1日起19種癌症NGS納入健保給付,石崇良說,未來將收納2種資料,其中臨床上會使用、醫師可直接閱讀的書面資料,會放在患者健康存摺或健保署資料庫,病人到不同醫院時不用再重複檢查;至於原始資料,則將存放於國家生物資料庫,可做為健保給付依據、給付效益評估,甚至後續新藥研發或檢測方式開發等研究的重要材料。

健保NGS專家小組召集人、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院長楊志新則表示,過去NGS沒有健保給付,患者可能因缺乏關鍵資訊,導致無法接受治療;如今納入健保給付,醫師得以做出更全面的臨床決策,大幅改善患者治療效果與生活品質,並降低無效用藥,有效運用健保資源。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