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人均上繳國稅第一配回率卻最低 高虹安市長籲:財劃法修正應考量地方稅收貢獻

新竹市民所得在全國名列前茅,上繳稅款僅次於台北市,人均上繳國稅更是全國第一,然而分配到的統籌分配稅款與一般性補助款配回率不到5%,為全國之末,對市民朋友極不公平。新竹市長高虹安表示,新竹科學園區去年營業額1.42兆元,持續站穩全球供應鏈的關鍵地位,每年創造高額國家稅收,112年竹市上繳國稅2,889億元,人均上繳63萬元為全國第一,然而配回的統籌分配稅款及一般性補助款僅100億元,配回率3.5%為全國最低,現行財劃法分配制度相當不合理,呼籲地方稅收應多留給各縣市,力求經濟與民生共好。

高市長說,新竹科學園區吸引外來人口遷入及鄰近縣市民眾前來就業,竹市戶籍人數約45萬餘人,但經常流動人口將近60萬,公共建設量能遠超過負荷,各項教育、交通、環保、治安及消防等園區外溢成本均須由竹市負擔,尤其新建校舍及交通改善等迫在眉睫。市府團隊近年積極解決教育與交通等民生課題,然而現行財劃法制度並未考量竹科園區所帶來的外溢成本,盼中央正視竹市問題,在護國群山創造國家經濟發展下,亦能適度給予合理補償,共同解決竹市難題。

市府表示,呼籲中央應儘速修正財政收支劃分法,除擴大地方財源、直轄市及非直轄市採用同一個分配基礎(公式)外,並應合理考量地方稅收貢獻,避免稅繳中央,問題留給地方。市府也利用監委至市府巡察場合,向監委表達竹市長期以來對國稅的貢獻及財政困境,希望中央能正視並給予新竹人應有的合理對待。另竹市之重大建設,如輕軌及再生水等計畫,中央應提高專案補助,解決竹市長期承受竹科外溢成本負荷,共創國家經濟繁榮。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