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未熟成禽畜糞減少 台東逾1年未查獲違規案件

台東種植釋迦與果樹類農作,喜歡使用禽畜糞,從去年至今已逾1年未查獲農民違規使用未發酵熟成的禽畜糞;台東縣政府呼籲農民施用熟成禽畜糞,且要翻耕覆土防治異味。

台東縣政府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傳統農作常會使用未熟成、生禽畜糞作為肥料,容易衍生惡臭及蒼蠅孳生,也易造成土壤養分不均、鹽化、銅鋅重金屬累積等,影響環境及作物生長的問題,台東縣環保局、警察局及農業處等單位組成生禽畜糞聯合稽查小組,在道路攔查取締違法清運生禽畜糞車輛,阻斷源頭。

縣府表示,查獲違法清運生禽畜糞車輛,民國110年12件、111年7件,112年至今皆無查獲違規紀錄,顯示出遏阻效果,同時也持續查促養雞場、堆肥場等畜牧場妥善將禽畜糞熟化成有機堆肥。

縣府指出,目前大多數農友已選用熟化禽畜糞有機堆肥作為肥料,但仍有少數陳情施肥異味案件,經稽查探究原因是農友將肥料包切開後整包或將堆肥撒施耕地土壤表面,讓肥分慢慢滲入土壤中,但經長時間暴露,日曬雨淋,易使堆肥分解發酵異味物質散發出來。

因此,稽查時會以限期及建議農友採用開溝、挖穴施肥、翻耕覆土等方式防治異味,但如逾期未改善者,可依空氣污染防制法罰款新台幣1200元至10萬元;另外提醒,如畜牧場未熟成的生禽畜糞清運至堆肥處理場的車輛須取得農業主管機關核發清運證明文件並隨車攜帶,違反者可依廢棄物清理法罰款6萬元至30萬元。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