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Q1獲利220億元年增72% 轉投資夏普面板廠大虧將轉型「這功能」

鴻海Q1獲利220億元年增72% 轉投資夏普面板廠大虧將轉型「這功能」
鴻海14日舉辦法說會,公布今年第一季營收為1.32兆元,稅後淨利220.09億元。(圖/報系資料照)

[周刊王CTWANT] 鴻海(2317)在14日舉辦法說會,公布今年第一季營收為1兆3239.92億元,稅後淨利220.0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72%,每股稅後純益(EPS)1.59元,看好AI後續和四大產品線成長,預期今年表現優於去年;而鴻海轉投資的日本夏普(Sharp)旗下大阪堺工廠(SDP)大尺寸面板虧損連連,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堺工廠將轉型為人工智慧AI數據中心,共同推動夏普實現輕資產化的目標,「夏普最壞的時間過去了,未來只會越來越好」。

鴻海去年首季因認列轉投資夏普投資損失173億元、業外大虧201億元,今年首季業外虧損僅42億元,整體獲利表現較去年同期顯著提升。

鴻海首季毛利率、營益率、淨利率均較去年同期成長,第一季合併營收1兆3239.92億元,創歷史同期次高,不過較去年第4季1兆8520.72億元減少29%,比去年同期1兆4624.37億元下滑9%;合併毛利率6.32%,較去年第4季增加0.2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增加0.28個百分點。

鴻海先前評估第1季業績較去年第4季明顯修正,主要是傳統淡季和去年同期基期較高因素,結果符合預期。以營收比重來看,鴻海第一季消費智能產品占38%、雲端網路產品占28%、電腦終端產品占18%、元件及其他產品占6%。

2024年第1季AI伺服器業績年增200%,占整體伺服器營收近四成,今年AI占比也將逐季提升,鴻海表示,他們是唯一從模組、基板、伺服器、交換機、液冷、整機到機櫃,可以提供客戶完整的解決方案,以及全球生產據點的廠商。

不過日本夏普決定,旗下生產電視用大尺寸液晶面板的10代面板廠大阪堺工廠將在9月底前停止運作,劉揚偉因為人在歐洲談生意,沒有參加台灣的法說會,但代表鴻海作為夏普最大股東代表身分,透過錄影方式在夏普14日的法說會上發言,表示面對全球局勢變動和後疫情挑戰,鴻海堅定支持夏普突破困境,從虧損走向獲利,夏普獨特的創新技術和百年品牌,在全球市場非常少有。

劉揚偉表示,各界最關心的堺工廠將會得到積極處理,將轉型為AI數據中心,共同推動夏普實現輕資產化的目標。

集邦科技(TrendForce)表示,夏普堺10代廠的關閉對今年的供給量影響甚微,但因該廠100%用以生產液晶電視面板,產線關閉後,將影響2025年電視面板供給市場,預估整體液晶電視面板明年將減少近500萬片,占整體液晶電視面板供給比重2%。另外值得注意的還有近期樂金顯示(LG Display)廣州廠的後續走向,不排除對面板產業將再掀起一波洗牌效應。

延伸閱讀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