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和平:六大風景區漁船、觀光船活動頻繁 廢棄漁網、垃圾纏海龜珊瑚

台灣海岸為國內外旅遊觀光熱點,但隨着沿近岸海上活動增加,對海洋生態造成衝擊。綠色和平透過「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盤點六個國家風景區逾2億筆沿近海觀光船及漁船活動資料,分析水域生態壓力,發現其船舶活動值幾乎全部高於全台平均。 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副教育邱郁文指出,過於頻繁的船舶活動,造成聲音干擾、生物碰撞、油污染、廢水排放、碳排等,均會破壞海洋生態。綠色和平則呼籲立院盡快通過「海洋保育法」,讓海洋資源使用及生態達成平衡,強調「有魚才有觀光」。 大鵬灣、北海岸、東北角 船舶活動值高於全台平均4~5倍 綠色和平分析六個國家風景區包括澎湖、大鵬灣(含小琉球)、東北角(含龜山島)、北海岸、東海岸、墾丁從2023年至今逾2億筆船舶資料,以每萬分之一經緯度方格點(約平均120平方公尺海面)計算,發現「強度/行經距離」、「占用率(出現頻率)」、「停留時間」三方面的船舶活動值,幾乎全部高於全台平均,尤其大鵬灣、北海岸、東北角的數值比另外三個風景區為高。 以觀光熱點大鵬灣為例,其船舶停留時間為358秒,比全台平均59秒多出逾5倍;船舶占用率平均2.46次,比全台平均1.46次多出68.5%。又例如北海岸船舶行經距離平均8.27公尺,比全台平均1.71公尺多出近4倍。 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副教育邱郁文表示,頻繁的船舶活動無可避免影響海洋生態,包括船舶引擎聲和螺旋槳轉動聲會產生聲音干擾,...
綠色和平:六大風景區漁船、觀光船活動頻繁 廢棄漁網、垃圾纏海龜珊瑚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