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觀點/立法院暌違10年再演全武行 藍綠壓力鍋大釋放


(總主筆李彥謀/特稿)立法院於5月17日再度上演睽違已久的「全武行」,起因是民進黨為了反對國民黨與民眾黨聯手的「國會改革法案」;事實上,「這一架」等很久了,不打不行,打了之後,藍綠把壓力鍋掀開,釋放積蓄已久的怨氣,對鬆綁政治緊繃是有幫助的。



IN觀點/立法院暌違10年再演全武行 藍綠壓力鍋大釋放
圖/藍綠上演睽違已久的全武行,多人掛彩、送醫,過程相當熱鬧精彩。(翻攝inshorts.com)

幹架是立委選舉之外最大的秀場


與其說這是場「幹架」,不如說這是除了選舉之外,立委與政客們最大的「秀場」,有志要在政壇上更上一層樓者,必定不能缺席,更要選定好自己的戰鬥位置,還須打落門牙和血吞,能掛彩的要掛彩,要躺擔架的就要躺,要送台大醫院的就要去,要腦震盪的也要有模有樣;至於推擠摔跤中不慎被肢體接觸,那是不意外中的意外。


有人摔倒、掛彩、躺擔架、送醫院,才能更好的把這些故事,以他們第一人角度,讓選民知道,爭取選民認同、凝聚向心力;這個年代,都只是在鞏固基本盤,會因為受傷而得到意外同情支持的,少之又少,因此,藍綠立委集體幹架,就能在同溫層取暖,別無他途。


「政治不是請客吃飯」,只有毛澤東能說出這樣的金句,過去8年國會偶有衝突,國民黨也會因席次少而採取肢體抗爭,不過都不構成重傷害,相對讓執政黨過得有些舒適,國民黨也被批評不像在野黨,他們尚以執政心態在野,注定前途多舛;這回遇到民眾黨不斷挖牆腳,再不硬起來,整碗都會被端走。


不打不相識,相識好辦事


傅崐萁擔任總召後,迭下猛藥,提出具有憲政爭議的「國會改革」法案,遇到質疑就沒收委員會、徑付二讀,目的是要逼民進黨反彈,綠營只要願意配合演出,就大功告成。


這次民進黨在中央執政,於國會卻是「少數黨」,中華民國憲法規定「五權分立」,也就是說,行政、立法各自獨立,民進黨以「在野」於國會抗爭,並沒有違和感;畢竟法案不能討論、提案被封殺,為了活路,以抗爭手段爭取未來協商和談判籌碼,都是必要的。


所謂「不打不相識」,新國會有相當多新面孔,誰是文臣、誰是武將,藍綠摸不清對方的底,借一場幹架來看看誰是「打仔」,之後的事情才好辦;民進黨鍾佳濱、郭國文、沈柏洋,過去都是斯文登場,現在讓人改觀,國民黨邱鎮軍、陳菁徽,也是箇中豪傑,一戰出名。



IN觀點/立法院暌違10年再演全武行 藍綠壓力鍋大釋放
圖/國民黨於議場前前宣誓捍衛主席台,各個全副武裝,準備好要與民進黨開戰。(翻攝立委陳菁徽臉書)

藍綠壓力與台灣內部壓力都獲得釋放


對選民而言,政治如果只在桌上進行,索然無味,像極了吃素;打了一架,原來北京烤鴨、三杯雞、沙朗牛排、戰斧豬排,才是真政治,重鹹的肉味才是香的,能使人血脈賁張、腎上腺素發達,如同球賽要偶有衝突,敵我雙方都清空板凳,才有看頭。


國民黨悶了8年,在對岸老是被中共看衰,早就孬不起來,每逢總統大選都是有機會在先,卻慘敗在後,面對民進黨很吃鱉,好不容易這次以「相對多數席次」得以報復;民進黨則是可以贏得總統大選,卻在地方選戰輸到脫褲,心裡「幹」到不行。


這一架,打開藍綠的焦慮與苦悶,否則立委們緊張兮兮,每天都搞得像情報戰;台灣在中共極限施壓下,始終存在一個不穩定的未來,此次藉機得到緩解,就像地震需釋放能量,這是好事。


更多引新聞報導


IN觀點/對決519 黃國昌VS柯文哲各引小草上街較量實力


銀河灣爭議/黃國昌蘆洲噴政治口水 顏蔚慈:對市政一知半解


IN觀點/柯文哲選前高喊綠營貪污 選後陷3大案全身著火


IN觀點/黃國昌為什麼成為「咆哮哥」 誰在領導民眾黨?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