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得盈滿/周桂芳

周桂芳

初夏,回到鄉村時,母親正在菜園裏忙著栽玉米秧。母親高興地說,這幾廂地,才剛收割了油菜,再種點玉米秧,你看,這玉米秧子都有一尺多高呢,只要栽下去,要不幾天,就能瘋長,你下次回來就有本地玉米吃了呢。

母親說,枇杷都黃了,快去摘枇杷吃吧,說著,母親放下手中的活,就用鋤頭掛了枝丫下來,讓我摘黃亮的枇杷吃。枇杷黃似桔,黃澄澄、金燦燦,黃綠相間,滿園馥鬱果飄香。我站在樹下,摘了一串枇杷,剝下皮,咬了口,肉軟香甜,汁多酸爽。我一口氣,連吃了好幾個,根本停不下來,這酸甜的滋味,早早就在嘴裏回味,這回是了卻了心願,餵養了味蕾上的鄉愁。

母親的菜園,鮮嫩青菜一年四季都不斷茬。芹菜、蒿菜等菜蔬相繼開花結籽,豆角掛莢,蠶豆、豌豆顆粒飽滿,生菜翠綠鮮嫩,一叢叢韭菜綠得發亮,嫩得能掐出水來。一廂紅莧菜長出了紫紅色的嫩芽,一廂綠莧菜長得正旺,葉片寬大肥厚,正綠得可愛。母親說,今年種了兩個顏色的莧菜,看你們愛吃哪種莧菜,這綠莧菜早一些,已經吃了兩回了,嫩得很呢。角落裏,母親種的南瓜秧子都開始牽藤了,正往向陽的地上爬。小滿時節,種啥長啥,給點土就生根,給點陽光就燦爛。

我在菜園邊還發現了一叢紫蘇,紫瑩瑩泛著光,還有一片艾草都長得一尺多高了。母親說,這是自己種的,方便摘取。母親從手機上學到的,紫蘇可以燒菜,燒魚等,就種了幾棵。母親說,想吃了就從菜園摘了直接入鍋,又快又鮮新。艾草就更好了,全身是寶,身上哪疼,風濕痛,就自己采艾草炙,炙一下就不痛了,真的很靈效呢。鄉村就是個百草園,是村民身邊的藥箱子。母親就像長在鄉村的樹,一生都不想挪窩,離不開土地。人與鄉村就像互生的莊稼草木,互相滋養,互相醫治,互相療愈。

鄉村草木深深,隨處都是花園果園,是小橋流水人家的世外桃源。初夏綠肥紅瘦,謝了粉紅的、粉白的、雪白的花朵,卻養肥了枝繁葉茂,綠意盎然。枝頭上那些小桃子、小李子、小葡萄、小梨子、小橘子、小杏子、小柿子、小棗子……隱藏在綠葉間躲貓貓,探頭探腦地悄悄窺探世界,看著就讓人憐愛,讓人心生歡喜,讓人充滿希望。

微風中,我和母親一起走向田野,滿目蔥綠,蔥蘢一片。淺綠、新綠、水綠、嫩綠、碧綠,翠綠、濃綠、墨綠、深深淺淺,濃濃淡淡的綠色遮天蓋地,碧波蕩漾。滿眼新綠像綠水一樣輕輕流淌,綠得出油,綠得養眼。樹樹清香裹挾著泥土的芬芳迎面撲來,母親說,“好香啊,你聞到了嗎?馬上小滿了,這個季節樹都結果了,慢慢快成熟了,聞著有種奶香味。”我噗嗤一聲笑開來,“媽,你說得太誇張了吧?”“真的,你聞聞啊,細聞,這味道像不像?”我像個孩子似地沖母親點點頭。清風徐來,我做了一個深呼吸,真的好像聞到了母親說的那種奶香味,香香甜甜的味道,像回到了小時候一樣幸福單純。

漠漠田阪飛白鷺,聽取蛙聲一片。一陣風吹來,麥浪滾滾,鄉村路兩邊是一望無際的麥田,麥子漸漸黃了,麥桔稈頂著麥穗,根根細長的麥芒筆直豎著,顆顆麥粒鑲嵌在麥穗上。原來一片金黃的油菜花,現在油菜籽黃了熟了,遠處有村民正在割油菜,黑色的小菜籽將被榨成香噴噴的黃亮菜油,千錘百煉,仍保留著生命的本色,還有大地的心香。

人間最美是小滿。鄉村草木瘋長,野草野花恣意生長,草木森森,手牽著手,連成片,波浪起伏。鄉村荷塘,小荷一尺高,一一荷風舉,蓮葉正田田,風動荷生香。我光顧著看鄉村的風景,母親喃喃地說,小滿馬上到了,小滿一過,就是芒種,農村人又到了最忙的時候,農村人靠天吃飯,跟著節氣忙活,只有忙著耕種,秋天才有好收成啊。我不住的點頭,覺得母親說的話竟好有哲理,母親雖沒有讀過書,卻說出了哲學家的語言。

人只有勤勞耕種,人生才有好收成。每個人年輕時,都豪情壯志,血氣方剛,與天,與地,與人,與事,與命運,鬥了半輩子。人到中年,終將學會與自己和解,學會與命運和解,學會自洽地生活在自然之中。人是長在大自然中行走的樹,一棵會行走會思想的樹,根必須深深紮進自然的泥土中,與大自然同生同在。人只有順應自然,順應自然規律,才能與大自然和諧相處,才是人生小滿。

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蘊含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澱。

“小滿,小滿,小得盈滿,”小滿,是飽含哲理的節氣,滿招損,謙受益。水滿則溢,月盈則虧,這是自然之道,也是我們的人生之道。

唯小滿,滿而不盈,滿而不溢,滿而不損,世間自然萬物和人生的最好狀態。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