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意識上升 議員批中市防災公園忽略功能

防災意識上升 議員批中市防災公園忽略功能
議員黃守達指出,中市防災公園衝了數量卻忽略了其應具備的功能,要求進行防災公園全面體檢(圖/柳榮俊攝2024.5.15

[NOWnews今日新聞] 近期地震頻仍,民眾防災意識上升,災害來臨怎麼辦?是民眾關注的問題。台中市議會今(15)日進行都發、建設、水利業務質詢,市議員黃守達、謝志忠、張玉嬿等指出,台中市防災公園重量不重質,衝了數量卻忽略了其應具備的功能,要求建設局進行防災公園全面體檢,平日做好整備,才能有效應對災害的來臨。

黃守達指出,防災公園即是發生重大災害時,可作為救災、指揮、重建、復原的基地,更重要的是能夠提供一般公園所欠缺的維生功能。目前台中市防災公園分成全市型、區域型、鄰里型三個等級,此三個等級也有不同的必要設置設施。但他盤點規劃成防災公園的市民廣場、公益公園、半平厝公園,卻發現有部分必要設施缺乏、空間配置規劃不實際等問題。

黃守達表示,經實際走訪發現,市民廣場規劃的臨時垃圾場就設在機電設備所在位置,物資器材倉庫甚至配置在垃圾場旁,且對照防災公園指引,市民廣場也缺乏必備的常設性廣播系統;半平厝公園的空間配置更是奇怪,災民的安置停留區不是設在在開闊草坪,而是設在空間明顯不足的涼亭裡面,他質疑,避難設施的配置到底是誰規劃的,有會同相關單位一起進行嗎?

黃守達批評,台中市防災公園明顯重量不重質,雖然目前設置有37處,但多是普通公園加上避難收容處所告示牌就搖身一變為防災公園,公益公園就是典型案例,當災害來臨,能否發揮該有的防災功能備受質疑。

黃守達舉例,公園若要強化防災機能,可以參考新北市十四張歷史公園,設置維生儲水槽、緊急發電機、沐浴區、座椅式爐灶等維生機能設施。

議員要求,現有的「台中市防災公園規劃指引」不夠完備,建設局應研議改善,尤其要檢討鄰里型防災公園的定位。建設局也應當邀請區公所、里長、社會局、民政局、消防局等相關單位共同研議避難設施的配置,甚至舉辦跨部門演習來更貼近實際防災需要,讓防災公園「名符其實」,於災時發揮應有功能。



相關新聞


東海師生移地教學訪中市府 暢談智慧城市與居住正義


一起來認識新朋友 中市單身聯誼千萬別錯過


中市垃圾快無處去 議員:新建焚化爐要拖何時?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人氣政府消息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