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專題研習課程 強化宣導性騷擾防治及調查處理

金門專題研習課程 強化宣導性騷擾防治及調查處理

【勁報記者于郁金/金門報導】為提升公務同仁性別意識及性別敏感度,瞭解性別相關重要議題的內涵及相關政策舉措,以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進而營造性別平權的工作環境,金門縣府人事處每年度均規劃辦理性別平等議題相關課程,聘邀專家學者擔任講座,以強化並更新公務同仁對於性別議題之認識與理解;今年度為應性平三法修法及對性騷擾相關課題之日漸重視,著重規劃辦理性騷擾防治與法規、性平申訴案件處理等專題講座或研習課程,強化並促進公務同仁對性騷擾防治之基本概念、相關法規及調查處理流程的認識。



金門縣府人事處於近日在縣府新聞發佈室辦理「113年性別意識培力研習-性騷擾防治及調查處理」,聘邀財團法人中華勞資關係研究所所長、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兼任研究員—焦興鎧教授擔任講座。



人事處說明,焦教授為美國史丹福大學法律科學博士候選人,長年服務於我國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其研究著作關注於勞動相關法規動態及勞工權益保障等課題,也涵括兩性工作平權和職場性騷擾議題,他曾調查處理逾400件性騷擾事件,也曾協助提供諮詢超過1千多件相關案例。



人事處表示,焦教授首先講述說明性別主流化和性騷擾的基本概念和定義,以及衍生的各種迷思。性騷擾的概念起源自美國,在南北戰爭期間即曾出現,但一直到70年代女性主義興起後才開始正視此一問題,並將它定位為是一種「性別歧視」;根據平等就業機會委員會(EEOC)在1980年所賦予之定義,性騷擾係指性方面示好之舉或是其他與性有關係之言語或肢體行為,通常伴隨著要求性方面好處,而目前多數案件中仍以男性性騷擾女性居多;再來談到我國目前規範性騷擾的相關法規,包括性別工作平等法、性別平等教育法、性騷擾防治法和跟蹤騷擾防制法,並進一步探討性騷擾三法最新修正動態與重點內容。



人事處指出,研習第二部份則是著重實務案例的解析討論,即性騷擾事件調查處理流程與實務;焦教授提出在性騷擾事件調查處理流程須注意幾項重點,包括性別敏感度與調查倫理議題、當事人權益與救濟程序說明等,另外,要件認定和關係利害人之陳述可靠性也是影響調查流程進行重要因子。



焦教授強調,發生在任何場域之性騷擾事件,不論調查程序再完備、調查報告寫得再週全,其實對被害人、行為人、事業單位及學校等都已經造成傷害,所以「預防」才是最好方式,若能加強大家之性別意識,學習尊重他人之感受,強化大家性別敏感度並落實性別平等概念,才能營造一個安全和諧生活、工作、學習環境。



最新社會新聞
人氣社會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