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桿出擊
對於一般人來說,高爾夫似乎有點遙不可及。傳統印象中,高爾夫球應該是大老闆、政商名流高來高去的場域,18洞打下來,幾千萬的交易就在手勢與眼神之中抵定。沒有個幾百萬身家,別說揮捍了,連幫大老闆提球袋都不夠格;但那樣的時代其實已經過去了。
如今,高爾夫球已是全民運動,根據中華高爾夫球協會的估計,目前廣義的高爾夫球運動人口約100萬人。遠的不說,如果假日走一趟高爾夫球練習場,一位難求的景象可以說明一切。70到150元一盒球,對一般人來說並不是太高貴的消費。即使是18洞一場球打下來,也不過是幾千塊錢,負擔不大,三五好友久久相約一次,一邊享受揮桿的樂趣,一邊散步聊天看風景,人生快意莫過如此。
小白球的魅力
每天清晨4、5點,知名的高爾夫球場門口總是車水馬龍,對於一般人來說可能覺得不可思議,但對那些趕在上班前敲上幾桿的高爾夫迷來說,卻是每天最快樂的時光。究竟高爾夫的魅力是什麼?沒打過的人肯定很難體會,拿個桿子把小白球推過來、滾過去,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走路,一不小心球就掉進沙坑、水池或樹林裡,這樣的運動怎麼能令人深深著迷?
中華高爾夫球協會理事長,同時也是揚昇球場董事長許典雅說:「高爾夫球是一種自己對自己的挑戰。當你能夠專注、放鬆、享受,完全掌握自己的身體,所有力量便能一氣呵成,從腰、肩膀、手臂,透過桿子清脆地擊中球心,一切不愉快全都隨著球飛得遠遠的,那是一種神清氣爽的感覺。」
相對於其它球類,高爾夫球算是相當溫和的一項運動。技術比體力重要,因此,從6歲到90歲都可以打,像前總統李登輝就是愛打高爾夫球出名的,80幾歲依然可以輕鬆享受揮桿的樂趣。換成籃球,上了40歲,打個一節15分鐘試試看,就算麥可喬登也要大喊吃不消。人的體力隨著年齡而遞減,但高爾夫卻是可以一路玩到掛的運動。一般人平均壽命70幾歲,就算從40歲開始打,還可以享受個30幾年,也不算太遲。
當然,對於真正的大老闆來說,打小白球的確有點醉翁之意不在酒。一場球打下來6、7個小時,天南地北無所不聊,陌生人都變成親兄弟,什麼難搞的客戶通通手到擒來,什麼不可告人的祕密都能侃侃而談。球場這麼大,打球的就那麼你我他幾個人,高爾夫球場其實是開放式的密閉空間,正式場合不能談的交易,反正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大家不妨攤開來明講了吧!幾句話之間幾百萬上下也不是沒有可能。高爾夫是打入上流社會最快的鐘南捷徑,無怪乎許多政商名流都是小白球愛好者。
球小學問大
高爾夫球看似簡單,箇中學問倒是不少。從比賽規則、球具選擇、擊球技巧、球場地形攻略、球場禮儀,每一個細節都有講究。高爾夫球是身體與大腦並用的一種運動,光靠蠻力是不行的,相同的力道,角度差0.01度,揮出去位置可能就差了幾10公尺遠。風向、角度、施力點、地面摩擦力、彈跳反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縝密的計算與精準的控制,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勝負只在一念之間。
關於高爾夫球規則,幾乎所有入門書都會提到,高爾夫是一項自律的運動。雖然每一個小動作都有細緻的規定,但其實球場上並沒有特定的裁判,唯一的裁判是你自己,不小心碰到球要罰幾桿,球出界或遺失要怎麼算,這些都要自己負責。球品就是人品,一個凡事隨便的人,很難把球打得好,尤其是投機取巧的人,即使僥倖贏了比賽,也已經輸了別人的尊敬。
一般球場是由18個球洞所組成,分為前9洞(Out Course)與後9洞(In Course)。每一個球洞包括了發球台(Tee Ground)、洞道(Fair-Way)與果嶺(Green),一洞比賽的完成,即是由發球開始,一直到球上果嶺,入洞結束,這個過程所使用的桿數便是這一洞的成績,揮空擊不到球也要算一桿,犯規或出界則要罰加桿數。18洞通常由4個短洞(男250碼,女210碼內)、4個長洞(男471碼,女401碼以上)及10個中距離洞(男251~470碼,女211~400碼)所組成。世界上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球場,因此,在高爾夫領域中,沒有世界紀錄這回事,即便是同一個球場,不同天候條件也會造成截然不同的結果,因此,標準永遠是相對的。
為了讓不同程度的人都能打得盡興,高爾夫球有所謂的「差點」制度(Handicap)。(又稱為「讓桿數」)一般的計算方式,是以過去幾場比賽(少則3場,多可以到20場)比賽的平均成績,扣除球場標準桿數再乘以0.8。例如,你的平均成績100桿,球場的標準桿是70桿,那你的差點就是(100-70)×0.8=24,你的相對成績就是總桿數扣掉24桿。以此類推,差點越低的人,技術水準越高。雖然一群人一起打,其實每個人都是在和自己的標準相較勁。這是高爾夫才有的特殊規則,很能表現自我挑戰的運動本質。
球桿的使用則是一門藝術。依不同材質可分為鐵桿與木桿,鐵桿較重手,容易控制,但打不遠,反之,木桿較輕,打得遠,但不容易上手。隨著科技進步,現代木桿大多被碳纖維或鈦、鋁合金取代,只是習慣上仍稱木桿而已。球桿可依號數區別不同的長度與桿面角度,號數越小表示桿面角度越低、球桿越長,球可以打得越低越遠,但準確性較低。其中,7號鐵桿最適合做為初學入門的第一支球桿。而果嶺上則有專用的推桿。高爾夫規則中有一條,比賽時,每個人「只能」攜帶14只球桿上場,看似很多,其實桿到用時方恨少,帶得再多,還是永遠少了最關鍵的那一根。這也是高爾夫球有趣的地方之一。
下一個曾雅妮?
曾雅妮的成功,為台灣球壇打下了一片天。不過,除了曾雅妮之外,台灣目前到底還有什麼值得期待的高爾夫好手?這恐怕是許多球迷心中的疑問。揚昇球場許典雅董事長感嘆:「2、30年前,台灣就已經是高爾夫王國,可惜後來沒有積極培訓年輕選手,形成了很大一個斷層。」
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許典雅帶領台灣選手到澳洲與大白鯊基金會進行交流。那是由傳奇高球明星Greg Norman成立的基金會,多年來致力於培養年輕球員。許典雅大受啟發,回國後決心成立專業培訓團隊,為台灣球壇播下種子。「當時抱定的心情是,培訓不一定會成功,但如果不做,台灣的高爾夫球絕對沒有任何未來。」
許典雅精心挑選了一批具有潛力的小小球員,在總教練呂西鈞的帶領下,從小開始進行訓練,從體能、球技到生活作息與心理狀態,全部都是軍事化嚴格管理。許典雅並要求所有小選手一定要學英文、學習國際禮儀、培養世界觀。而且,每年安排4到5次的出國比賽。「我們的選手不只要會打球,還要能夠走上國際舞台。」經過幾年的努力,揚昇球場培養出了世界第一的曾雅妮,而下一批「曾雅妮」們也逐漸累積了堅強的實力,像是謝繼賢、黃韜、王琪等年輕好手,未來的發展都值得國人期待。
曾雅妮13歲加入揚昇的培訓團隊,19歲出道,不到5個月內便拿下第一個LPGA冠軍。曾雅妮一直將許董事長的教誨謹記在心,即使每天打球再怎麼忙怎麼累,也一定抽空把英文學好。世界第一不是偶爾,不是奇蹟,而是日積月累的努力再努力。曾經有人問過許典雅:「培養一個曾雅妮需要花多少錢?」許典雅說:「曾雅妮的成就是她自己努力得來的,她的成功就是我最大的快樂,多少錢我早就不記得了。」
今年年初,曾雅妮順利拿下第一,最想做的事,就是爭取LPGA來台舉辦。其實,這兩年來曾雅妮早已透過各種管道積極奔走,除了廣邀各國好手,還上書向馬總統請命,不過,礙於體委會預算有限,公部門始終使不上力。反倒是民間球界人士始終不曾放棄。去年8月,終於有一個機會可以申請LPGA來台舉辦。許典雅說:「8月初LPGA總會和我們聯繫,表達可以來台舉辦的意願,不過,其它地區也在爭取,只有4天的時間可以考慮,必須立即把200萬美元保證金匯過去。我覺得這沒有什麼好考慮的,這是台灣最好的機會。不把握住,下一次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了。」於是,二話不說自掏腰包付了保證金。終於把這場賽事確定下來。
目前LPGA最高獎金為180萬美金,許典雅為了爭取賽事,特別將賽金提高到200萬美金。今年開始,連續3年,我們終於有機會親眼目睹世界最高等級的高爾夫球界在台灣舉行。「我們有世界一流的選手,有最好的場地和資源,所有的規格都符合國際最高標準。我們要讓世界看見台灣的高爾夫實力。」今年10月20日~23日,揚昇球場將聚集來自各國第一流的好手共同參加,頂尖對決精彩可期。不急,在那之前,先讓我們到球場上揮幾桿吧!
如今,高爾夫球已是全民運動,根據中華高爾夫球協會的估計,目前廣義的高爾夫球運動人口約100萬人。遠的不說,如果假日走一趟高爾夫球練習場,一位難求的景象可以說明一切。70到150元一盒球,對一般人來說並不是太高貴的消費。即使是18洞一場球打下來,也不過是幾千塊錢,負擔不大,三五好友久久相約一次,一邊享受揮桿的樂趣,一邊散步聊天看風景,人生快意莫過如此。
小白球的魅力
每天清晨4、5點,知名的高爾夫球場門口總是車水馬龍,對於一般人來說可能覺得不可思議,但對那些趕在上班前敲上幾桿的高爾夫迷來說,卻是每天最快樂的時光。究竟高爾夫的魅力是什麼?沒打過的人肯定很難體會,拿個桿子把小白球推過來、滾過去,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走路,一不小心球就掉進沙坑、水池或樹林裡,這樣的運動怎麼能令人深深著迷?
中華高爾夫球協會理事長,同時也是揚昇球場董事長許典雅說:「高爾夫球是一種自己對自己的挑戰。當你能夠專注、放鬆、享受,完全掌握自己的身體,所有力量便能一氣呵成,從腰、肩膀、手臂,透過桿子清脆地擊中球心,一切不愉快全都隨著球飛得遠遠的,那是一種神清氣爽的感覺。」
相對於其它球類,高爾夫球算是相當溫和的一項運動。技術比體力重要,因此,從6歲到90歲都可以打,像前總統李登輝就是愛打高爾夫球出名的,80幾歲依然可以輕鬆享受揮桿的樂趣。換成籃球,上了40歲,打個一節15分鐘試試看,就算麥可喬登也要大喊吃不消。人的體力隨著年齡而遞減,但高爾夫卻是可以一路玩到掛的運動。一般人平均壽命70幾歲,就算從40歲開始打,還可以享受個30幾年,也不算太遲。
當然,對於真正的大老闆來說,打小白球的確有點醉翁之意不在酒。一場球打下來6、7個小時,天南地北無所不聊,陌生人都變成親兄弟,什麼難搞的客戶通通手到擒來,什麼不可告人的祕密都能侃侃而談。球場這麼大,打球的就那麼你我他幾個人,高爾夫球場其實是開放式的密閉空間,正式場合不能談的交易,反正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大家不妨攤開來明講了吧!幾句話之間幾百萬上下也不是沒有可能。高爾夫是打入上流社會最快的鐘南捷徑,無怪乎許多政商名流都是小白球愛好者。
球小學問大
高爾夫球看似簡單,箇中學問倒是不少。從比賽規則、球具選擇、擊球技巧、球場地形攻略、球場禮儀,每一個細節都有講究。高爾夫球是身體與大腦並用的一種運動,光靠蠻力是不行的,相同的力道,角度差0.01度,揮出去位置可能就差了幾10公尺遠。風向、角度、施力點、地面摩擦力、彈跳反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縝密的計算與精準的控制,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勝負只在一念之間。
關於高爾夫球規則,幾乎所有入門書都會提到,高爾夫是一項自律的運動。雖然每一個小動作都有細緻的規定,但其實球場上並沒有特定的裁判,唯一的裁判是你自己,不小心碰到球要罰幾桿,球出界或遺失要怎麼算,這些都要自己負責。球品就是人品,一個凡事隨便的人,很難把球打得好,尤其是投機取巧的人,即使僥倖贏了比賽,也已經輸了別人的尊敬。
一般球場是由18個球洞所組成,分為前9洞(Out Course)與後9洞(In Course)。每一個球洞包括了發球台(Tee Ground)、洞道(Fair-Way)與果嶺(Green),一洞比賽的完成,即是由發球開始,一直到球上果嶺,入洞結束,這個過程所使用的桿數便是這一洞的成績,揮空擊不到球也要算一桿,犯規或出界則要罰加桿數。18洞通常由4個短洞(男250碼,女210碼內)、4個長洞(男471碼,女401碼以上)及10個中距離洞(男251~470碼,女211~400碼)所組成。世界上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球場,因此,在高爾夫領域中,沒有世界紀錄這回事,即便是同一個球場,不同天候條件也會造成截然不同的結果,因此,標準永遠是相對的。
為了讓不同程度的人都能打得盡興,高爾夫球有所謂的「差點」制度(Handicap)。(又稱為「讓桿數」)一般的計算方式,是以過去幾場比賽(少則3場,多可以到20場)比賽的平均成績,扣除球場標準桿數再乘以0.8。例如,你的平均成績100桿,球場的標準桿是70桿,那你的差點就是(100-70)×0.8=24,你的相對成績就是總桿數扣掉24桿。以此類推,差點越低的人,技術水準越高。雖然一群人一起打,其實每個人都是在和自己的標準相較勁。這是高爾夫才有的特殊規則,很能表現自我挑戰的運動本質。
球桿的使用則是一門藝術。依不同材質可分為鐵桿與木桿,鐵桿較重手,容易控制,但打不遠,反之,木桿較輕,打得遠,但不容易上手。隨著科技進步,現代木桿大多被碳纖維或鈦、鋁合金取代,只是習慣上仍稱木桿而已。球桿可依號數區別不同的長度與桿面角度,號數越小表示桿面角度越低、球桿越長,球可以打得越低越遠,但準確性較低。其中,7號鐵桿最適合做為初學入門的第一支球桿。而果嶺上則有專用的推桿。高爾夫規則中有一條,比賽時,每個人「只能」攜帶14只球桿上場,看似很多,其實桿到用時方恨少,帶得再多,還是永遠少了最關鍵的那一根。這也是高爾夫球有趣的地方之一。
下一個曾雅妮?
曾雅妮的成功,為台灣球壇打下了一片天。不過,除了曾雅妮之外,台灣目前到底還有什麼值得期待的高爾夫好手?這恐怕是許多球迷心中的疑問。揚昇球場許典雅董事長感嘆:「2、30年前,台灣就已經是高爾夫王國,可惜後來沒有積極培訓年輕選手,形成了很大一個斷層。」
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許典雅帶領台灣選手到澳洲與大白鯊基金會進行交流。那是由傳奇高球明星Greg Norman成立的基金會,多年來致力於培養年輕球員。許典雅大受啟發,回國後決心成立專業培訓團隊,為台灣球壇播下種子。「當時抱定的心情是,培訓不一定會成功,但如果不做,台灣的高爾夫球絕對沒有任何未來。」
許典雅精心挑選了一批具有潛力的小小球員,在總教練呂西鈞的帶領下,從小開始進行訓練,從體能、球技到生活作息與心理狀態,全部都是軍事化嚴格管理。許典雅並要求所有小選手一定要學英文、學習國際禮儀、培養世界觀。而且,每年安排4到5次的出國比賽。「我們的選手不只要會打球,還要能夠走上國際舞台。」經過幾年的努力,揚昇球場培養出了世界第一的曾雅妮,而下一批「曾雅妮」們也逐漸累積了堅強的實力,像是謝繼賢、黃韜、王琪等年輕好手,未來的發展都值得國人期待。
曾雅妮13歲加入揚昇的培訓團隊,19歲出道,不到5個月內便拿下第一個LPGA冠軍。曾雅妮一直將許董事長的教誨謹記在心,即使每天打球再怎麼忙怎麼累,也一定抽空把英文學好。世界第一不是偶爾,不是奇蹟,而是日積月累的努力再努力。曾經有人問過許典雅:「培養一個曾雅妮需要花多少錢?」許典雅說:「曾雅妮的成就是她自己努力得來的,她的成功就是我最大的快樂,多少錢我早就不記得了。」
今年年初,曾雅妮順利拿下第一,最想做的事,就是爭取LPGA來台舉辦。其實,這兩年來曾雅妮早已透過各種管道積極奔走,除了廣邀各國好手,還上書向馬總統請命,不過,礙於體委會預算有限,公部門始終使不上力。反倒是民間球界人士始終不曾放棄。去年8月,終於有一個機會可以申請LPGA來台舉辦。許典雅說:「8月初LPGA總會和我們聯繫,表達可以來台舉辦的意願,不過,其它地區也在爭取,只有4天的時間可以考慮,必須立即把200萬美元保證金匯過去。我覺得這沒有什麼好考慮的,這是台灣最好的機會。不把握住,下一次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了。」於是,二話不說自掏腰包付了保證金。終於把這場賽事確定下來。
目前LPGA最高獎金為180萬美金,許典雅為了爭取賽事,特別將賽金提高到200萬美金。今年開始,連續3年,我們終於有機會親眼目睹世界最高等級的高爾夫球界在台灣舉行。「我們有世界一流的選手,有最好的場地和資源,所有的規格都符合國際最高標準。我們要讓世界看見台灣的高爾夫實力。」今年10月20日~23日,揚昇球場將聚集來自各國第一流的好手共同參加,頂尖對決精彩可期。不急,在那之前,先讓我們到球場上揮幾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