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房子前 要先瞭解的幾件事

【文/住展房屋網 編輯室】買房子是人生的大事,千萬不能衝動,一定要仔細觀察房子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看房子等於是幫房子做體檢,房子的狀況會影響到居住的舒適度,許多人看屋只是看個意思,往往忽略掉該注意卻沒有注意到的細節,而這些細節卻會關係你未來的生活品質。如果看房子前作好功課,就不用怕被銷售人員牽著鼻子走。

看房子的學問很大,有的人看一棟房子要花幾個小時以上,有的人卻走馬看花只看兩眼就換下一個物件,這二者絕對「差很大」,看房子到底要看些什麼?看房子前又要先瞭解那幾件事?

看屋訣竅「由外而內」

房子是不是豪宅不重要,自己喜歡最要緊。基本上,在購屋前,你一定要勤快點,多看幾間、多跑幾趟,才能瞭解這棟房子在不同時間點呈現的真實屋況。看屋的訣竅在於「由遠而近,由外而內」,先看房子外在的四週環境,是否有暗巷形成治安死角?附近是否有市場、學區?是否有嫌惡設施?如果是預售屋,還要特別注意建商是否用「大帆布」或巨大的看板遮住周遭,如墓地、基地台等嫌惡設施。

無論何種型態房產,看房子前第一步要做就是先上網查詢各種關鍵字,包括消費者最在意的「凶宅」,若靠山邊,也可查詢「土石流」,或輸入社區名稱,查看過去是否有事件發生。

當你走進公寓大廈前,要先看看房子的外觀建材好不好,有沒有瓷磚剝落或牆面污染,如果大樓的外牆都有水漬或者顏色會黑黑髒髒的,可見房子的防水處理不到位,可能每隔一段時間就得處理由外牆滲入的水氣,內牆也比較容易產生壁癌。

白天晚上都去看房

白天看房子主要是看房子附近的生活機能,晚上看房子則可觀察治安與寧靜程度,最好是白天及晚上都去多看幾次,晚上還要看住戶的「點燈率」,如果房子是中古屋而入住的戶數不多,要打聽是不是因房子有瑕疵才會造成住戶不多?在晚上看屋也容易發現屋內的隔音效果好不好,順便確認周遭是否會有擾人的噪音或無法忍受的狀況。

看房子時不要都搭乘電梯,應該在樓梯間上上下下走一回,看有無堆積雜物,再去看「公佈欄」上關於住戶欠繳管理費的狀況如何,也可以詢問管理員,有沒有不好搞的鄰居,這些都攸關社區的品質。

房仲帶看房屋時,常會將屋況吹噓的有多好,至於周邊設施往往都是口頭說說,不會帶你親自走一趟,許多房仲銷售的物件都會標榜離交通設施只要幾分鐘的距離,但每個人的腳程或開車速度都不同,甚至平日上下班時的交通流量也與假日不盡相同,與其相信房仲的話,不如靠自己走一趟,才能評估是否可以接受真正要花費的交通時間。

注意「棟距」的問題

不論是公寓或大樓的住宅,房子與房子間的棟距如果太窄,隔壁住戶的說話、洗澡、洗衣服的聲音都能聽得一清二楚,會造成很大的困擾,看屋時別忘了注意「棟距」的問題。

當你瞭解房子的週遭環境後,再進入看房子「屋內」的階段。第一眼先看進入房子後的感覺,如果第一印象不好就不用浪費時間,接著看格局和採光,看消防逃生等安全措施及路徑,再敲牆壁看建材與施工等細節。看房子要從務實的角度來看使用動線,回歸實際生活面的需要,才會買到好的房子。

進入看房子「屋內」的階段,第一眼先看進入房子後的感覺。

台灣氣候潮濕,漏水可說是最常見的問題,漏水屋糾紛是購屋糾紛的榜首,房子一有漏水狀況往往讓人相當抓狂,你當然不可能每次看屋都遇到雨天,讓你查看房子有無漏水的情況,但是從一些房子的細節,多多少少能觀察到房子有沒有漏水,如果你想買的房子是屋齡較高的中古屋,最好是連續下雨二、三天後,再去看屋,就可以注意牆壁水氣油漆有沒有問題、有沒有霉味。

看屋時別忘了注意「棟距」的問題。


留意房子是否漏水

不只是中古屋會發生漏水問題,偷工減料的新成屋也常發生漏水的狀況,在看屋時,可特別注意客廳、廚房、廁所的牆壁及天花板,從牆壁接縫處、牆面與天花板的交界牆面是否平整,牆壁有無水氣或油漆是否平整、有無龜裂突起,都可判斷是否有漏水問題。

高樓層的住宅最怕水壓不夠,所以建商會在整棟高樓的中間樓層,加設「中繼水箱」,加裝加壓馬達及減壓設施,讓水壓能打上高樓層。如果看的房子剛好在這一層,就可能會聽見馬達轟隆轟隆的聲音,怕吵的人一定要問清楚中繼水箱在哪裡,以免買到鄰近那一層樓的房子。

看房子時對建材相關問題要開口問房仲,因為一般民眾看房子時不容易看出房子採用什麼建材,也沒辦法分辨氣密窗是採用單層的還是雙層的玻璃,或是隔間是用水泥磚牆,還是隔音不佳的「輕質灌漿牆」?如果房仲不願說明或是你都問不到,那這棟房子就會讓人擔憂。

有沒有專用使用權

購買公寓大樓的房子時,一樓及最高樓層的總價會高於其他樓層。這是因為一樓及最高樓層的住戶通常可以有一樓空地及頂樓平台的使用權,作為加蓋或其他用途,然而也容易引發頂樓平台與一樓空地所有權與使用權的爭議。

事實上,頂樓平台及一樓空地為全體住戶共有,一樓住戶和頂樓住戶不能片面占用,如果你想買一樓或最高樓層的房子,看房子時要先問清楚有沒有「專用使用權」,全體住戶間是否訂定有分管契約,約定分管。

如果你想買二樓的房子,更要特別注意排水問題。通常公寓大樓的排水管線會在二樓交會再往下到一樓,因此如果水管不通,很有可能是在二樓回堵,造成二樓淹水問題。因此看屋時務必仔細試試看水管排水功能。

買預售屋注意事項

買中古屋或新成屋,由於有現成的房子在那裡,看房子多看幾次就可看出房子的優點和缺點,如果你想買的是預售屋,房子還沒有蓋好,你沒辦法去看房子,這時候又該注意些什麼事?

許多預售屋的基地與銷售中心不在同一個地方,銷售案現場的大型燈箱和海報總會秀出漂亮的綠地、明星學校、交通動線與公共設施,卻可能也隱瞞了基地旁有一座高壓電塔,隔壁有加油站的實情,所以你想買預售屋,一定要到建案現場了解周遭環境,除了注意有無嫌惡設施,也要測量附近馬路車流量,看看是否會塞車?有沒有噪音?以及建案有沒有路沖或壁刀等風水問題。

建商推出預售屋建案時,廣告文宣時常標榜「坐擁萬頃樹海」、「環抱千坪蒼翠綠意」、或是「二十分鐘到台北信義計畫區」、「轉個彎就能到SOGO商圈」等文字,但那個「萬頃樹海」也許只有高樓層住戶才看得到,而二十分鐘到台北信義計畫區的建案可能位於汐止,而且還要在完全沒有紅燈的狀況下才可能做到。

老王賣瓜自賣自誇

不要完全相信建商的廣告,你一定聽過「老王賣瓜,自賣自誇」這句話,建商的廣告說明書也是如此,在玩弄文字遊戲,建案說明書通常都會有壯闊的照片或美麗的3D圖,再搭配充滿詩意的文字,讓人看了心動,但建案現場環境旁邊可能是違建、基地的道路窄小、公共空間擁擠,根本不像說明書寫的那樣好。

廣告說明書中的「鳥語花香」、「幽靜雅居」,建案可能位於偏僻的山坡地;挑高四米五的「機能小豪宅」也可能是位於工業區的住宅,這些廣告文字都需實際查證,不能單看說明書就貿然決定購買。

預售屋建案接待中心可向銷售人員索取銷售平面圖、家具配置圖。(示意圖)

在預售屋建案接待中心可向銷售人員索取銷售平面圖、家具配置圖,並確認房子的面向,避免西曬或東曬;同時,可一邊看平面圖一邊對照格局,隨時詢問銷售人員。

一般家具配置圖不會放上比例尺,實際空間可能與一般家具尺寸根本不成比例,而會有客廳狹小到放不下沙發、淋浴間窄到無法轉身、兩房門對開會相撞、床鋪旁邊剛好是水管等的狀況,你可以請專業人士幫忙看圖分析,才不會忽略這些潛在的問題。

想買預售屋,一定要詢問建照是否已取得,可調閱土地謄本了解土地產權,尤其在「文林苑」事件後,很多民眾才發現取得建照的建案,不一定產權清楚,也許有遭鄰房佔用,或多名地主合建產權複雜等問題。

樣品屋中看不中用

消費者在購買預售屋時,大多數都會去看樣品屋,以便了解自己將購買的房屋產品,但要切記,樣品屋的格局規劃往往只求中看並不中用,與自己即將購買的房屋產品是不一樣的。建商的樣品屋為突顯空間的流暢性與開闊性,樣品屋本身樑柱小,木製的壁面要比磚牆或水泥牆薄,所以,看起來會比將來完工的房屋來得大。而且有些樣品屋從玄關、室內及主臥室內的衛浴設備,都是不作房門,玄關還特別寬敞,創造比實際更大的空間感。

不要誤把「樣品屋」當成將來完工的房屋,要仔細觀察樣品屋內的「陷阱」,例如樑柱位置、隔間牆壁實際厚度、室內實際高度等等,在看樣品屋過程中,最好詳問銷售人員各項細節,以避免造成交屋後各項糾紛的發生。

樣品屋從玄關、室內及主臥室內的衛浴設備,都是美輪美奐。

買房子最重要的是確認你的需求,到底你要找的是那一種房子,你才不會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找也找不到。看房子的重點則是自己要喜歡,要能滿足實際生活面的需要,看屋時做筆記,把所有好與不好都條列式記錄下來,才能清楚比較,如果看了不喜歡,房子再便宜也不要買。



本文摘自8月5日出刊之《住展雜誌》381期專題報導,同期內容除本文外,並有「開放空間偷走你我權益」、「後QE時代 台灣房市往哪去?」、「雙北市青年宅」、「住得健康、安全又安心」、「住展風向球 掌握房市真脈動 贏在起跑點」等,更多內容請參閱《住展雜誌》,並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住展雜誌,更多資料請上住展房屋網 http://www.myhousing.com.tw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