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的漫遊,台灣音樂地圖

美麗新民謠‧宜蘭 × THE WALL 賣捌所
獨立創作樂團的清新歌聲和吉他樂音,從THE WALL賣捌所的後院悠然傳出。隔壁的阿伯開心地站上陽台聆聽,絲毫不覺得被吵擾,還笑說他也要來賣票了。

夾在老式連棟透天厝間,矮圍牆遮掩了人們的部份視線,若不仔細留意或是抬頭仰望一眼,很難發現這裡有棟兩層樓高的咖啡色木造日式屋舍。





樂音飄揚的老宅空間
穿過小巧庭院走進屋內,踩踏在木地板上,洋溢清新民謠氣息的原創歌曲一首一首從高掛的黑色方形喇叭流洩而出,配合著電風扇的嗡嗡旋轉聲,在屋內流動的風,還有隨風輕揚的花布紗簾,讓這裡即使沒有演出,也盈滿了輕盈躍動的音符。

這棟屋宅是建於1937年的舊宜蘭菸酒賣捌所。「賣捌」是日文的「批發」之意,在日治時代菸草採取分區配銷制,每一區都由專賣局設置賣捌所並指定賣捌人,而建蓋這棟建築的正是當時的宜蘭區菸草賣捌人──小島任三郎。在台灣光復後,此處曾是水利局工程處的官舍,但後來因年久失修而廢棄多時。

幾年前,文建會修復了這棟屋宅,期望古蹟再生後能與藝文活動有所連結,由於始終沒有合適的合作對象出現,這裡空了好些年,直到今年才開始與THE WALL合作,成為THE WALL在東台灣的第一個據點。

玄關處,擺了一架子的獨立創作音樂唱片,在這個小角落,賣捌所成了小唱片行。再往前一步,是拉門全被拆除的L形用餐空間,各色各樣的老式沙發單椅、傳統茶几,還有光復國小的廢棄課桌椅,拼湊出五○、六○年代的復古風情。被撤去門扉的壁櫃不僅成了古意收藏品、手作瓦楞紙藝品及藝文書籍的展示櫃,也揭示了店主的性格。

從方格木門往外看去,沿著廚房窗台打造的白色馬賽克吧台是另一個愜意角落,而鋪上木棧平台的後院在晴朗週末會搖身一變為不插電音樂表演的舞台和觀眾席。若遇雨天也毋需擔心,店主會清空屋宅的一個角落作為舞台,讓觀眾安心聆賞美妙演出。





吃吃喝喝,盡情唱歌、寫字、畫畫
賣捌所的整體規劃是由THE WALL企劃經理江季剛提出,而為此處注入靈魂的則是賣捌所經理詹正筠。詹正筠就是絲襪小姐樂團的主唱兼木吉他手──小龜,美術系畢業的她也曾擔任多部短片的美術設計。原本她並不是THE WALL成員,只是與大家熟識,但當主管在思考要安排誰來經營賣捌所時,卻意外成為口袋人選。

小龜說,這個時間點很奇妙。因為在此之前,她正好到宜蘭旅遊,不僅認識了擔任廚師的如屏,還愛上宜蘭的田園風光,興起了住在宜蘭的念頭。當時的她認為這是件不可能的事,沒想到一回台北就得知這個機會,馬上欣然答應。而如屏也成為賣捌所的廚師,這裡供應的各式鹹派、沙拉、三明治、蛋糕甜點,全都是她親手做的,不僅美味,在看似簡單的菜餚裡都藏有獨特巧思。

喜歡動手做東西的小龜也在這裡發揮她的美術天分,從吊燈到花布紗簾,還有瓦楞紙小屋、平台鋼琴等等,都是她的創作。她說,他們以不強迫的方式在這裡擺放一些東西,將餐廳當成分享喜好的媒介。在一般人的想像中,也許會認為這裡是為年輕人打造的空間,然而小龜更希望能與社區生活結合,未來打算在二樓開設工作坊,讓媽媽帶著孩子一起來體驗手作的樂趣。

目前,賣捌所的感覺比較像是藝文咖啡館,而非THE WALL一貫的 Live house風格。江經理表示,這是因應空間類型和在地文化而調整的經營型態,不過他們還是會堅持售票演出,而不是坐下來點餐就可觀賞演出的駐唱方式。節目以不插電音樂表演為主,與 Live house 最大的差別,在於表演者與觀眾之間不會被拉線隔開,對表演者來說,感覺就像是在唱歌給朋友聽,演出結束後常常看到表演者與觀眾打成一片。若你心中有仰慕的獨立樂團或音樂人,不妨注意一下他們的足跡是否來到賣捌所,可別錯過這樣近距離接觸的機會啊!

更多精彩內容,都在《TRAVELER Luxe旅人誌》http://itraveler.pixnet.net/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