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指甲7大問題解析

你家寶寶的指甲總是看起來灰灰黃黃嗎?
寶寶的指甲狀況 是不是反映了健康狀況呢? 
媽咪們是不是發現寶寶指甲有異狀  
卻又不知道如何觀察寶寶的指甲呢? 
本期請到專業的小兒科、皮膚科醫師 
教您如何觀察寶寶的指甲 
讓寶寶遠離指甲異常危機!

寶寶的指甲是協助判斷健康的一途徑,但也不能完全依賴。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潘俊伸表示,不管是寶寶或者大人,一個健康的人,他的指甲生長一定是正常的。慈濟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李承鴻也表示,在媽媽肚內第10週時,寶寶已開始出現初期指甲組織,因此寶寶出生時指甲已是一成熟結構,指甲板均發育完全。不過,潘俊伸醫師也說明,一歲以下的寶寶,指甲通常比較軟薄,而且容易往上翹,主要是因為寶寶時常握拳,手指頭和手心會互相頂到,在顏色方面,也通常比較淡偏白,這都是寶寶指甲正常的現象。李承鴻醫師也提醒,寶寶的指甲可以反映血液循環狀態,因此指甲的色澤變化需要隨時注意,家長如發現寶寶指甲出現異常,情況嚴重,都必須請專業醫師做檢查。


醫師提醒 特別留意!
潘俊伸醫師提醒,先天性心臟病的小孩,指甲容易偏藍紫色,可能是發紺性心臟病的徵兆,靜脈的血直接傳送到動脈去,因此整體肌膚和指甲容易呈現藍紫色。如果心臟病更為嚴重的小孩,可能會造成指甲變形,這是因為他的末梢血液循環不好,造成指甲床鼓脹,呈現杵狀。

寶寶指甲異常的狀況,可分為以下七種,如果家長發現寶寶的指甲出現任一以下情形,都必須留意,並適時的幫寶寶補充營養,必要時須尋求醫師的協助!

狀況一!指甲有白斑點 
造成白斑點主要原因,潘俊伸醫師說明,可能是寶寶玩玩具的時候,曾經受過傷,比如說壓迫、擠壓,但是寶寶不會表達,所以指甲出現白斑點時,可能是三個月以前因為受傷引起的指甲白斑,通常這種小白點不會出現在每一隻指甲,而是零星的。李承鴻醫師也提醒,這種情況須注意是否為白甲症,嚴重會讓整隻指甲呈現白色,是一種遺傳性疾病,可能伴隨有耳聾的病症。
解決方式:
家長通常不需太過擔心,因為寶寶指甲出現白斑,是因為過去受傷引起,而指甲自行新生後,即可恢復正常的指甲狀態,如情況嚴重須由醫師診斷。


狀況二!寶寶指甲出現橫白線 
李承鴻醫師表示,這種橫白線也可稱為米式線 (Mees’Line),通常大約1~2毫米寬,可能的原因包括蛋白質、維生素或鋅缺乏,或是感染如麻疹、腸病毒等疾病引起。潘俊伸醫師也進一步說明,寶寶指甲出現衡白線也可能是之前有發過高燒,或是因為營養不良,時常嘔吐、長時間腹瀉,寶寶在這段虛弱的時間生病,因而停止生長,寶寶指甲就會出現白線。
解決方式:
寶寶指甲其實時常出現此種狀況,家長也無須過度擔心,待寶寶恢復健康,指甲就會自行生長成正常的狀態。李承鴻醫師則建議先觀察此種狀況是否時常出現,如果重複出現就需積極找出原因。


狀況三!寶寶指甲偏黃、偏灰
偏黃:
如果是比較小的寶寶,就必須注意是否為黃疸,潘俊伸醫師表示,這種情況最常發生在餵母乳的寶寶,因為餵母乳的寶寶容易有延遲性的黃疸,通常會持續至寶寶兩三個月大,但隨著黃疸退去後,偏黃的狀況也會獲得改善。至於六個月以後的寶寶,開始接觸副食品,也可能出現因為維生素A過量,而導致指甲顏色偏黃的問題,像是胡蘿蔔、南瓜等食物,因為容易堆積在體內,即使停止使用後,也可能要一段時間才會退去顏色。
偏灰:
如果寶寶指甲出現黯淡、灰灰的狀況,潘俊伸醫師提醒,就要注意是否是黴菌感染,主要途徑是由父母傳染,比如說:寶寶很喜歡玩爸爸的拖鞋,如果當時寶寶的免疫力較差,就容易感染黴菌。李承鴻醫師則表示,等到寶寶慢慢長大,新陳代謝變好,角化代謝正常時,此種狀況就會較少出現,但也要注意是否因甲溝發炎引起,此為一種指甲周圍組織發炎的反應。
解決方式:
李承鴻醫師提醒,父母幫寶寶清理指甲時,須注意隨時保持乾燥,因為如有不潔或過長時間的水分積存在寶寶的甲溝處,寶寶因為皮膚本身較敏感就容易造成甲溝發炎。

詳文請見2009年九月號嬰兒與母親雜誌
更多精彩文章請見懷孕‧生產‧育兒情報站 www.mababy.com
※不容錯過的婦幼社群請見 http://www.facebook.com/pages/Mababy2009-/169748515872
※最即時的婦幼資訊請見 http://www.plurk.com/maba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