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H1N1 爸比&媽咪末驚慌

幾年前的腸病毒(七十一型)重症案例造成了多少家庭的遺憾以及恐慌?但是經由國內兒科學界的研究與努力、政府積極的宣導以及家長們正確的觀念,讓這頭痛不已的病原體,大家懂得如何去預防以及判斷哪些初期的症狀是屬於重症案例等等,已大大減少疾病相關的併發症。今年的夏天不同於往年,孩子們多了一種病毒的威脅,就是多半流行於秋冬的流行性感冒病毒。而這次的流行性感冒病毒不同於季節性流感,它是源自墨西哥的新型流感病毒,由於其部份的基因來自豬流感,所以它是源自豬流感的人流感病毒,即H1N1新型流感。


概念
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外表有2種非常重要的醣蛋白分子,即血球凝集素(H)以及神經胺酸(N),而截至目前為止醫學界一共發現了16種H與9種N的醣蛋白分子。


群聚造成地區性流行
此次源自北美洲的新型病毒H以及N編號都是1,所以叫做H1N1新型流感。自世界衛生組織(WHO)於今年6月中旬已經預告H1N1新型流感的疫情即將會有全球性大規模流行的趨勢之今,國內目前的疫情隨著絕大部分兒童缺少H1N1新型流感抗體的保護以及多數時間待在學校裡或團體生活中等等多方面的因素,已經有地區性流行的趨勢。

根據過去季節性流感的經驗,有高達3~4成感染族群為兒童,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曝露在病毒的機會很高(如:學校、安親班或托嬰中心等屬於密閉且人群密度較高的環境),以及他們不太懂得如何自我防範或預防被他人傳染等。當他們被感染之後,不僅造成兒童本身受到感染而已,也會將流感病毒傳播到家庭,社區等等,迅速擴大了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的人數,甚至間接造成老年人、免疫力不全或患有慢性疾病人因感染流感而導致的併發症或死亡等。另外,也因為照顧孩子生病請假或住院等間接延伸出一些社會運作以及額外的醫療支出等等。


進階

H1N1 vs. 一般季節性流感
到底H1N1新型流感跟一般季節性流感有什麼不同呢? 首先,流感大致分為A、B以及C型,H1N1新型流感是屬A型流感的一種。流感就症狀來看,B型流感的症狀比A型流感輕微,但是強度要比一般感冒厲害很多。而H1N1新型流感的症狀幾乎和一般季節性流感一樣,即發作的時候很突然,大於9成會有高燒(對退燒藥的反應差)、寒顫、頭痛、喉嚨痛、肌肉酸痛、關節痛、倦怠與食慾不振等症狀。感冒的症狀如咳嗽或流鼻水等佔5~7成,腸胃道症狀(如:嘔吐或腹瀉)占約2~3成,症狀持續約3~7天,但是咳嗽有時會持續到2週以上的也很多。由於其潛伏期約1~3天,所以另一個診斷流感的線索是「群聚感染」,即同一時間內有很多人都出現感冒的症狀。

唯一H1N1新型流感跟季節性流感不一樣的是「侵害性較大、併發症較多」。除了臨床症狀可以提供一些線索去判斷是否為流感之外,可以藉由一些實驗室的檢查去證實是否為季節性流感或是H1N1新型流感。目前最快的方法是採集病患鼻咽腔的檢體,然後做快速測試,但是對H1N1新型流感的敏感度大約只有5~6成左右。


H1N1致病原因
飛沫與接觸傳染
跟一般呼吸道或腸病毒感染一樣,H1N1新型流感也是藉由飛沫與接觸傳染。就飛沫途徑來看,只要接近病患2公尺之內,都有人與人之間散播傳染的可能性;而接觸傳染則是指接觸到病患的分泌物或是沾有病毒的物體(如:玩具、桌面、椅子,鍵盤等等),再經由被病毒污染的手接觸眼、口、鼻而造成的感染,絕對不是吃了豬肉或雞肉而感染到病毒。

病毒特徵與高危險群
H1N1新型流感可以在環境中存活至少2~8小時,而它的傳染期的估算是以從開始發病的前一天開始算起,至少到發病後7天,但是幼童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族群(如:嬰兒、接受免疫抑制劑或化學治療的病童),其病毒從體內排出的時間比成人要長,所以傳染力有時會超過成人達到10天以上,因此更進一步增加了他們的感染力。另外,最近也有一些臨床數據顯示其傳染力會持續至咳嗽症狀消失,更可以證實H1N1新型流感是屬於傳染力強,且傳染期長的病毒,所以有時很難靠隔離的方法或體溫監測能達到有效的防堵,這也更提升了大流行的機會。

知識站
5族群莫輕忽
根據美國CDC的資料顯示,感染H1N1新型流感病毒的族群不同於過去季節性流感,下列5族群較易感染到H1N1。
1.大部分以年齡少於25歲的居多。
2.患有氣喘者。
3.免疫系統有缺損者。
4.神經肌肉病變者。
5.孕婦。

治療方法
除了症狀治療之外(如:退燒藥,但不能含有阿斯匹靈成分與止咳藥水等),目前對於H1N1的藥物治療包括口服的克流感(Tamiflu)與吸入的瑞樂沙這2種抗病毒藥物。而這類藥物如在疾病初期(即48小時)使用的話,是可以有效降低疾病的嚴重度及傳染力,但若在48小時之後才使用,其效果雖不如前者,但是可以減少重症的機會。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國外已經有少數H1N1新流感對克流感(Tamiflu)有抗藥性的報告,所以,家長一定要依照醫師的建議再服用克流感,以避免抗藥性的產生,而抗生素是依據臨床上有細菌性感染的併發症時才使用。

那究竟什麼情況下是需要住院治療呢?依照過去季節性流感的資料來看,平均約5~6個兒童就有一個會住院治療,其中以5歲以下的嬰幼兒以及患有慢性疾病者(如:神經肌肉病變、氣喘或心臟病等)更為顯著。雖然他們住院的天數不長,但是常會因病毒本身造成的疾病如中耳炎、肺炎或是腦炎等而增加繼發性細菌感染的機會,其中尤以肺炎鏈球菌以及金黃色葡萄球菌最為常見。

詳文請見2009年十月號媽咪寶貝雜誌
更多精彩文章請見懷孕‧生產‧育兒情報站 www.mababy.com
※不容錯過的婦幼社群請見 http://www.facebook.com/pages/Mababy2009-/169748515872
※最即時的婦幼資訊請見 http://www.plurk.com/maba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