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常見QA輕鬆解決!享受與寶寶最親「泌」的距離

哺乳,是媽媽與生俱來的能力,也是最引以為傲的事。不過,多數媽媽在哺乳這條路上,卻走得跌跌撞撞,舉凡哺餵姿勢、塞奶、奶水不足等困擾,不斷打擊媽媽們的信心。

為了幫助媽媽能夠順利踏上哺乳之路,特別請專家說明哺乳常見問題的解決之道,盼提升各位媽媽的自信心,好好享受這段最親「泌」的時刻!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Q1:產前發現有乳汁分泌,我該怎麼做?
早在孕期階段,乳房已悄悄在準備乳汁了!國際認證泌乳顧問暨國健署母乳哺育種子講師林雅涵提到,約在懷孕16~22週,不少媽咪的乳頭會有搔癢感,或是發現些許奶垢,甚至是分泌初乳,這些都屬正常現象,「這時如果自行擠奶,容易引起宮縮,建議媽咪在洗澡時,使用紗布巾溫和清潔即可,如有脹痛感,可採用冷敷方式。」

若不適症狀無法得到緩解,則建議尋求婦產科醫師或是泌乳專業相關護理師處理,評估是否需要進行超音波檢查,了解問題的源頭。

Q2:產後多久會分泌乳汁?
產後應儘早讓寶寶吸奶,是刺激乳汁分泌的重要關鍵。林雅涵老師指出,剛生產完的前一兩天,雖然會感覺胸部軟軟的,有些媽媽感覺不到脹奶,但其實寶寶吸得到乳汁。

一旦媽媽生完,即可開始練習親餵,能促使泌乳激素及催產素濃度上升,進而分泌更多的奶水,供給寶寶食用,而愈早開始哺餵,也有助於未來哺乳更加順利。

Q3:衝奶量的黃金期?
「早接觸、早刺激、早哺餵」是成功哺餵母乳的要訣;「正確餵、多多餵」更是衝奶量的關鍵。

林雅涵老師建議,應把握產後一個月內的黃金期,儘可能早點讓寶寶熟悉乳房,且依照寶寶的需求頻繁地餵奶或擠奶,當乳房時常接收到「需要工作」的訊息,它就會積極製造乳汁,奶量將能慢慢提升,也能有效維持泌乳。

Q4:如何確定寶寶有喝到母乳?
林雅涵老師建議,可以從一些細節來觀察,包含寶寶在含乳時是否有吞嚥的動作,媽媽也會清楚聽到寶寶吞奶水的聲音,倘若寶寶已經吃飽,有些寶寶會因為睡著而把嘴巴鬆開,有些就算嘴巴含著,但雙手會是放鬆狀態,「更重要的是,媽媽的乳房會從腫脹狀態變得柔軟,這表示奶水有被移出。」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Q5:發現塞奶當下如何處理?
「乳汁的移出過程,乳腺管會往乳暈匯集,從乳頭排出,如果發生塞奶,先檢查乳頭是否有奶垢、水泡或受傷結痂。」

林雅涵老師表示,一般媽媽會認為,塞奶有硬塊,會努力想把硬塊推鬆,「其實較建議的做法是,媽媽先沿著硬塊往前找到乳暈周圍,摸摸看是否有無痘痘般的突起物,找到後先進行乳暈放鬆的動作,等到乳暈附近明顯變鬆後,晃動乳房讓乳汁往前乳暈方向移動,再進行手擠乳、親餵或是使用吸乳器。」

建議媽媽要溫柔對待乳房,以免造成乳房組織受傷而有「草莓奶」,甚至是乳腺炎的發生。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Q6:乳頭受傷,如何降低哺餵時的疼痛感?
寶寶含乳的不正確,親餵就容易讓媽媽的乳頭受傷,有些媽媽因為痛而不敢親餵,也擔心傷口是否會影響寶寶的吸吮感受。

林雅涵老師提到,乳頭受傷後能不能繼續親餵?完全取決於媽媽的感覺,倘若痛感沒那麼強烈,就能繼續餵,再藉由一些正確的哺餵姿勢,來降低不適感,除了常見的生物哺育法,也建議採用橄欖球式,將寶寶夾在媽媽的腋下,媽媽的手肘來撐住寶寶的頭、頸、背部,讓寶寶靠近媽媽,有助於降低親餵的疼痛感。

採訪諮詢/國際認證泌乳顧問暨國健署母乳哺育種子講師林雅涵(咪咪老師)

【原文刊載於2023 年 08月號 《媽媽寶寶雜誌》;詳細文章內容請至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閱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