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杰樺的空間美學之旅 在斷岩殘壁中,尋找被遺忘的生命永恆—寶藏巖

這裡不是一眼就會著迷的地方,更不是花10 分鐘走完一圈,你就會即刻愛上。



至少對攝影團隊而言,前前後後的3次勘景,一次次的感受都愈加強烈。在放慢腳步後,感受得到那些斷岩殘壁的呼吸,整個聚落很努力與象徵現代化符號的橋墩線條共生。「雖然整個寶藏巖聚落不大,但每一處都有生活的軌跡,對我而言,它的美無法被刻意創造,無法用專業來定義,必須丟下自身的一些矜持與自負,用最感性的雙眼探索。」國際編舞家、安娜琪舞蹈藝術總監謝杰樺說。擁有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的實力,因為在大學三年級對舞蹈有了熱愛,建築系畢業後,考取台北藝術大學舞蹈創作研究所,一頭栽進了舞蹈世界。即使現在的專業是舞蹈,但謝杰樺對於建築的熱忱仍在,多次嘗試將建築空間思維,實現於舞台與舞者之間的關係,甚至讓數位科技與舞台空間結合,創造出舞者與觀者之間的全新感官。

橋墩線條與聚落屋頂交織,成就衝突美

好不容易,我們爬到了整個聚落最頂端,一眼望去的不僅是河岸之美,還有錯綜複雜的大橋、快速道路等。而這些象徵都市化與現代化的線條符號,謝杰樺不由地說,「我們彷彿站在過去,看著現在與未來。」在與聚落屋頂交織而成的畫面中,成就了一種過去與現在的城市衝突美。但謝杰樺卻感嘆,「我們真的需要一直被進化嗎?到底是我們自願追趕著世界的進步,還是不情願地被推著走?而推著走的同時,我們都很健忘過去。這種衝突美,其實很諷刺,如果台北僅剩下這處可以感受過去、發現過去的角落,那過去就容易被遺忘。當我們習慣遺忘時,很難做到『沉澱』,但沉澱在文化累積上非常重要。」

謝杰樺
安娜琪舞蹈藝術總監
謝杰樺在擁有建築與舞蹈的雙重背景下,其作品顯現獨特的創作思維。著名的作品包括獲跨界科技作品《第七感官》(2011)、新人新視野中發表的《安娜琪的夢想》(2009)和《1980 的安娜琪》(2008)。在他的作品中,獨特的空間概念及鮮明的肢體風格,最為人津津樂道。曾受邀於美國Texas Christian University 和Colorado College 駐校創作。作品曾於美國科羅拉多舞蹈節、美國大學舞蹈節、紐約2010年全球舞蹈節、印度加爾各答與新德里、新加坡、澳洲、荷蘭TodaysArts藝術節、西班牙Centro Parraga、紐約日本協會劇場及英國Cardiff 2013WSD、香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演出。2013 年獲選為文化部駐村藝術家,前往巴黎西帖藝術村進行半年駐村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