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鮪」機總動員─鮪魚經濟如何永續發展?

肉質肥美的鮪魚,可高貴可平價,是當代最受人們喜愛的海鮮食材之一。

然而,任何資源取用體系的浩劫,往往伴隨著人類的口腹之慾而生。

當這世界的漁撈活動已充滿風險,我們願意承受多大的代價,來換取一口鮪魚風味?

「媽咪,為什麼魚罐頭上要貼海豚貼紙?海豚也吃鮪魚嗎?」「海豚跟我們一樣也吃鮪魚,這個貼紙是鮪魚罐頭公司告訴我們,漁船在抓鮪魚的時候會很小心,不會傷害海豚。」「那海龜呢?那尼莫(Nemo)呢?漁船也會小心不傷害海龜和尼莫嗎?」

很遺憾地,海豚友善標籤不代表船公司所使用的就是對環境友善或永續的撈捕方式。海洋紀錄片《魚線的盡頭》(The End of the Line, 2009)的作者克洛佛(Charles Clover)就明確指出:基本上,我們在動畫電影《海底總動員》(Finding Nemo, 2003)裡看見的所有海洋生物,都可能因捕撈鮪魚而枉送性命。

為什麼呢?因為捕撈鮪魚的圍網漁船,經常使用人工集魚器(fish aggregation device)來增加捕魚的效率。

高效或濫捕僅一線間

人工集魚器可泛指漂浮在海上,用來吸引魚類聚集的漂浮物。由於在開放水域中缺乏明顯的遮蔽物,這類漂浮物能吸引魚群的注意;而小魚聚集後又能引來掠食性的鮪魚、鯊魚,因此成為捕撈鮪魚的工業化圍網漁船經常使用的工具。隨著科技進步,許多人工集魚器甚至配有衛星定位,使漁船能輕易掌握魚蹤。

然而,使用人工集魚器往往使得目標魚種之外的生物也混雜在漁穫中。一項2005年的研究指出,使用人工集魚器一年將產生十萬噸混獲。平均來說,在使用人工集魚器的情況下,每十公斤的漁穫就會有一公斤屬於非目標物種,包括鮪魚幼魚、海龜、鯊魚、蝠魟和其他物種。

圍網漁法不具篩選性,混獲比率高,也經常同時捕捉高價值且面臨生存風險的鮪魚種類,使得幼魚來不及成長就不幸喪命,嚴重破壞鮪魚族群數量。夏威夷大學對於掠食魚種的研究計畫發現,圍網漁船使用人工集魚器是導致黃鰭鮪和大目鮪族群下降的主因;這不只破壞鮪魚生態,同時也降低了高經濟價值魚種可能帶來的收益。

鮪魚罐頭都不鮪魚了

混獲除了威脅海洋環境,也為消費者「食」的安全帶來問號。一般人可能很難想像,超市買的鮪魚罐頭可能混有海豚或海龜。但這絕非危言聳聽,也不是科幻片裡的混種實驗情節。圍網捕獲的鮪魚有很大比例被製成罐頭,混獲以及後續加工製程若未妥善處理,產品就會有成分不明的疑慮。

2010年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 International)曾進行大規模的鮪魚罐頭基因檢測。該次檢測的樣品來自英、美、紐、澳及歐盟等12個國家,共計50個品牌、超過165種產品。結果發現有高達六成標示不符、產品品質不一,以及內容物不明的狀況。但依歐盟對於鰹鮪罐頭的規定,同一罐頭內不得混合不同物種,而商品標示也不得誤導消費者。如今,因為前端的捕撈作業過度追求效率,已使得後端的食品規定形同虛設。

全球鮪魚罐頭年產值高達27億美金,其中美國和英國是兩個最大的消費國。在環境組織的敦促下,2012年間兩國已有數家大型超市品牌宣布不再使用以圍網漁船和人工集魚器所捕獲的鮪魚產品,並支持一支釣或繩釣等對環境較為友善的漁法。

據統計,有79%的歐洲消費者認為「海鮮對環境的衝擊」是影響購買的重要考量。除了英國和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與義大利等鮪魚罐頭的主要市場也都正在轉變。零售商紛紛承諾改變採購政策,停止使用破壞性漁法所捕撈的鮪魚,要求供應商改採永續漁法。

【本文摘自《人籟論辨月刊》97期2012年10月號;更多文章請上e人籟:http://www.erenlai.com/】

本期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