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城影展兩部男女同志情慾的最佳影片 【藍是最溫暖的顏色】&【湖畔的陌生人】

在世界藝術成就最高的三大影展-坎城、威尼斯與柏林-之中,或許坎城影展現今的規模與品質比起威尼斯影展與柏林影展都略勝一籌,但是在某些層面卻有點缺乏柏林影展的大膽與前衛,也有點缺乏威尼斯影展對藝術電影的堅持,今年終於在評審團主席好萊塢大導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的慧眼下,果敢地將金棕櫚獎頒給了突尼西亞裔法國導演阿戴拉帝夫凱奇屈(Abdellatif Kechiche)描繪女同性戀情愛寫真的【藍是最溫暖的顏色】(La vie d'Adele)。

坎城影展近年獲得柏林影展的重頭戲「泰迪熊獎」(Teddy Award)的啟蒙,創立了獎勵男女同志、雙性戀、變性人(LGBT)作品的「同志金棕櫚獎」(la Queer Palm),今年頒給被歸在「另一種注目」(Un Certain Regard)單元的法國新銳亞蘭吉侯迪(Alain Guiraudie)描寫男同性戀激烈情愛的【湖畔的陌生人】(L'inconnu du lac),打敗了剛出爐的金棕櫚獎得主【藍是最溫暖的顏色】。

六月中旬【湖畔的陌生人】打鐵趁熱在全法國上映,卻因為一張湖畔畫面前景一對男同志接吻的插畫海報引發爭議,巴黎縣的尚克魯市(Saint-Cloud)與凡爾賽市(Versailles)的地方政府,竟然因此而要求撤下所有張貼的海報,立刻引發抗議。

這兩部作品的共同特色都是在講述一則激烈情慾的愛情故事,【藍是最溫暖的顏色】是一部拍攝手法清新寫實的作品,寫實地記錄了情竇初開的少女阿黛兒,對藍色短髮的謎樣女子一見鍾情,讓她體驗了一段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愛生命。

我個人相當喜愛的【湖畔的陌生人】,則是一部以愛情電影包裝的驚悚黑色作品,同樣將故事重心放在內心渴望一段激烈愛情的法蘭克身上,他被粗獷俊帥、留著小鬍子的危險男子所吸引,引領他進入一個極端肉慾的危險境地。

兩部作品各有各的特色,前者描繪阿黛兒的成長生命過程分為1、2章,全長約為3小時,後者只以1小時37分鐘經營這則緊湊激烈的情愛故事。

狂戀後的痛苦結局

法文片名直翻應該是【阿黛兒的一生】,而台灣的片名【藍是最溫暖的顏色】其實是採用插畫小說作家茱莉瑪侯兒(Julie Maroh)的原著書名,導演阿戴拉帝夫凱奇是在坎城影展最後一刻更改片名。這是一部未演先轟動的作品,原因是導演曾出動過4架攝影機,從頭到尾無間斷地拍攝片中多場肉體激情戲,他想要讓片中的女演員完全沉醉於性愛的歡愉之中,但是後製的剪接工作卻花了比預期還久的時間,然而工作人員卻都未獲得該有的補償酬勞,進而引發電影公會人員的不滿,甚至在坎城影展影片正式放映時到場外抗議。

【藍是最溫暖的顏色】的女主角是正值青春期的15歲少女阿黛兒(阿黛兒艾札秋普諾絲Adele Exarchopoulos飾演),就像其他同年紀的青少女一樣,她也與同齡的男孩外出談戀愛,但當她在馬路上瞥見藍色短髮的艾瑪(蕾雅瑟杜Lea Seydoux飾演)之後,內心隱藏的情慾便一發不可收拾,而當她們再度相遇時,藍髮女子為她開啟了肉體情愛的歡愉之門,讓她成為一位真正的成年女子。在眾人的眼光下,阿黛兒正在成長,自我追尋同時也自我迷惘,甚至自我迷失,爾後再重新尋回自我。

電影一開始,導演阿戴拉帝夫凱奇就將鏡頭架設在從青少年期到成年的女主人翁阿黛兒身上,這種拍攝手法有點像是比利時兄弟檔大導路克與尚皮耶達頓(Luc et Jean-Pierre Dardenne)的【美麗蘿賽塔】(Rosetta)的拍攝方式,他同樣運用肩扛攝影機的拍攝方式跟拍阿黛兒的生活足跡,當然他貼近角色人物的特寫畫面,也是這部作品影像美學上成功的一大特色。

他從阿黛兒的生活細節拍起,她是一位穿著與生活都有點草率的青少女,總是綑綁一頭散髮的小動作,經常微張的嘴唇,散發著孩童般的純真與感性,她真誠的自我尋找定位深深地令人感動,這樣感性自主的少女,讓人回想起當年寫實派大導莫里斯皮雅拉(Maurice Pialat)的名作【給我們的愛】(A nos amours)中年僅16歲的桑德琳波奈兒(Sandrine Bonnaire),她們都是如此地天真與執著。片中飾演另一位靈魂人物-藍色短髮女孩的蕾雅瑟杜,在影片一開始刻意以如同一般女同志的男性化打扮出現,讓我無法信服,但是她在與新秀阿黛兒艾札秋普諾絲的肉體情愛戲中,精練的演出令人激賞,她不像好萊塢女星需要替身來詮釋,她全心投入角色帶動阿黛兒入戲的演出是今年坎城影展最美的性愛床戲之一。

敢愛就愛到底

在坎城影展期間【湖畔的陌生人】的海報是一張男主人翁的背影,他目視著剛從湖裡走向逆光的健碩男子身影,然而在法國上映時,宣傳海報換成一張來自插畫錄影同志藝術家「北京的湯姆」(Tom de Pekin)的繪畫,由於色彩鮮豔燦爛而在巴黎引發關注,是個創意成功的作品。

其實,這並不是亞蘭吉侯迪第一次參加坎城影展了,他的上一部電影來自個人生活經歷、描述一位徘徊於同性還是異性戀之間的男子的喜劇【逃跑之王】(Le roi d’evasion),就曾入圍過「導演雙週」單元,算是與坎城影展淵源頗深。其實這兩部作品的共同點都是以獵慾求愛為出發,而同志的短暫性享樂的打炮模式,大部分都是在大自然的樹林中發生,只不過【逃跑之王】中的人物都是肥胖年長的鄉下人,然而在【湖畔的陌生人】中,兩位男主人翁是不同典型的性感男子,他們釋放肉體的真實演出,在大銀幕上叫人血脈賁張,但據導演透露,電影裡的性器官特寫畫面,則都是由色情片影星擔任替身演出。

【湖畔的陌生人】的故事背景是在情慾瀰漫的天體湖畔,如同往常的夏天,法蘭克(皮耶德拉唐襄Pierre Deladonchamps飾演)來到湖畔游泳做日光浴,或是到湖後面的樹林尋求短暫的性歡愉。法蘭克明明知道米歇爾(克里斯多夫巴塢hristophe Paou飾演)很危險,但還是迷戀上他;這是一部手法極簡、故事張力無限的作品,肯定會成為亞蘭吉侯迪個人的代表作之一。

電影的場景就像是一齣圍繞在湖邊展開的舞台劇,做日光浴的裸體男子,或是在後方樹林遊走尋歡的人,都只是封閉場景的道具之一,優閒散漫的夏日假期,每一天的開始都是從俯視鏡頭下的停車場展開,這是一個聰明且具象徵意義的開場戲,也意識了一天尋歡的結束,從太陽昇起到夜幕落下,汽車多了還是少了,同樣顯示了是否有人消失,或是人都走光了沒?每個場地都有代表性的情節,整部戲的劇情是如此地性慾高漲、如此地緊繃,然而導演精巧編寫湖邊人物平日閒聊的話語,人生百態竟能如此自然寫實,卻又夾帶一分無奈。這種人生無指望的情緒完全詮釋出昂利這個角色,一位在湖畔與法蘭克聊天談心的朋友,他是個長相平庸肥胖、離了婚的上年紀男子,來此曬太陽、欣賞湖景觀看四周動態、對未來沒什麼憧憬,他似乎就是未來的法蘭克的象徵,他也是對整個事態真相最為清楚的人,他同時暗戀著法蘭克,但是當他想要表白時,為時已晚。

整部影片中,完全沒有一位女人的出現,唯一有趣的是一位迷失於尋歡同志樹林的異性戀者,詢問這裡有沒有女人。整部電影的進展在法蘭克可能目擊兇殺現場之後,在他與米歇爾多場情慾淋漓的戲中,隱隱透露出一種令人不安的潛伏情緒;而最後一位身著便服身材瘦高的警探出現,加上影片中的對白,根本就是法蘭西新浪潮警探驚悚片大導夏布洛(Claude Chabrol)式的電影語調,在這天體湖畔的偵查中,他是唯一穿著整齊的人,也只有他還有道德理念,他對湖畔盲目的尋歡客感到訝異,「你們之中有一人被謀殺,而對你們所掀起的騷動就僅僅如此?有時,我認為你們有一種奇特的相愛模式…」。這是一部法蘭西少有的男同性戀經典的第八藝術作品,我們唯一的遺憾就是它不是競賽片,史蒂芬史匹柏錯失了讚賞它的機會。■
---詳世界電影www.facebook.com/worldscreen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