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
PAR表演藝術
PAR表演藝術
發行日期: 2009 年 02 月 01 日194期
聽歌,是現代人正常的舉動。但是讀詩,現在卻成為一個普通上班族不太正常的表現之一。真的很奇怪,就是很難想像那個畫面,如果把在捷運裡每個掛著耳機的人,都置換成他們捧著詩集的樣子(也許真的會很奇怪吧)。但是... 詳全文
本期其他文章 看前期雜誌
詩,它會回來

詩,它會回來(黎家齊)

聽歌,是現代人正常的舉動。但是讀詩,現在卻成為一個普通上班族不太正常的表現之一。真的很奇怪,就是很難想像那個畫面,如果把在捷運裡每個掛著耳機的人,都置換成他們捧著詩集的樣子(也許真的會很奇怪吧)。但是... 詳全文

沒有舞台,我們創造舞台

沒有舞台,我們創造舞台(廖倫瑜)

九十七年九月底迄十一月廿三日為期八周的「衛武營劇場學苑」的歌劇工作坊,更是南部第一個歌劇工作坊,堪稱南方聲樂界一大盛事;從踴躍參加甄選的歌手,到發揮高度敬業熱忱的學員,使二○○八的「南方歌劇工作坊」,... 詳全文

真實比美更重要

真實比美更重要(杜秀娟)

編按:由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與本刊共同策劃「新銳藝評」單元,為培育發掘華文地區表演藝術類評論人才,以公開方式長期徵文,經由台新藝術獎觀察委員評選陸續刊出。投稿辦法詳見http://www.paol.ntch.edu.tw/,竭... 詳全文

有文字沒建築

有文字沒建築(宋厚寬)

編按:由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與本刊共同策劃「新銳藝評」單元,為培育發掘華文地區表演藝術類評論人才,以公開方式長期徵文,經由台新藝術獎觀察委員評選陸續刊出。投稿辦法詳見http://www.paol.ntch.edu.tw/,竭... 詳全文

科技+劇場=表演藝術的實驗進行式

科技+劇場=表演藝術的實驗進行式(廖俊逞)

當文本不再是劇場裡唯一的核心 當演員不再是舞台上唯一的主角 當空間不再局限於鏡框舞台的畫布上 當左腦的理性技術,繪製出右腦的感性版圖 當二十一世紀來臨,「科技」全面入侵劇場,全球表演藝術舞台正因數位技... 詳全文

喔,他們都是波希米亞人……

喔,他們都是波希米亞人……(馬世芳)

他們奇裝異服、他們披頭散髮、他們以頹廢表達抗議,他們要向世界怒吼敲打!二次大戰後的美國作家與詩人帶起風潮,企圖以軟性的脫序扭轉社會脈動,宣告他們是The Beat Generation! 而憂鬱的面容、品味的西裝和翩翩... 詳全文

菲利普.格拉斯vs.李.歐納.柯恩

菲利普.格拉斯vs.李.歐納.柯恩(John Rockwell 吳家恆 李秋玫)

《渴望之書》是柯恩二十多年來的詩歌畫作,《渴望之書》也是格拉斯一百分鐘的音樂創作。兩者究竟是如何產生擦撞火花?又是如何看待對方? 就在二○○七年六月多倫多光影藝術節首演前,兩人曾在Wintergarden Theatr... 詳全文

風景未能獨好,苦旅險路重重?

風景未能獨好,苦旅險路重重?(李翠芝)

上海知名文化學者余秋雨策劃、編劇的音樂劇《長河》於去年十二月底推出,蔚為中國藝文界的一大盛事。這齣音樂劇由香港電影導演關錦鵬跨界執導,黃梅戲名角、余秋雨的妻子馬蘭主演,音樂總監和造型設計則是同樣來自香... 詳全文

工業革命的文化遺產─倫敦皇家亞伯特廳

工業革命的文化遺產─倫敦皇家亞伯特廳(Mosla)

座落於倫敦肯辛頓區的皇家亞伯特廳(Royal Albert Hall),從一八七一年開幕以來,便成為英國人民最喜愛且引以為傲的文化地標之一。這座有著透明大穹頂的紅磚圓形建築,外觀酷似鑲著奶油邊的結婚蛋糕,內部設計則充...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