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舞台發亮,打造Her/story--台灣劇場女演員之路
「女演員」一詞,乍聽合理無誤,我們不就靠此辨識演員性別?然而有無這「女」字,好像又有這麼點意思、似乎聲明了些什麼。將女演員獨立出來討論,對於既是演員、導演又是老師的訪談對象,總不免首先發出「演員就是演員,為何要分男女?」的質問。
雖未做過數據調查,但令人印象深刻的獨角戲,似乎以女演員居多,風格主題也各具特色。彷彿因為女人的社會地位較常受到擠壓,在舞台上精準強大的表演便愈加突出。如十九世紀的巴黎名伶莎哈.貝恩哈特,就曾男裝扮演哈姆雷特王子,獨領前衛風騷。
普遍認為,劇場過去長期為男性編導所主導,女人即使在台上也等於缺席。歐丁劇場的資深演員茱莉亞.瓦雷(Julia Varley),便因此舉辦「穿越」(Transit)藝術節,以女性創作者為主體,破除父權規範、為自己發聲。不過,表演養成的教學是不分性別的,倘若有意識地加上或拿掉「女」字的時候,表演和創作會受到多少影響?這也許是觀看台灣女演員占有亮眼一席之地的起點。
台灣女演員簡易光譜
台灣女演員在每一世代都各有風情與不同的舞台能量,難以細數道盡,也為台灣劇場樣貌組出多變且漸層的光譜。若從上世紀的五、六○年代說起,傳統戲劇中的女演員就已展現獨有的生命力,像是國寶級的歌仔戲演員廖瓊枝或謝月霞,走唱江湖一生、見證文化生態的轉變。「第一苦旦」廖瓊枝精湛詮釋戲曲中各樣的女人情懷,也在學校致力教學傳承;「沙啞小生」謝月霞女扮男裝卻風流倜儻,是兒子王榮裕的金枝演社劇團的推手與導師,也多次於歡喜扮戲團演出。而八○年代,台灣第一個實驗劇團蘭陵劇坊,以工作坊陸續培育了極具個性的馬汀尼、劉若瑀、楊麗音等人,其中,馬汀尼投入北藝大的表導演教育,劉若瑀創立了優劇場。
九○年代,台灣劇場出現更多元的創作取向,不同出身的女演員豐富了表演美學的厚度。例如,學院體系、文本為重的蕭艾、郎祖筠、陳湘琪等,加強現代劇場的進階;以音樂劇崛起的洪瑞襄,開啟之後的風潮。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則讓阮文萍和周蓉詩展現特異氣質。而具實驗性格的小劇場運動者,如臨界點劇象錄劇團的核心人物詹慧玲,以創作關注社會議題;或如吳文翠,從各種跨文化訓練,尋求肢體劇場美學。爾後,自北藝大畢業的徐堰鈴,在文本和肢體之間自由彈性遊走;自法歸國的馬照琪,則帶回賈克.樂寇的訓練系統,以小丑默劇在台灣獨樹一格。
女演員變化多端、自成路數、難以比較。然而,世代變遷下,演員的特質究竟從何而來?
年輕世代更能「玩」出特色
甫自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退休的馬汀尼,教學廿餘年,觀察男女學生的差異,她感覺,在十八到卅五歲之間,通常是女演員較願意去挖掘自己的不同面貌,內在的表現也較為細膩且多層次。每個世代的學生,個性樣貌都相差很多,也都有專屬自己的條件和氣質。而目前這些逐漸被看見的年輕女演員,則是因為她們沉潛過後,找到屬於自己特色且收放自如的拿捏。
同樣在北藝大教導表演的林如萍,觀察台灣劇場的環境,第一個要面對的挑戰就是,女演員數量較男演員多。由於競爭大,又身處一個可以四處link的時代,要如何脫穎而出,也就更加淬鍊女演員的能力。林如萍舉例,如王世緯的《鬼扯》就發揮了精采的玩性,而林鈺玲則以少見的內斂見長。
若要簡略提出新世代的最大特色,對導演魏瑛娟而言,她們青春無敵,且平台變多、不需固守單一戰場,所以更擅於「花腔式」的玩耍。
政治權力結構裡的女人
相較之下,魏瑛娟認為,早期演員的表演意識多具有批判和社會運動參與的意味,做劇場是一種與主流媒體抗衡的選擇。這也是為何在她的作品裡,女演員占有極重要的位置,就算是男演員,也會有趨近陰柔的中性打扮,試圖在那個充滿審查機制的父權社會裡,爭取另類的宣示。而魏瑛娟看著年輕一代已少有此類型的創作:「他們慣於影像和圖像式的思考,傾向認同通俗,流行文化的符碼運用也更自在。」
回到女演員的主題,「男女的身體條件本來就有先天上的不同,」魏瑛娟表示,「但演員的身體質感應好在於可塑性和彈性,最佳狀態是具有雌雄同體的特質。」魏瑛娟的創作以去性別為反叛精神,但她也不忘現在有一群年輕人組成的「皮繩愉虐邦」,則是反過來分享歡愉。SM繩縛表演需要絕對的專業和高度的專注,結合身體需求的表演,更直接展現慾望的流動。
劇場演員許雅紅參與黃蝶南天舞踏團,則是另一超越性別的獨特例子。和一般學校體系出身的女演員不同,許雅紅是以遊走各劇團工作坊的田野調查態度,建立起自己的女演員之路。從接觸優劇場、臨界點劇象錄、差事劇團等,到如今專以帳篷劇和舞踏為表演職志,許雅紅已不稱呼自己為演員,而是「行動者」。就像當初她會開始表演舞踏,完全是因為參與樂生運動,「這牽涉到的是生存之勇氣、聆聽死者的想法。」
舞踏演出時裸露塗粉的身體,對許雅紅來說並不會因身為女性而造成障礙;相反地,她讓自己成為中性的容器,「把身體交出去,享受多樣的自由感。」這是她面對資本主義社會的選擇,一種超越「消費模式」的可能。透過勞動和舞踏的身體,將縫隙再多撕開些,讓事物顯露出來。女人的裸體不再情色,而是喚醒與祭悼的抗爭表演。
性別的扭轉意識
從一九九六年起參與策劃四年一度的「女節」,導演傅裕惠綜觀當今台灣劇場的女演員,仍覺惋惜。她覺得:「台灣原創文本的女角仍嫌不足,少見生命厚度的建立。好的女演員也多是在執行導演的詮釋、服務概念。應該說她們都是『尋找劇作家與導演的女演員』吧。」另一方面,傅裕惠認為現有的劇場生態和體制依舊偏於父權,節目眾多但壽命過短,無法沉澱、討論;依「演化」的概念來看,往往是大吃小,主流擠壓了其他的空間。這也是她為何要辦「女節」的原因:採取游擊策略、隨性發展。以拉攏的過程,改變創作生命的模式,意圖帶來有別於主流劇場的女性創作觀點。
對女演員而言,性別是否根深柢固在表演意識裡?
姚坤君在美國求學時曾演過改編莎劇的《李爾》,拿掉了「王」字,李爾成為一位日本中世紀擁地自重的母親。這齣戲的演出經驗,讓她意識到,「經典劇本的意涵有絕對足夠的空間去做性別轉換,所以在舞台上,我要演的是角色的人生而非性別。」姚坤君在台大戲劇系教表演時,也是以此出發,著重即興和爆發力,「我要學生玩出潛力、打破預設。」
碰撞中求蛻變的演員哲學
關於女演員的修煉,現為EX-亞洲劇團團長的林浿安,則是在跨文化的肢體美學裡,尋思女性自身的定位。在赴新加坡接受學校表演體系之前,她曾演出金枝演社的多齣製作,尤以鄉鎮巡迴、和老藝人的相處,讓她碰撞了強大的民間能量,奠下與生命對話的基礎。但她的女演員之路,在新加坡有了轉捩點,重新思考自己要什麼樣的表演。在系列獨角戲裡,她曾借水袖的柔美反思傳統對女人的束縛,和面對結婚生子的焦慮抗拒;也以莎翁的《第十二夜》作為角色反串的練習,試圖為女性角色開創不一樣的路徑。直到異國婚姻與創立劇團的身分轉換,林浿安在調適的過程裡,更加感受到跨文化劇場中,演員獨有的母性能量,反而是一種陽剛與陰柔的並存,堅毅且包容。
林如萍也強調,演員必定要有行旅取經的自我修煉,那是好演員在面對不同創作時,可以提供的素材。「演員不分性別,重點仍是清醒地設定自我目標,因為所有絢麗都是短暫的、所有的題材都會改變。」剛結束的《春眠》,林如萍卻花了無比的力氣排練演出,「沒有資歷深淺之別,只有『新』演員。每一次都必須從最基本的開始。」這是林如萍強調的態度,一定要讓自己的精神與體力為此沉澱:「要拒絕捷徑、保有演員的動物性能量;也要以成熟的態度向導演爭取表演的創作權。因為演員就是運動員,也是手工業啊。」
演員拒絕被定義
曾導過《仲夏夜夢》、《亨利四世》等劇的馬汀尼,在創作時不強調自己的性別:「強調不會帶來更大的空間。再說,莎劇文本就有一定的開放性,其中不乏男女界線的游移扮裝。」馬汀尼表示,翻譯《演員與標靶》一書,很重要的一個概念即是演員如何將「我」轉為受詞。這也和她在北藝大授課的內容相互呼應:「比如透過啞劇的手段,從懸置到逮住的過程,因為沒有語言,演員更能思考動作的演進步驟。或是布萊希特的專題研究,讓學生練習第三人稱的敘事角度、聲音空間的構成設計,這些都能幫助演員更靈活地保持距離、轉換身分,也因此有了更多的表演細節。」演員在馬汀尼的課程裡,鍛鍊的主要是自我創作的能力。
或許,這些對於好演員的形容:「中性」、「雌雄同體」、「跨文化」、「母性」、「細節」乃至於「新演員」等,都在在說明了,演員拒絕被定義,要保有在表演中跳接轉換的自由。
(全文詳見《PAR表演藝術》雜誌第232期)
訂閱方式
1.信用卡訂閱:請填妥訂閱單,直接郵寄或傳真02-33939879
2.郵政劃撥:帳號19854013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3.網路訂閱:兩廳院售票系統、博客來網路書店
4.零售通路:全國各大書店、兩廳院禮品店(音樂廳地面層)
5.電子雜誌:UDN數位閱讀網、遠通KOOBE、摩客資訊
讀者服務 專線(02)3393-9874 傳真 (02)3393-9879
請於周一至周五9:30-18:30來電
雖未做過數據調查,但令人印象深刻的獨角戲,似乎以女演員居多,風格主題也各具特色。彷彿因為女人的社會地位較常受到擠壓,在舞台上精準強大的表演便愈加突出。如十九世紀的巴黎名伶莎哈.貝恩哈特,就曾男裝扮演哈姆雷特王子,獨領前衛風騷。
普遍認為,劇場過去長期為男性編導所主導,女人即使在台上也等於缺席。歐丁劇場的資深演員茱莉亞.瓦雷(Julia Varley),便因此舉辦「穿越」(Transit)藝術節,以女性創作者為主體,破除父權規範、為自己發聲。不過,表演養成的教學是不分性別的,倘若有意識地加上或拿掉「女」字的時候,表演和創作會受到多少影響?這也許是觀看台灣女演員占有亮眼一席之地的起點。
台灣女演員簡易光譜
台灣女演員在每一世代都各有風情與不同的舞台能量,難以細數道盡,也為台灣劇場樣貌組出多變且漸層的光譜。若從上世紀的五、六○年代說起,傳統戲劇中的女演員就已展現獨有的生命力,像是國寶級的歌仔戲演員廖瓊枝或謝月霞,走唱江湖一生、見證文化生態的轉變。「第一苦旦」廖瓊枝精湛詮釋戲曲中各樣的女人情懷,也在學校致力教學傳承;「沙啞小生」謝月霞女扮男裝卻風流倜儻,是兒子王榮裕的金枝演社劇團的推手與導師,也多次於歡喜扮戲團演出。而八○年代,台灣第一個實驗劇團蘭陵劇坊,以工作坊陸續培育了極具個性的馬汀尼、劉若瑀、楊麗音等人,其中,馬汀尼投入北藝大的表導演教育,劉若瑀創立了優劇場。
九○年代,台灣劇場出現更多元的創作取向,不同出身的女演員豐富了表演美學的厚度。例如,學院體系、文本為重的蕭艾、郎祖筠、陳湘琪等,加強現代劇場的進階;以音樂劇崛起的洪瑞襄,開啟之後的風潮。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則讓阮文萍和周蓉詩展現特異氣質。而具實驗性格的小劇場運動者,如臨界點劇象錄劇團的核心人物詹慧玲,以創作關注社會議題;或如吳文翠,從各種跨文化訓練,尋求肢體劇場美學。爾後,自北藝大畢業的徐堰鈴,在文本和肢體之間自由彈性遊走;自法歸國的馬照琪,則帶回賈克.樂寇的訓練系統,以小丑默劇在台灣獨樹一格。
女演員變化多端、自成路數、難以比較。然而,世代變遷下,演員的特質究竟從何而來?
年輕世代更能「玩」出特色
甫自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退休的馬汀尼,教學廿餘年,觀察男女學生的差異,她感覺,在十八到卅五歲之間,通常是女演員較願意去挖掘自己的不同面貌,內在的表現也較為細膩且多層次。每個世代的學生,個性樣貌都相差很多,也都有專屬自己的條件和氣質。而目前這些逐漸被看見的年輕女演員,則是因為她們沉潛過後,找到屬於自己特色且收放自如的拿捏。
同樣在北藝大教導表演的林如萍,觀察台灣劇場的環境,第一個要面對的挑戰就是,女演員數量較男演員多。由於競爭大,又身處一個可以四處link的時代,要如何脫穎而出,也就更加淬鍊女演員的能力。林如萍舉例,如王世緯的《鬼扯》就發揮了精采的玩性,而林鈺玲則以少見的內斂見長。
若要簡略提出新世代的最大特色,對導演魏瑛娟而言,她們青春無敵,且平台變多、不需固守單一戰場,所以更擅於「花腔式」的玩耍。
政治權力結構裡的女人
相較之下,魏瑛娟認為,早期演員的表演意識多具有批判和社會運動參與的意味,做劇場是一種與主流媒體抗衡的選擇。這也是為何在她的作品裡,女演員占有極重要的位置,就算是男演員,也會有趨近陰柔的中性打扮,試圖在那個充滿審查機制的父權社會裡,爭取另類的宣示。而魏瑛娟看著年輕一代已少有此類型的創作:「他們慣於影像和圖像式的思考,傾向認同通俗,流行文化的符碼運用也更自在。」
回到女演員的主題,「男女的身體條件本來就有先天上的不同,」魏瑛娟表示,「但演員的身體質感應好在於可塑性和彈性,最佳狀態是具有雌雄同體的特質。」魏瑛娟的創作以去性別為反叛精神,但她也不忘現在有一群年輕人組成的「皮繩愉虐邦」,則是反過來分享歡愉。SM繩縛表演需要絕對的專業和高度的專注,結合身體需求的表演,更直接展現慾望的流動。
劇場演員許雅紅參與黃蝶南天舞踏團,則是另一超越性別的獨特例子。和一般學校體系出身的女演員不同,許雅紅是以遊走各劇團工作坊的田野調查態度,建立起自己的女演員之路。從接觸優劇場、臨界點劇象錄、差事劇團等,到如今專以帳篷劇和舞踏為表演職志,許雅紅已不稱呼自己為演員,而是「行動者」。就像當初她會開始表演舞踏,完全是因為參與樂生運動,「這牽涉到的是生存之勇氣、聆聽死者的想法。」
舞踏演出時裸露塗粉的身體,對許雅紅來說並不會因身為女性而造成障礙;相反地,她讓自己成為中性的容器,「把身體交出去,享受多樣的自由感。」這是她面對資本主義社會的選擇,一種超越「消費模式」的可能。透過勞動和舞踏的身體,將縫隙再多撕開些,讓事物顯露出來。女人的裸體不再情色,而是喚醒與祭悼的抗爭表演。
性別的扭轉意識
從一九九六年起參與策劃四年一度的「女節」,導演傅裕惠綜觀當今台灣劇場的女演員,仍覺惋惜。她覺得:「台灣原創文本的女角仍嫌不足,少見生命厚度的建立。好的女演員也多是在執行導演的詮釋、服務概念。應該說她們都是『尋找劇作家與導演的女演員』吧。」另一方面,傅裕惠認為現有的劇場生態和體制依舊偏於父權,節目眾多但壽命過短,無法沉澱、討論;依「演化」的概念來看,往往是大吃小,主流擠壓了其他的空間。這也是她為何要辦「女節」的原因:採取游擊策略、隨性發展。以拉攏的過程,改變創作生命的模式,意圖帶來有別於主流劇場的女性創作觀點。
對女演員而言,性別是否根深柢固在表演意識裡?
姚坤君在美國求學時曾演過改編莎劇的《李爾》,拿掉了「王」字,李爾成為一位日本中世紀擁地自重的母親。這齣戲的演出經驗,讓她意識到,「經典劇本的意涵有絕對足夠的空間去做性別轉換,所以在舞台上,我要演的是角色的人生而非性別。」姚坤君在台大戲劇系教表演時,也是以此出發,著重即興和爆發力,「我要學生玩出潛力、打破預設。」
碰撞中求蛻變的演員哲學
關於女演員的修煉,現為EX-亞洲劇團團長的林浿安,則是在跨文化的肢體美學裡,尋思女性自身的定位。在赴新加坡接受學校表演體系之前,她曾演出金枝演社的多齣製作,尤以鄉鎮巡迴、和老藝人的相處,讓她碰撞了強大的民間能量,奠下與生命對話的基礎。但她的女演員之路,在新加坡有了轉捩點,重新思考自己要什麼樣的表演。在系列獨角戲裡,她曾借水袖的柔美反思傳統對女人的束縛,和面對結婚生子的焦慮抗拒;也以莎翁的《第十二夜》作為角色反串的練習,試圖為女性角色開創不一樣的路徑。直到異國婚姻與創立劇團的身分轉換,林浿安在調適的過程裡,更加感受到跨文化劇場中,演員獨有的母性能量,反而是一種陽剛與陰柔的並存,堅毅且包容。
林如萍也強調,演員必定要有行旅取經的自我修煉,那是好演員在面對不同創作時,可以提供的素材。「演員不分性別,重點仍是清醒地設定自我目標,因為所有絢麗都是短暫的、所有的題材都會改變。」剛結束的《春眠》,林如萍卻花了無比的力氣排練演出,「沒有資歷深淺之別,只有『新』演員。每一次都必須從最基本的開始。」這是林如萍強調的態度,一定要讓自己的精神與體力為此沉澱:「要拒絕捷徑、保有演員的動物性能量;也要以成熟的態度向導演爭取表演的創作權。因為演員就是運動員,也是手工業啊。」
演員拒絕被定義
曾導過《仲夏夜夢》、《亨利四世》等劇的馬汀尼,在創作時不強調自己的性別:「強調不會帶來更大的空間。再說,莎劇文本就有一定的開放性,其中不乏男女界線的游移扮裝。」馬汀尼表示,翻譯《演員與標靶》一書,很重要的一個概念即是演員如何將「我」轉為受詞。這也和她在北藝大授課的內容相互呼應:「比如透過啞劇的手段,從懸置到逮住的過程,因為沒有語言,演員更能思考動作的演進步驟。或是布萊希特的專題研究,讓學生練習第三人稱的敘事角度、聲音空間的構成設計,這些都能幫助演員更靈活地保持距離、轉換身分,也因此有了更多的表演細節。」演員在馬汀尼的課程裡,鍛鍊的主要是自我創作的能力。
或許,這些對於好演員的形容:「中性」、「雌雄同體」、「跨文化」、「母性」、「細節」乃至於「新演員」等,都在在說明了,演員拒絕被定義,要保有在表演中跳接轉換的自由。
(全文詳見《PAR表演藝術》雜誌第232期)
訂閱方式
1.信用卡訂閱:請填妥訂閱單,直接郵寄或傳真02-33939879
2.郵政劃撥:帳號19854013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3.網路訂閱:兩廳院售票系統、博客來網路書店
4.零售通路:全國各大書店、兩廳院禮品店(音樂廳地面層)
5.電子雜誌:UDN數位閱讀網、遠通KOOBE、摩客資訊
讀者服務 專線(02)3393-9874 傳真 (02)3393-9879
請於周一至周五9:30-18:30來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