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扎根深化,讓藝術可以永續(1 年前)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下簡稱衛武營),2018年成立於高雄市鳳山區,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最晚落成的場館。主體建築由荷蘭建築師法蘭馨.侯班(Francine Houben)設計,擁有4座室內表演廳院,加上戶外劇場… 詳全文
臺中國家歌劇院:永續,在生活裡發生(1 年前)
臺中國家歌劇院(下簡稱歌劇院),於2016年全區啟用營運,由日本建築師伊東豊雄設計,矗立於台中市西屯區7期重劃區。歌劇院在建築理念、劇場相關設施、交通運輸、生活機能等方面,擁有與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詳全文
國家兩廳院:我們已在「永續」這條路上,持續前行(1 年前)
已營運超過35年的國家兩廳院(下簡稱兩廳院),不只是台灣第一座國家級表演藝術場館,更是台灣表演藝術發展的指標,因此必須跳脫單純「演出場地」性質,強化公共性與社會影響力。從「人人、數位、有機、無… 詳全文
以ESG永續概念 營造企業與表演藝術的雙贏(1 年前)
近年來,企業永續已成為全球企業治理的重要議題。企業除了為股東創造最大的利益,為公司追求最大的利潤之外,還要「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兼顧利害相關者的權益,改善員工、社區、社會的生活品質,重… 詳全文
《劇場綠皮書》 翻轉劇場未來的契機(1 年前)
英國各國家劇院、重要藝術節慶、商業劇場到各規模表演藝術團隊,紛紛宣告採用《劇場綠皮書》(Theatre Green Book),進行永續實踐,影響力擴及歐陸各國。在後疫情時代,「永續推動」在全球各產業不僅已成… 詳全文
「反奸」、還是「黑化」?——傳統經典通往當代的心理路徑(1 年前)
今年由臺灣戲曲中心主辦的「2023看家戲再現」,有兩齣作品不約而同地以人物性格的丕變,作為全劇重要的情節轉捩點——薪傳歌仔戲劇團《陳世美.反奸》、一心戲劇團《孫臏鬥龐涓》。這兩齣戲分別以陳世美和… 詳全文
Q1:藝術的自由到底涉及哪些東西?反思藝術的「預設」,打開更有趣的世代(1 年前)
若你想像一個適合創作、欣賞和討論藝術的社會,並且列舉這社會的特色,寫成清單,清單上應該會有一行是關於「自由」。如果我們連自由的思考和表達都無法,那藝術恐怕只是奢求。 藝術需要自由,直接了當。… 詳全文
前台督導:以柔克剛的「仙女」,守護每一場觀眾(1 年前)
拿著平板,前台督導李杭聲笑稱自己看座位圖、指方向,很像在看風水。然而平板裡有著報表、資料及表格等等,是他們與團隊溝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提起工具,你一定想不到除了航空公司的機組人員外,同樣拿行… 詳全文
鄭宗龍:順著雲門的身體脈絡,讓 AI 編舞(1 年前)
排練滿檔的鄭宗龍,打開背包就是一疊厚厚的工作用分鏡表(Storyboard),是與日本科技藝術家真鍋大度合作的討論細目。從編舞、影像、音樂,依時間軸仔細分類,中日對照;除了編舞,《波》的音樂、影像與科… 詳全文
用戲劇牽起放飛的青春——專訪青藝盟,從「風箏計畫」到「牽風箏的人」(2 年前)
從2014年的「風箏計畫」到2022年的「牽風箏的人」,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簡稱青藝盟)盟主余浩瑋面對特殊境遇青少年的藝術教育,開始從個人投入,擴散到專業人士加入與師資培訓,橫向擴展也向下扎根,讓更… 詳全文
NSO美日巡演追蹤報導 用來自福爾摩沙的聲音,為台灣發聲(1 年前)
「對於國際巡演,我認為『藍圖』很重要。換句話說,整件事情應該是什麼樣子,心裡要有個雛形。」回顧這次的出訪,NSO執行長郭玟岑語重心長。確實,巡迴演出並不是將大家帶出去就好,而是要了解以演出為中… 詳全文
「混種」歌劇中的純粹,《天中殺》映照出的台灣意象(1 年前)
歌劇《天中殺》改編自黃靈芝同名短篇小說,在台灣中生代歌劇主創群的巧手下,雜揉入多種本地語言及多元的音樂風格,雖名曰「混種」歌劇,實則從過往近半世紀的台灣社會中咬下了一塊生猛鮮活的庶民生活映像… 詳全文
肯尼.巴倫:只要音樂是真誠的,就能引起回應(2 年前)
肯尼・巴倫從1950年代開始,不僅接觸了美國龐大的爵士社群並學習爵士樂,也在與不同樂手合作中,孕育出他獨有的音樂風格。他身在這部美國爵士樂社會史中,創造了屬於他自己的歷史,所有他參與過的演奏與錄… 詳全文
用藝術,與中輟少年重建關係——專訪民和國中慈輝分校主任蔡岳峰(2 年前)
走過30年的中介教育學校:慈輝班 為協助經濟困難或家庭變故的中輟復學生回歸教育體系,教育部協助地方政府辦理「多元型態中介教育措施」,提供轉銜適應的中介教育,避免中輟復學生再度輟學。「慈輝班」即…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