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深入北韓發放物資

愛心大米 北韓飄香

北韓連逢水患及乾旱,造成嚴重糧荒,人民食物不足、兒童營養不良問題日益惡化,1997年起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首次直接進入北韓,進行糧食及物資發放,去(2011)年適逢領導人金正日逝世,舉國致哀,慈濟只能提前暫時中止援助行動。

北韓被外界視為神秘國度,長期因缺乏耕地、化肥與灌溉而造成糧食短缺,但因經濟受到國際制裁與孤立,加上國家尊嚴,鮮少有外界伸手援助,慈濟在多次溝通下,獲准派員前往實地進行勘災、賑災與發放,慈濟能進入並直接與北韓人接觸進行發放,對北韓而言,史無前例。

此次慈濟發放1萬3千公噸「蒸穀米」給北韓人,共計44萬人受惠。(台灣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提供)


慈濟第10次前往北韓賑災

慈濟是少數能直接進入北韓發放物資的民間團體,從1997年至2009年間,曾9度提供物資援助北韓糧荒,去年在經過2次實地勘災後,決定提供14萬戶家庭、44萬多人糧援。這是慈濟國際賑災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米糧發放,也是北韓允許民間慈善組織志工,將物資直接交給民眾的再一次。

慈濟慈善志業發展處主任呂芳川一共前往4次,他表示,北韓有70%農地無法耕作,在這個糧食集中分配的國家,糧食大多給予勞動人口優先食用,說是優先食用,每天糧食配給量也只有100多公克,且也只有玉米與雜糧而已,幾乎無法維持溫飽,更遑論其他16歲以下、60歲以上無法領到國家配給的非勞動人口;此次慈濟發放1萬3千公噸「蒸穀米」給北韓人民,單單是14萬戶的發放通知單、物資領取單就有400公斤重;連續5天的發放,安排了27個發放據點,平均每處至少有5、6千戶村民領受。

「一次收到那麼多來自民間團體的援助物資,對北韓來說也是第一次。」中國大陸在此次賑災中撥了兩萬噸大米給北韓,但慈濟民間團體一次就援助了1萬3千多噸!另外,北韓從來沒有一次開放27個地點給外國人進入,何況還是和鄉親們直接面對面接觸!

北韓村民教育水準高,排隊領取物資時整齊而安靜。(台灣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提供)


北韓人教育水準高 人民知足守秩序

北韓廣場上響起了擴音器,音效很差,但人人站得直挺挺地專注聆聽。「他們的金正日將軍往生了…」消息實在太過突然,身旁的北韓人無論是大男人、小女子全掩面哭了起來。後來慈濟志工們回憶,原來兩天前,當他們入境時,北韓人心目中的金將軍就已經辭世,只是人民全然不知此惡耗。

在場領導告訴慈濟志工,國喪期間境內將停止一切活動,慈濟預定27場的發放活動,儘管才進行了兩天9場,也不得不中止,全部團員都必須立刻離境。

呂芳川說,北韓與其他國際援助國家最不同之處,在於北韓的人民普遍具備高中以上學歷,各合作農場、作業班領取者依序排列整齊,不分男女安靜規矩地站著,當志工們不過給了顆糖,媽媽就叮嚀孩子要90度鞠躬道謝,村民排隊領取物資,總是整齊而安靜、規矩而無爭,令人不可思議。北韓的家庭教育也相當好,桌椅碗筷都擺放整齊,家家戶戶也都掛有領導人照片。

慈濟志工們看到了60歲的獨居老婦,歡喜地將領來的珍貴大米倒進米缸,也看到村民將食用油分一半給親友鄰人,或是嬰孩第一次吃到來自國外的奶粉…;樸實的農村,大家已習慣團體生活、彼此關心,生活擁有一點就滿足。由於電力吃緊,家家戶戶都沒能點亮燈,除了3月到7月農忙期間供電較頻繁外,嚴冬時通常就極少供電,就算房裡有電視與收音機,也全用防塵布罩遮蓋了起來。

其實北韓尚有醫療器材老舊不足、教育方面等問題需要外界的援助,慈濟人離開時,北韓人眼底盡是感激的眼神,「在我們最需要關懷時,收到你們的援助,我們會永遠記得你們對我們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