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倫敦亞洲藝術週預覽

堂堂進入第17年的倫敦亞洲藝術週(Asian Art in London),將從10月30日起至11月8日止,一連十天在英倫隆重舉行。經過主辦單位多年來的營運發展,這項活動已成為全球愛好亞洲藝術者的年度盛事,不僅吸引著各地買家和專業人士前來參觀,更成為歐美及台港等地藝術展會舉辦的模範指標。根據籌委會指出,今年參與的業者共超過50家的跨國藝廊和古董商,另外還包括世界知名與當地老牌的拍賣行一起共襄盛舉。在展會期間,各個店家將推出亞洲各國的名品佳作,內容包含古今種類多元,提供觀眾一場豐富的藝術盛宴,熱情力邀大夥親身前往參與。

商家新朋舊友齊登場

近年來亞洲當代藝術逐漸在英國地區引起關注,因此在這次的參展店家中,也有不少經營此類藝品的新進藝廊,如倫敦的Albemarle Gallery、Aktis Gallery和Sladmore Contemporary以及來自紐約的Fitzgerald Fine Arts。其中Aktis Gallery專營巴黎華人藝術家,像朱德群(1920~2014)與趙無極(1921~2013)等人的作品;而Fitzgerald Fine Arts則與景德鎮的藝術家們合作,將其陶瓷作品引介至西方國家。除此之外,立足於倫敦的Rosemary Bandini和東京的Sagemonoya Gallery,皆為展會新面孔,展示來自日本精湛的根付雕塑。還有發跡於米蘭的Brun Fine Art,這次也首次帶來當地舊藏的中國藝品古玩,增添新趣值得一覽。在去年短暫的休息之後,今年重新參加展會的店家計有Cohen & Cohen、Littleton & Hennessy和Jan van Beers Oriental Art等等。因為他們的回歸,可預見展品內容必會更加豐盛。

此外這回大會的聯合晚宴,將在10月30日傍晚於倫敦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舉行。這個年度慶祝派對將吸引各家美術館的人員、學界人士、業者和買客齊聚一堂,讓眾人在享受美酒佳餚中,彼此交流最新訊息。在晚宴進行時,主辦單位也會從今年的參與商家裡選出並頒發年度最佳精品和特優展示獎項,以鼓勵成員們一年來辛勤努力的工作成果。之後,此次參加的古董商與藝廊,亦將在一連三天內,分區籌辦夜間展覽的開幕酒會。此舉估計將會帶來大批的人潮,正式揭開藝術週的精彩序幕。

首先在11月1日於肯辛頓教堂街區(Kensington Church Street)參加的商家有Fleurdelys Antiquités、Marchant和Jorge Welsh Oriental Porcelain & Works of Art等。接著11月2日則為聖詹姆士區(St. James’s)的業者,包括Aktis Gallery、Jan van Beers Oriental Art、Brandt Asian Art、Cohen & Cohen、Duchange & Riché、Fitzgerald Fine Arts、Gibson Antiques、Michael Goedhuis、Ben Janssens Oriental Art、Antoine Lebel、Littleton & Hennessy、Priestley & Ferraro、Jacqueline Simcox和Jonathan Tucker Antonia Tozer Asian Art等。11月3日於梅菲爾區(Mayfair)壓軸的店家有David Baker Oriental Art、Sydney L. Moss、Nicholas Pitcher Oriental Art、Sladmore Contemporary、A&J Speelman、Vanderven Oriental Art、Berwald Oriental Art、Brun Fine Art、Eskenazi 和 Kaikodo 等。
最後,大會為了因應從世界各地遠道而來的海外賓客之需求,每年都會特別規劃藝術導覽團(Art Tours)的服務。這讓不熟悉倫敦亞洲藝術場域的境外人士,能在短短十天之內,積極有效地參觀各個私人店面和公立機構的藝術展會。主辦單位對此還提供客製化的服務,無論是博物館贊助者、學術機構或是藏家團體,都熱烈歡迎各界踴躍前往報名參加。

大明王朝—博物館特展焦點

在藝術週舉辦期間,座落於英國南、北方的兩座國立博物館,皆同時舉辦中國藝術的展覽,其主題都關注聚焦於大明王朝。首先登場的是位於愛丁堡的蘇格蘭國立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Scotland)之「明代王朝」特展(Ming: The Golden Empire)。此次館方與策展公司Nomad Exhibitions 合作,將中國南京博物院豐富的明代文物典藏,首次引介至英國。緊接在後的就是倫敦大英博物館的特展—「明:改變中國的五十年」(Ming: 50 Years that Changed China),其聚焦於1400至1450年間明代政經文教的發展。在兩展相互映襯之下,將帶給觀眾一個嶄新的視野,深刻體會到大明王朝藝文的光輝成就。

學術講論中心:明代

為了配合以上的兩個明代展覽,數個公私機構亦計劃聘請多位學者,舉行一連串的相關演講活動。以大英博物館為例,其將邀請館內玉器專家Carol Michaelson發表「Ming and later Chinese Jade」一文,討論明代與晚期中國玉器的關係。接著知名的明代藝術史學者Craig Clunas,也以策展人的觀點,詳述大英博物館明代展的展覽特色與重點。最後則由館方中國考古專業出身的研究員Sascha Priewe,以「Chinese Bronzes and the Meaning of the Past in the Ming Dynasty」為題,探究明代青銅器物的古風意義。

另外邦瀚斯拍賣行(Bonhams)和東方陶瓷協會(the Oriental Ceramic Society),將聯合邀請大英博物館明代展的主要策展人Jessica Harrison-Hall來主講明代百姓的生活文化史,題目為「People of the Ming」。蘇富比拍賣行(Sotheby’s)的陶瓷部門主管李寶平,亦以「Diplomacy and Global Trade: Chinese Porcelain 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為專題,研究明初中國陶瓷的外交發展和貿易歷史。著名的中國絲織藝品業者Jacqueline Simcox也會在她的藝廊中,用她收藏的實際展品,直接向觀眾詳述明代織品的歷史和特色。
其他諸如Christiaan Jörg和Cora Würmell將簡介德國德勒斯頓地區的陶瓷計劃(The Dresden Porcelain Project),特別是以奧古斯特二世(Augustus II the Strong,1670~1733)所收藏的東亞陶瓷編目為主。Marcus Flacks則會在蘇富比拍賣會場發表他的新書:《Custodians of the Scholar’s Way: Chinese Scholars’ Objects in Precious Woods》,持續展現他對文房木器這項中國傳統藝品的研究熱誠和心血。還有受到東方陶瓷協會的邀約,Julia Curtis將探討17世紀中國陶瓷的特點,並以此講座緬懷知名藏家Michael Butler爵士(1927~2013)的貢獻。在短期課程方面,倫敦大學亞洲學院(SOAS)和蘇富比藝術學院(Sotheby’s Institute of Art),則分別開設從宋至明之藝術賞鑑和當代中國水墨繪畫的相關課題。

藝廊/古董商家展作盡出

今年新參展的藝廊Akits Galley,首推留法藝術家趙無極和朱德群的抽象作品。老牌商家David Baker Oriental Art以新收玉器為主打,而Cohen & Cohen則延續其經營外銷瓷為重的特色。Duchange & Riché的一只康熙年間帶有阿拉伯銘文的五彩瓷器,稀有珍貴,可與大衛德陶瓷藏品中的相似器物互相比擬。知名業者Eskenazi此次同時推出精湛的中古佛像雕塑和當代水墨畫家李華的展覽,可謂古今縱橫。Fleurdelys Antiquités仍舊透露其對於玲瓏木雕底作的熱愛,呈現文人桌案的陳設美學。

Gibson Antiques的唐代彩俑和一件乾隆年間廣東製作的歐式主題琺瑯彩屏風,兩者傳遞全然不同的藝術品味。去年以盒子為專場而獲得滿堂彩的Ben Janssens Oriental Art,今年則以百工技藝為主題。專營外銷陶瓷的Antoine Lebel,此次展件中的一對杯具,其上繪有法王路易十五(1710~1774)的徽章標誌,令人大讚驚奇。Littleton & Hennessy Asian Art則展出多件青花作品,種類豐富嘆為觀止。這回主打宋代陶瓷的Priestley & Ferraro,其焦點展品是件沉穩黑釉、附有赤褐斑裝飾的磁州窯系器。

A&J Speelman則以新徵集的藏傳護法神祇雕塑為中心,而以書畫為專長的Kaikodo,此次的展出主題將以明代作品為重。另有Jorge Welsh Oriental Porcelain & Works of Art提供質地優良的外銷瓷器和Marchant 的德化白瓷專題,此外Vanderven Oriental Art的青花瓷器亦不容錯過。其他尚有為數眾多的亞洲地區佳作如Jonathan Tucker Antonia Tozer Asian Art的印度石雕作品等,更多精彩作品,期待觀眾親自前來一探究竟。

Akits Galley:朱德群〈無題〉抽象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