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場新聞》之死

「香港,不再是我們的主場。」2014年7月26日,網民如此慨嘆。
那天,成立於2012年7月的香港網路媒體《主場新聞》未有如常展示當日熱門話題,卻換來創辦人之一蔡東豪的信。信上以「我恐懼」、「我誤判」、「我愧疚」三點,說明主場同時受壓於商業與政治,不得不關站作結。

消息一出,全港媒體即爭相報道。隨之而來的是文化人、傳媒人的評論文章。當中有褒有貶。親中報如《大公》、《文匯》指主場收受美國資金,干預中國內政;更多人如馬家輝、鄧小樺、陳惜姿、區家麟等香港名家則對主場關站感到婉惜。

「新聞策展」是《主場新聞》最大特色。這概念源自美國《赫芬頓郵報》(Huffington Post)。較之於「生產資訊」的傳統編輯,新聞策展人更在乎選取、整理、展示散落於各媒體與網路的資訊,使讀者能在短時間內掌握天下事。這概念是《主場新聞》的成功關鍵,卻也是它被批評得最多的一點。不少香港傳媒工作者稱,說穿了「新聞策展」就是「抄新聞」—即把傳統媒體如報章雜誌、電台、電視等的報導撮寫轉載。儘管主場編輯會在報導上列明出處,並在可行的情況下附連結,但仍難免有攫取原作者功勞之嫌。儘管如此,也有許多傳媒工作者在總結《主場新聞》功過時,提到即使是「抄新聞」,也必須「抄」得精、快、準。這種「資源增值」並不 copy and paste 就能做到的。

綜合主場結束以來各評論人撰寫的文章,最多人提及的一點還有對蔡東豪突然關機的不滿。較之於極端做法,坊間有聲音建議可改變公司架構甚至易手,解決來自政治或者商業的壓力。不過問題最令人不解之處,在於為何蔡東豪選擇一個如此戲劇性的終結?許多人因此指出結業的真正原因,應是突然受壓於政治而非慢性商業問題。事實上,許多人均指主場生意愈做愈好。《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甚至已經與《主場》有協議,即將提供免費文章刊登,是為外國新聞媒體首次與本地網站合作。若關站確實純粹出於政治理由,事件無疑令近年每況愈下的香港新聞自由,再添陰霾。

《主場新聞》結束後數小時內,「主場新聞博客群」隨即在 facebook 誕生。該群組由資深營銷專家徐緣、韓國文化研究學者鍾樂偉、傳媒人區家麟、藝評人查映嵐等主場博客自組,號召其他作者仍在該群組發文。僅一個晚上,群組已獲三萬個「讚好」。緊接著的數周內,群雄並起,類似的新媒體如雨後春筍湧現,試圖在主場留下的博客群及讀者群遺產中分一杯羹。當中包括《全民媒體》、《香港點報》、《港人主場》等,再加上在主場結束前已成立的《852郵報》、《巴士的報》、《熱血時報》、《本土新聞》、《評台》,一時間香港網路媒體蔚然成風。

儘管如此,走筆之際仍沒有一家能夠鶴立雞群,產生像《主場新聞》那樣的影響力。(文/楊天帥.圖/本刊資料室)

《主場新聞》之死

《主場新聞》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