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竿集:兒子的數學作業

跳脫「標準答案」的思維

我的求學時代,是一個「填鴨式」教育,也是一個要求「標準答案」的時代。來美國後,因為有了比較,才發現自己從簡單的數學題,到生活的問題,經常陷在一個「標準答案」的僵化思維裏。
兒子在西雅圖念小學一年級時,有一天,我好奇地翻看他的數學作業,其中有一個題目是:?+?= 9,我一下愣在那裏,不知如何解答,因為這個題目答案太多了,可以從0+9=9,1+8=9,2+7=9……到9+0=9,如果再用小數點去計算,那答案更多。
若把這個題目改成4+5=?,亳無疑問地,它的「標準答案」是9,但現在這道題目是?+?= 9,如果是你,你的「標準答案」是什麼?
我左思右想,都想不出一個所以然。因為,如果把所有加起來等於九的答案都寫出來,那寫到明天也寫不完;如果只寫出一個加起來等於九的答案,這種答案雖然正確,但不完全,也不「標準」。
我忍不住,只好去問當時才七歲的兒子。他說:答案可以有很多,但只要寫一個。我說:如果可以有很多「答案」,那就不是「標準答案」。兒子不解,反而被我的「標準」一詞給弄糊塗了。
第二天,我到學校去請教彼得森老師。她說:若題目是4+5=?,它的答案是死的,但?+?=9的答案則是活的。前者,規定你走一條路,然後問你終點站是哪裏。後者,先告訴你終點站是什麼,然後你可以自由選擇去的路。
我一時茅塞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