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義英雄:守護生命的吳美麗

進入「牧愛生命協會」的留言版,網友們留下的話語總是字字血淚,讀來格外叫人不捨。有人感歎找不到生命的意義、覺得自己活得好累,有人受不了病痛或經濟壓力的煎熬,還有人不知道該怎麼幫助有自殺念頭的朋友……一則則留言,就是一則則求救的呼喊,而牧愛生命協會除了一一回覆,替他們加油打氣外,更鼓勵他們撥打「小太陽專線」諮商。此外,與生命教育相關的活動、演講,也在協會的推動下陸續展開……種種努力,不知伴隨多少失意的朋友走出生命的幽谷;而協會創辦人吳美麗,也因此榮獲法鼓山第一屆「關懷生命獎」的肯定。
早在學生時期,吳美麗就開始在救國團擔任諮商志工,以信件回覆的方式,幫助徬徨的朋友,爾後也進入生命線擔任社工督導;在協會成立前,學護理的吳美麗則是醫院的行政副院長,年薪超過百萬。就在二○○三年,一則新聞改變了吳美麗的人生──高雄有一個小學生跳樓自殺,這個年僅十歲的孩子,是當時台灣最年輕的自殺者。這件事在吳美麗的心中投下震撼彈,她不停地想:年紀這麼小的孩子,生命中究竟遭逢了什麼重大事故?有沒有可能阻止這樣的悲劇再次發生?於是,吳美麗毅然決然辭去了醫院的工作,自掏腰包新台幣一百萬元,在高雄成立了牧愛生命協會。
在吳美麗與工作人員的努力下,牧愛生命協會逐漸步上軌道,他們以「尊重生命、關懷生命、保護生命、發展生命」為宗旨,除了幫助有自殺念頭的朋友,也對自殺者遺族進行輔導。此外,累積第一線輔導經驗超過三十年的吳美麗,也常受到消防隊等單位委託,到自殺現場進行危機處理。她曾爬上二十層樓高的露台,花了兩個小時傾聽一名想跳樓的男子訴說心聲,還被自殘的他濺了一身鮮血,最後終於成功勸他下樓就醫。
但讓吳美麗遺憾的是,並非所有自殺危機都能平安收場。「台灣缺乏專業的心理輔導人員,警察、消防員在處理自殺案件時,常心有餘而力不足。若處理失當不僅適得其反,對出於善意的警消人員來說也是沈重的打擊,」吳美麗說。她也指出,社會需要更完善、健全的自殺防治制度,「目前只有當事人進入『自殺行為』時,警消人員才能介入;若當事人只是『想要輕生』,警消單位也無法受理。」吳美麗沈痛地呼籲,台灣一年自殺人數高達四千多人,等於每兩個小時,就有一人以自殺結束生命;發生在校園中的自殺事件,一年更高達兩百例。「自殺是台灣兒童、青少年十大死因第二位、青壯年十大死因第三位,由此可知自殺問題足以『動搖國本』。」因此,數年前吳美麗開始積極推動「自殺防治法」,希望建立預防、救援及追蹤輔導機制,讓公權力得以強制介入,並提出公辦民營的「自殺防治中心」構想,盼有機會挽回更多寶貴的生命。
儘管法令的推動立意良善,但在草案連署的過程中,吳美麗仍遭受了不少挫折。曾有人質疑她推動法案只是為了貪圖個人名聲利益,還有學術界大老當面拒絕她的要求,提出「自殺是基本人權」的看法。「學術界人士竟說出這樣的話,讓我非常詫異。『自殺』怎麼會是基本人權,『生命』才應該是基本人權啊,」吳美麗感歎地說。
這一路走來雖然有不少艱辛,然而也不乏喜悅的時刻。某次吳美麗演講結束後,突然有一名中年男子上前獻花。他告訴吳美麗:「吳老師,你可能忘記我了,但以前你曾對我說,『只要我好好活下去,就是對你最大的報答』,而這番話我一直放在心上。」原來,多年前他曾接受吳美麗的輔導,並從中得到重新面對人生的力量;而更讓吳美麗欣慰的是,她的兒子謝濬澤也追隨著母親的腳步,自願進入協會,擔任生命教育講師。
吳美麗也希望藉著本次採訪的機會,告訴所有講義的讀者:在生命遭逢低潮的時候,自殺絕不是唯一的選擇。首先應該誠實面對自己的痛苦,可藉由大哭、深呼吸、快走、寫信給自己等方式發洩情緒,或找朋友外出踏青、看電影以轉移注意力,當然,更不要忘了主動尋求專業機構的協助,因為「只要願意給生命一次機會,就會看到希望。」
「我很感謝許多朋友願意信任我,讓我得以幫助他們,」吳美麗說,「我選擇的路,也許是一條不好走的漫漫長路,但生命何其寶貴,因此這也是一條值得不斷努力下去的路。」 (?瀚瀅採訪)

牧愛生命協會網站:http://www.call.org.tw/


講義英雄的人生觀

請為幸福下個定義
一個人只要能感受到「身心安適」,就是最大的幸福。試著欣賞、珍惜身邊的人事物,學習感謝、尊重別人,就會發現幸福其實就在身邊。

請說出你最景仰的人
小時候,史懷哲醫師的傳記一直是我的案頭書。他選擇深入黑暗大陸,以入世的方式親力親為地幫助別人,這樣的精神讓我深深佩服。

你至今遇到最大的挫折是什麼?如何克服?
在推動自殺防治法的過程中,部分學術界人士不願意給予支持,一度讓我感到挫折。但我認為這是彼此意見之間的分歧,而不是我哪裏做不好;況且從事社會服務工作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因此我一定要繼續堅持下去。
你認為人生最有價值的事物是什麼?
一個人就算有再多的金錢名聲、再崇高的理想,在生命消失的那一刻,一切也都失去了意義,因此沒有什麼事物比生命更珍貴了。

你還有什麼理想未實現?
台灣是一個美麗的島嶼,但很可惜的是,這座島上卻有很多人的心靈受到了囚禁。希望有朝一日台灣能出現完備的自殺防治法,拯救更多寶貴的生命。

你認為講義最大的特點是什麼?
講義是一本充滿人文關懷的雜誌,是功利導向社會中的一道清流。而且讓我最感動的一點,是講義不但堅持,還非常持久,從創刊至今始終如一,因此能對社會產生良善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