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與自由 讓台灣迎接多樣可能

2012表演藝術回顧:中國崛起,台灣藝術市場邊緣化?
去年有不少國際團隊的訪台演出,因取消中國的巡演也連帶取消台灣行程,也讓人憂慮在中國表演藝術市場日趨龐大的趨勢下,台灣是否會被邊緣化?這種憂慮固非杞人憂天,但以現階段中國市場多邀請名牌大團演出,相較於台灣的多元性與創作自由度,台灣仍能創作多樣的可能性,引領市場趨勢。


↑過去幾年各城市的藝術節籌辦已趨成熟,國內演出已可獨自形成一個「台灣巡演」。圖為曾在去年臺灣國際藝術節與高雄春天藝術節中演出的《暴風雨》。
(Johan Persson 攝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提供)

「歐陸團隊巡演,看準大陸市場,台灣是否成為邊緣?」去年很多演出,因為中國巡演取消,連帶取消台灣行程。這也牽涉到未來台灣在邀演節目上,受到鄰近國家,尤其是中國的牽制。所謂的亞洲巡演,也成為以中國為核心的行程。此一現象,未來是否將成為台灣表演藝術市場必然面對的常態?

面對中國的崛起,這樣的憂慮,是可被預期的。

無畏經濟風暴 中國表演市場龐然崛起

自從○八年金融危機,全球演出市場陷入低潮期。然而中國表演藝術市場,似乎無畏金融危機的威脅,國際名牌大樂團或名家,幾乎都出現在各大新興劇場,展現了無窮的國際市場潛力,建構亞洲表演藝術市場核心的版圖。

中國這幾年文化硬體建設步伐快速,推波助瀾了市場規模的漸趨龐大。○七年開幕的北京國家大劇院,比華盛頓特區甘迺迪中心要大兩倍,被視為展現中國軟實力的具體實踐;由札哈.哈蒂(Zaha Hadid)設計的廣州大劇院於二○一○年新開幕,備受矚目;二○一二年四月才剛開張了天津大劇院,同時,天津也與紐約林肯中心簽下合作協議,共同打造濱海新區的文化地標于家堡藝術中心,預計二○一六年完成;山東更將在二○一三年落成三個新劇院。光是二○一○至二○一三年,中國將建四十家左右的大劇院,總投資規模預計在三百廿億元(人民幣)以上,平均每年要建成十家大劇院。(註1)如此大手筆計畫,氣勢不凡。

這些新舞台蓄勢待發,對節目的需求也就相對強烈。各大劇院的成立宗旨,開宗明義表示要呈現「精品劇目」及「高端音樂會」,譬如說著名的音樂劇、大型管絃樂團或舞團等,幾乎是目前開發觀眾群的主力。而許多劇院採取連線策略,進行連鎖經營,串連成面向的產業化市場,這也就是全球的製作人或演出團隊目光集中點:龐大的市場規模。

但是有房子就一定有市場、有觀眾嗎?

紐約愛樂的樂團總裁及執行總監(executive director)扎林.梅塔(Zarin Mehta)曾表示,就安排動輒百人的樂團去中國演出來看,並非「來演出吧,就表演一套曲目!」這麼簡單。(註2)歐美團體要在中國巡演並不容易,尤其是要適應演出審批制度。這現象對節目行程規畫安排的不確定性而產生的風險,不但是演出團隊,連帶非中國境內的主辦單位,都必須事先就得納入評估。

以製作音樂劇著名的澳洲「真正好集團」(The Really Useful Group),市場主力一向都是在日本、澳洲及南韓。營運總監(Manageing director)Tim McFarlan則看好中國潛在市場的能量,預估在十年後將會到達一個巔峰。

台灣需求多樣 不同於中國市場

不可諱言,中國在拓展市場的同時,也同時思考及面對如何培養觀眾進劇場習慣、觀眾買票看節目,與專業劇場經營管理者,軟體追上硬體這重要課題。

這樣的過程台灣也曾努力走過。自從廿五年前兩廳院開張,就積極從培養專業劇場工作人士、觀眾、推廣教育多方進行,成就了今日國內專業的藝術行政人才與機制相互支援;高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動工前,就開始投入心力耕耘觀眾群開發的扎根動作。

更早期,國內藝術經紀公司的紛紛成立,目的並非為了打理政府審核程序,而是以引進國際演出/製作,或以經紀藝術家為目標。再加上近年來各城市紛紛主辦各類型主題式國際藝術節,台灣的表演藝術環境與市場,是以「良性競爭」,及最重要的一點,「自由開放」的方向成長與前進。而也就是這一種多元開放的氣氛,台灣表演藝術市場有著多樣性的演出節目,這就是台灣最不同於中國市場的競爭力。

(全文詳見《PAR表演藝術》雜誌第241期)

訂閱方式
1.信用卡訂閱:請填妥訂閱單,直接郵寄或傳真02-33939879
2.郵政劃撥:帳號19854013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3.網路訂閱:兩廳院售票系統、博客來網路書店
4.零售通路:全國各大書店、兩廳院禮品店(音樂廳地面層)
5.電子雜誌:UDN數位閱讀網、遠通KOOBE、摩客資訊

讀者服務 專線(02)3393-9874 傳真 (02)3393-9879
請於周一至周五9:30-18:30來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