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 Seller 人氣賣家】決戰美妝品牌

台灣美容保養節目風行,有特色的網路品牌輩出,讓美容保養成為獨特的一脈,和美國前三大類別:電腦周邊、服飾及鞋類、家電,以及日本三大熱門品項:食品、圖書、服飾,皆不相同。

根據資策會MIC線上購物市場報告,30.1%網購族曾經購買美容保健類商品,若是單以女性消費者分析,更是高達43.1%,而且不分年齡都愛買,是50歲以下客群的前三名購買項目。可見消費市場熱絡,此類網路品牌也是熱門開店類別。

受制於網路先天無法直接試用,網路保養品的行銷手法與專櫃、開架式不同,無法僅僅以明星代言達到效果,而且網路品牌多半沒有雄厚的財力,可購買大量傳統媒體廣告,催化出消費者皮夾裡的鈔票。因此網路保養品需要更鮮明的差異化商品,以及解決試用問題的策略。

面對既有國際性美妝品牌的強勢資源,網路美妝品牌的成功關鍵之一,在於採用市面罕見的保養成分,既可與既有品牌大廠做出區隔,又具有十足話題性。UNT在6年前設計出網路第一支玻尿酸商品,創辦人簡士晶說:「我們找到市場空缺,直接切入」;OGUMA將飲用水裡的礦晶離子群I.C.E.,應用在保濕噴霧;艾黎亞則是找來南美龍血樹提取物,製作熟齡修護系列。

少了實體的展示,賣家多半會發送免費試用品,克服試用問題。艾黎亞創辦人方維熙表示,「選擇性發送效果較好。」之前做過1萬組商品試用,1天就被索取一空,但回饋並不多。另外,賣家也會利用舉辦實體網聚、見面會的方式,目前OGUMA每周舉辦10次大大小小聚會,可接觸數百位會員,除了試用,更建立品牌認同感。

因為獨有的熱銷保養品市場,琢磨出高質感的台灣品牌,在國際市場具有競爭力,因此大型保養品賣家都有海外銷售計畫。如UNT經營9種語言、19個國家市場,OGUMA在中國北京、美國買得到,連創立僅3年的艾黎亞都有廠商代理香港通路,國際潛力無限。

更多文章請見《數位時代》2月號 http://www.bnex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