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投資組合首選──新興亞洲?

3大新興市場的優先投資順序為:新興亞洲、拉丁美洲,最後才是新興歐洲。所以如果只有一套資金,不妨先以新興亞洲為主。

一份2003年高盛金磚四國研究報告,意外造成全球資金大挪移,根據ISI(International Strategy and Investment)在2008年的報告顯示,全球有1/3的經濟成長力來自於新興國家,而這些開發中國家的GDP貢獻占全球比重已正式超越美國,新興市場成為基金投資人的必要配置之一。但是金融海嘯之後,由金磚四國領軍的新興市場,股市自前年高點下滑了6~7成的比例,比美國4成多的跌幅還高,可說是重挫投資人信心。

但是隨著美國總統歐巴馬宣布G20將取代G8,成為協調國際經濟合作的主要論壇,尤其今年7月為期3天的八大工業國(G8)高峰會,有五大新興經濟強國(G5)領袖加入全球最富裕國家的高峰會談,反映了全球問題已不是這個最富裕國家菁英俱樂部所能獨力解決。

另外,從今年6月金磚四國高峰會首次舉行,可看出新興市場的重要性就要與G8相抗衡了,過去的投資重點是經濟體質健康、股市市值夠大的已開發國家;但是,從2007到2008年出現明顯轉折,新興市場的崛起態勢更加明顯。年初至今,整體新興市場累積淨流入資金已達361億美元,遠優於已發展國家市場。此外,被摩根士丹利(MSCI)列為新興市場的22個國家,其股票市值占全球總市值達24%的新高水準,從年初的18%直線攀升,為2003年以來比重最高。


新興市場企業 盈餘處於調升循環

大跌過後看價值,走多頭要看成長,新興國家仗著經濟基本面佳、內需題材旺盛與財務狀況大幅改善等優勢,目前第4季的市場環境已經脫離大跌的恐慌期,許多基金經理人紛紛看好新興國家的成長性,認為在經濟復甦力道偏弱下,國際股市將面臨短空壓力,相形之下,布局新興市場還是具有投資勝算。

寶來全球新興市場精選組合基金經理人李洋昇表示,以基本面、資金面、金融市場面與技術面四大面向觀察,新興股市的企業盈餘成長已處於調升循環,預期2010年將轉為正成長且幅度達28%,雖然目前本益比(PE)與股價淨值比(PB)均回到長期平均水準,但新興市場的景氣指標仍持續好轉,通膨情形到年底前暫時沒有升息疑慮,而且國際資金6月中旬以來呈現小幅淨流入或流出,籌碼面回歸安定,讓新興股市呈現穩定成長。

新興市場為何會呈現興衰起伏這麼大?新光新興星鑽基金經理人鄭絲后表示,新興市場國家對於發達國家的經濟影響主要表現在提供了重要的市場資源,新興市場國家為發達國家提供了外匯投資大量的資金來源,且過去全球經濟的運作大多建構在美國不斷舉債消費,而新興市場則透過便宜人力及提供原物料的模式大量生產,並進一步累積外匯存底,例如目前中國的外匯已達2.132兆美元、日本9920億美元、台灣為3210億美元。在這次國際金融危機中,新興市場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也無可避免地緊密聯繫在一起。

另外,第一金投顧表示,過去新興市場的經濟成長主要依賴外銷出口推動,所以過去幾次經濟衰退時期,一旦成熟國家消費陷入低迷導致需求銳減時,新興市場也無法倖免於難,往往同步陷入困境。但近10年來,新興國家中產階級崛起,機會遍布的市場導致人民累積財富的速度愈來愈快,連帶拉抬了整體消費力道,使得經濟成長動力從出口逐漸轉移到內需,而不像部分西方國家,憑藉著舉債擴大消費版圖。


第4季新興市場 股市後勢看漲

進一步分析第4季全球新興市場區域走勢,以新興亞洲展望最佳,李洋昇表示,就企業盈餘成長性來看,2009年及2010年最新企業盈餘成長率預估為5.7%及32.1%,明年可望出現超過3成以上的成長幅度。但鄭絲后提醒,投資新興市場就必須忍受高度波動的風險,因此建議用定期定額長期扣款才能勝出……【完整圖表及內容請見《理財周刊》478期,請至各大連鎖書店/便利商店購買,或訂閱理財周刊紙本雜誌】


※延伸閱讀:理財周刊478期更多精采文章

◎人物專訪:法拉利也得看台灣的臉色?
◎股海特搜:一腳踩進油電車兆元商機
◎封面故事:養一個孩子要花多少錢?
◎特別企畫:澳洲央行升息,牽動全球金融市場的神經?
◎新聞熱線:新光吳東興搶下1174萬人次商機/薑,是老的辣!
◎新聞熱線:華碩施崇棠與執行長同台,相敬如「冰」?
◎理財頻道:基金學堂>第4季境外基金布局秘技
◎封面故事:4工具籌措教育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