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通路商交出好成績

台灣科技產業除了製造管理能力之外,在通路服務上也急起直追,在兩岸關係緊密,與ECFA未來簽訂後將更有利於通路商在大陸市場的營運,尤其是代理台灣品牌的廠商,將更能通行無阻,而誰能掌握大陸通路市場誰就是大贏家,在這個基礎下,無論是IC通路或者三C通路能與大廠結盟打天下的通路商價值非凡。


大聯大橫掃中國市場

分析台灣的電子IC通路廠商生態,幾乎都是以附屬於國外大品牌單一代理商發展而來,單一代理比例高如益登代理英特爾產品、威健代理AMD;另外代理三星產品的則有至上、友尚、擎亞等。此外代理日商產品廠商是更多,包括華立、長華、文燁、敦吉、崇越等等。

而大聯大的前身世平過去則是以分離式元件起家的,逐步擴充至今日全球前三大、亞太地區第一大IC通路商,而這幾年最讓市場津津樂道的是代理聯發科晶片,壯大在大陸地區的規模。

大聯大在國內所有電子通路業中僅次於聯強,而今年九月單月合併營收衝高至二○七億,有超過七二%的營收比重係來自大陸地區,若是單純就陸資客戶而言,也以占集團總營收高達五成。

前世平和品佳合組的大聯大控股集團後,繼續進行併購,包括富爾特半導體事業部門、詮鼎、凱悌,充實代理項目品牌,大聯大透過併購產品線更具有互補效應,加上透過集團的亞太行銷、後勤、運籌支援平台,滿足客戶端一次購足需求,完全發揮發合併綜效。

目前大聯大為全球前三大IC通路商,據點涵蓋香港、中國大陸、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印度及澳洲等地,大聯大現在已經是一個巨無霸的IC通路商,與過去幾乎平起平坐的友尚、敦吉拉開距離。

而一度想要急起直追的友尚也不得不展開併購,合併了建智,這個動作也讓友尚一舉在拉開與敦吉的距離;積極急起直追的友尚,最近卻傳出可能會與大聯大合併,友尚主要代理線包括三星、意法半導體與Fairchild,主要偏重在通訊相關產品,其中三星占營收比重達六成。


友尚急起直追

併購建智後,新友尚的代理線將涵蓋全球前四大半導體廠商,過去友尚在通訊產品線具有的優勢,未來也將延伸到個人電腦方面的產品,進而發揮互補的綜效,包括廣達、緯創等宏 產品的主要代工廠商,都是友尚現階段的客戶,因此友尚併購建智助益甚大,躋身亞太第三大IC通路商,單月合併營收已經拉高至一二○億元以上,是一家年營收超過千億的IC通路商,規模約是大聯大的一半。

但是無論什麼的規模,大陸市場的經營都是重心,若僅統計自大陸接單的部分,約占友尚總營收二成以上,這部分與當地內需較具關聯性,惟若涵蓋台灣接單、大陸銷貨的部分,則總營收有九成均與大陸產業鏈有關,包括文曄和益登也都如此。

另外威健目前已有五成營收比重來自大陸(含香港),敦吉旗下製造事業因在蘇州設有CCFL廠,大陸占其合併營收亦有四成之多,增你強今年第一季大陸地區營收比重也突破三成。

至上方面除主要固定配合供貨予國內記憶體模組廠外,其餘三成多的業績比重均來自大陸市場。

相對於代理國廠商產品的通路商,代理聯發科手機晶片的廠商昶,與代理友達面板的豐藝,未來將會是ECFA的受惠廠商之一。在聯發科手機晶片代理部分,一般比較熟知的是大聯大、奇普仕,昶市場相當陌生,不過根據該公司的營收分析,有將近九成是代理聯發科的手機晶片,而且九成的業務是來自大陸地區,其中更有八成以上皆屬陸資當地客戶。

由於昶有八成以上比重均來自該項代理線的銷貨貢獻,因此連動性亦將相對顯著。
至於與友達關係密切的面板代理商豐藝,產品線面板與IC代理各半,第三季也交出不錯的成績單,目前其大陸地區占總營收比重亦高達八成(含台商客戶)。


廣宇為鴻海通路先鋒

至於在3C通路上,聯強與藍天投資的百腦匯大家已經耳熟能詳,聯強來自大陸的營收與獲利比重持拉升,以鄉村包圍城市的策略奏效,聯強到去年底在中國大陸已達八百個據點,總計進駐三五個城市,而今年更將達五十個城市、一千個據點,不只已進入三、四級城市,甚至深入第五級城市。

至於百腦匯更因為資產增值可觀,百腦匯Buynow是藍天於一九九八年開始的轉投資事業,以收取租金收入為主,百腦匯為中國大陸第一家取得「中國區IT商場馳名商標」之廠家,也是大陸連鎖賣場第一品牌。


搶食大陸通路商機是台灣廠商的目標,全球EMS第一大廠鴻海集團當然不會漠視,正式啟動「萬馬奔騰」計畫,以廣宇為主力艦,搭配鴻海與德商麥克龍的合作計畫,預計兩至三年內在中國投資百億元、打造一萬家以上的通路連鎖店,目標力拚大陸本土兩大龍頭的蘇寧電器和國美電器。



本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1539期
或上http://weekly.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的當期內文轉載
◎封面故事:MOU、ECFA 真正受惠股
◎國際趨勢:英特爾財報佳 道瓊上萬點
◎基金導航:亞洲經濟強 吸金力十足
◎劉光衛專欄:匯出VS.買股
◎營收完整版:前三季營收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