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中國券商診斷陸股

今年在四兆人民幣振興方案的運作下,中國實體經濟走向V型反轉,在產業鏈復甦完成後,展望二○一○年,從各大券商推出的二○一○年投資策略報告顯示,在中國政府持續﹁擴大內需消費﹂與﹁調整經濟結構﹂下,大多數券商皆看好景氣循環類股。
中信建投證券認為,相較於二○○九年,二○一○年的資金面供給增量將會有所收減,新增貸款將受制於資本適足率的限制,全年為八兆人民幣左右;中國M1與M2增速缺口將在明年第一季出現鈍化;另一方面,國際資本則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從資金面來看,經濟持續的復甦會進一步推動企業和上市公司的融資需求,二○一○年的融資需求將進一步啟動。所以,從整體的流動性格局來看,資金供需較二○○九年呈現彼此消長的局面,二○一○年的流動性將處於一種合理狀態,而不會像二○○九年這樣成為推動市場上揚的主要力量。


中信建投看五○○○點
在股價方面,雖然PE和PB較國際市場高估,但就A股和H股的溢價來看,已經接近二○○八年指數最低點的時候的低點。中國經濟的好轉,A股的高溢價將持續一段時期,而相對溢價的低點也為股指提供繼續攀升的空間。在經濟不出現二次探底的情況下,二○一○年的市場將延續二○○九年上漲的態勢。目前整體市場的本益比處於合理區間,但是存在結構性失衡,從上市公司的獲利與市場本益比來估算,中信建投認為,二○一○年上證指數在二七○○至五○○○點區間波動。

廣發證券根據DDM︵股利折現模型︶的預測結果,上證綜指二○一○年的合理區間為三五○○至四一○○點。
海通證券的看法是,市場節奏可能呈現﹁春熱冬暖﹂的態勢。相對於目前指數的位置,預計一○年A股指數存在三○%潛在上漲的空間,而股指上漲的動力,主要來自經濟趨於正常化階段,帶動企業獲利的增長。海通證券預計,滬深三○○指數成分公司一○年總體的淨利,會比今年大約增加二五%,此業績增幅的水平,隱含一○年A股公司整體加權平均ROE值約一八%,且鑑於需求增長與企業產品價格的回升,將推動上市公司的營業收入由○九年近於零增長,回升到一○年的兩位數增長,因此,未來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長,存在上調的可能性。

上海證券表示,二○一○年,指數將呈現N型走勢。A股市場的驅動力將由流動性與投資,轉變為消費驅動與結構調整,內需消費啟動、新興戰略產業發展和行業的整併,將成為一○年A股市場發展的主導因素。另外,人民幣升值與通貨膨漲的預期,會對資產價格形成穩定的支撐,但是不至於構成上漲動力。預估二○一○年上證指數核心波動區域為二八○○~四一○○,滬深三○○的波動區間為三一○○~四四○○。

中信證券對市場的走勢也保持積極的態度,他們認為今年十二月份到明年四、五月份,A股市場環境都會比較樂觀,期間的GDP、企業業績增長都會快速回升,CPI在出現翻正後,對資金也會呈現正面刺激作用。中信證預計,二○一○年上市公司的淨利增長為二五%,上證指數的高點可能觸及四五○○點,但是明年第二季中旬開始,市場可能進入敏感期。


周期性產業最被看好
在談到明年什麼產業會有好的報酬時,大部分券商都比較看好周期性行業。
中信證券認為,煤炭、鋼鐵、化工、建材等晚周期行業具有投資機會,而美國的經濟失衡導致的美元套息交易,將對貴金屬和新興市場銀行產生衝擊;﹁調結構﹂是解決中國經濟失衡的必要手段,消費、低碳經濟和區域發展相關的行業將持續受益。綜合來看,中信證推薦銀行、黃金、煤炭、鋼鐵、零售、醫藥、航運航空七大行業,與低碳經濟和區域經濟兩大主題。

國信證券歸納四個可供判斷的方向,一是傳統的周期性行業;二是在保增長、調結構、促內需的邏輯下,跟著政策面走;三是選擇低本益比、預期產能利用率提高、與政策面配合的行業,滿足這種條件的周期性行業,在需求增加的情況下,產品價格上升的幅度會更大;最後是行業配置的時機,要跟隨行業的季節性。

招商證券分幾個層面來探討:第一,在PPI靠近或超越CPI後,投資品行業將逐漸領先消費品行業;第二,鋼鐵、化工等中游,在溫和通脹階段的盈利彈性大,有色金屬在復甦階段和高通膨階段表現最好,上游煤炭的可投資期限最長;第三,明年必需消費品跑贏可選消費品的可能性很大;第四,金融與地產相比較,明年金融比地產更易取得超額收益,地產在經濟復甦階段和高度繁榮階段表現最好,而在經濟從復甦走向擴張的階段,地產往往需要等待居民收入提升,來消化過高的房價。招商證券相對看好金融、鋼鐵、化工、建材、煤炭、航空和運輸、食品飲料等。

中信建投則認為,二○一○年產業結構的調整將帶來機會,調整結構之一為消費和投資的比例,主要為汽車業和房地產,結構調整之二為投資內部的結構,包括對過剩產能行業的限制和新興產業的升級,淘汰落後的鋼鐵、水泥、光電行業;而產業升級中,通信服務、新能源、新材料等行業的投資機會最為明確。


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台灣面板業大整併
◎產業脈動:全球太陽能股股價籠罩陰霾
◎焦點議題:TDR蜜月期已過?
◎基金導航:新興市場多頭告尾聲?
◎名家開講:中國工業產能過剩問題嚴重
請見:http://weekly.inves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