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階顯示卡怎麼挑?

 每次改版都是推動玩家換顯示卡的最佳動力,隨著這幾個月奧杜亞開放,又有一波回鍋潮與換機潮。玩家都知道,一張好的顯示卡是必備的,花大錢買張GeFore GTX 275或Radeon HD 4890當然能夠玩得很盡興,但如果手邊就只有3千元的預算,又該怎麼辦?


先看顯示核心
 挑選顯示卡的基準中,顯示核心是最重要的項目,再來才是記憶體。因為當核心夠力時,即使記憶體容量或頻寬不足,也能利用降低特效、解析度的方式來增加效能;反之,若核心無力,就算有再多再好的記憶體,核心也無法盡情發揮,拉高解析度和特效,即使降到中解析度,效能也不如高核心低記憶體。最好的方式,莫過於選張核心與記憶體速配的卡。但是以三千元以內的價位來說,這個願望有點難以達成。
 目前來看,3千元的價位帶中,最常見的核心ATI方面大約是RV770LE、RV730,而NVIDIA則以G92、G94和G96為主。簡單來說,Radeon HD 4830或Geforce 9800GT是目前性價比最高的選擇,預算不足再往下修Radeon HD 4670或Geforce 9600GT,老實說選擇並不多。

DDR2記憶體在中低階顯卡中很常看到,如果不超出預算,能選高速記憶體當然最好。容量則是以512MB為優先,256MB就別考慮了。


再看記憶體規格
 現階段記憶體主流是GDDR3,但是入門級產品還有很多仍使用DDR2記憶體,效能自然會有差距。GeForce 9500GT就有DDR2與DDR3兩種版本,若有選擇的空間,自然是以DDR3規格較佳。容量方面,想玩1920×1200解析度當然是512MB以上會比較適當,容量太小無疑是扼殺FPS的元兇。
 除核心與記憶體外,stream process(串流處理器,簡稱SP)數量也很重要,不過SP的數量除了利用軟體查詢外,包裝盒並不會有任何標示,高SP的版本可遇不可求。尤其是Radeon HD 4830,一般版本的SP只有640個,但也有廠商推出等同Radeon HD 4850規格的SP 800版本,買到絕對賺到。

高SP版本真的是買到賺到,Radeon HD 4830先前有不少SP 800,效能接近上一級產品而且卻只有中階卡的價位,圖中是SP 640的正常版本。


中低階散熱免擔心
 或許有人會擔心散熱問題,但以入門級到中階顯卡來說,除了剛才說的幾款中高階核心,滿載的溫度大約都只有60多度,了不起到70度,以顯示核心的極限溫度110度來說,差距還非常遙遠,不需要過度擔心。
 即使是「頂級」的RV770LE和G92核心,滿載溫度也大概在90度上下徘徊,若有定時清理散熱器,顯示卡不至於會燒掉。

中低階卡溫度都不高,最高的大概就是G92與RV770LE、RV730這幾個核心,待機溫度都在50度,滿載則是90多度,但遊戲中並不會達到這樣的高溫。




本期其他文章
前期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