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住宅趨勢,視界新思維

可曾想過未來住宅的模樣是什麼?是擁有高科技設備的E化居家、還是以綠能環素材打造的創意美宅?此次,《好房誌》特別採訪前交通大學建築系張基義教授,並特搜國外實例,告訴你國際間最新最潮的住宅趨勢。



建築師將中國南方的客家土樓建築,重現在丹麥的哥本哈根,從中式圓樓的靈感來源,創造出個人住宅結合公共設施的建築,概念為公共和私人生活被賦予相等的比重。

社區的1樓中間為庭院空間,室內則為公共空間,包含大廳、咖啡館、洗衣店、自行車停車場和可提供研究與音樂欣賞的會議室,樓上則為個人住宅。有趣的是,社區打破了舊有樓層的概念,一個個的住家空間從外面看,參差不齊的突出大樓之外,陽台高高低低的錯落,因為如此,也讓每一戶的採光都很好,不至於被其他住家所阻擋。

仔細觀察,還會發現每一個單位大小也不一樣,每個單位為一戶住家,但本身為樓中樓的設計,一律面向草原水岸,每一戶的光線與景觀各有不同。外觀質材以北歐木質為主,建築的發想卻是源自中國南方,中西合併的住宅風格,相當有趣。此建築不但創造出每戶住家的自明性與獨特性,也保有傳統圓樓的向心力,將公設集中在1樓,成為住戶之間相互交流的重要群域。



特殊突出尖角,成就全視野陽台

從上空俯視,VM Houses外觀就像是V、M的造型,建築設計團隊PLOT,就是上海世博丹麥館的設計團隊。V大樓中,戶外突出的V型尖錐,其實是住家的陽台,從大樓外向上俯視,突出的銳角如同飄在空中的旗幟一般。總計有1 0戶的住家,而尖角陽台能讓居住者擁有全景視野,室內空間天花板高度高達5米,可設計為閣樓空間,每一位居住者可依照自己的需求和想法,設計出獨具風格的個人公寓。


停車場與住家緊密結合

The Mountain Dwelling位於丹麥哥本哈根的一個停車場上方,由設計師Bjarke Ingels Group(BIG建築事務所)團隊設計,緊鄰在VM Houses旁邊。The Mountain Dwellings總計約 0間的住家蓋在一個人造山坡上,設計案中量體的2/3是停車場空間,其它的1/3為住家空間,山坡底下是可以容納4 0輛汽車的立體停車場,進入為斜坡車道。

不同於傳統建築,將住家與停車場分為兩棟建築,而是將它們合而為一,將兩種功能結合在一棟建築體上,從外觀俯視,住家猶如台灣的梯田一般,一層層的退縮,讓每一戶的住家視野都不會被阻擋遮蔽。停車場靠近街道,所有的住家則是面朝太陽的屋頂花園和美景,最大的特色就是郊外的生活、城市的密度。



屋頂為花園和露台組成,整個建築體有完整的澆灌系統,保持花園水量充足。到了夜間,建築體本身不同的樓層,會放射出不同的光線色調,色彩斑斕、時尚炫麗,這應該是最時髦的停車場了吧!


宛如油槽般的圓形住宅

同樣也是位於丹麥哥本哈根的圓型住宅,兩棟巨大白色圓型建築相連,外觀如同工業油槽般,總計有 4戶住家。由於位於橋旁,於是設計師MVRDV讓橋穿過兩棟建築下方中心,完全不會干擾到原有的交通幹道,也打破中國人傳統的風水禁忌。

外圍為透明玻璃的陽台,每一戶都能面對不同的視野景觀,將主要結構放置在建築中心位置,從內部由上往下看,可以發現到逃生梯的設計相互錯落,搭配全白色系讓人宛如置身在外太空般。


自然與結構美學代表

瑞典馬爾默旋轉中心摩天大廈(HSB Turning Torso)位於瑞典的馬爾默(Malmö),該塔為1 0米,高54層,由 個立方體扭曲,分別面向海濱和城市地區。該建築最特殊之處在於旋轉的設計手法,西班牙設計師Santiago Calatrava模仿人體扭曲製作,使整棟建築宛如人體脊椎彎腰般旋轉,將自然觀察與建築結構相結合,饒富創意。

整個建築共分 個區層,每個區層有5層,每個區層的方向都和下面的區層不同,其中最高級及最底的區層,呈 0度角,看起來整棟大樓如同扭毛巾一般,因此也有「扭毛巾大樓」之稱。


開放式停車空間,打破視界隔閡

位於美國邁阿密徒步街起點的1111 Lincoln Road,為一棟結合了停車場、高級精品店,以及住宅的建築。其中最特殊之處,在於停車場空間外圍沒有外牆,幾乎是整棟開放式的手法,材質則為混凝土結構,且每個樓層高度不同,因此從外觀看來,宛如一棟展示的藝術品般矗立在街道上。

本棟主體停車場佔70%、住宅空間佔20%、精品店佔10%,精品店位於5樓,住宅則位於頂樓,由瑞士建築師打造,也是設計200 年北京奧運鳥巢的設計者,這棟1111Lincoln Road,不但有停車、住宅的效益,去化了建築外牆,也讓它多了眺望台的功能,而其特殊的外觀,夜晚時分在燈光的營造下,甚至也可當作舉辦演唱、活動時的背景,成為城市中的立體Showroom。


善用自然資源的稻梗屋

由女建築師Sarah Wigglesworth與夫婿Jeremy Till設計完成,位於北倫敦近郊名為「稻梗屋」(the straw house)的住宅兼工作室建築,因為整棟建築呈現L型,大部分的外牆以稻梗取代混凝土,藉由稻梗具有極佳隔絕室外高熱或低溫的效果,因此冬天室內溫度相形溫暖,而夏天也不至於太高溫,創造出冬暖夏涼的居住環境。

此外,此建築建造的手法也相當特別,不打地基,而以模組建構的方式在基地上建築出家園。主要樓層由水泥與石頭墊高,讓建物高於地坪,隔絕冬天地表低溫對室內溫度的影響,也讓屋舍一樓的庭院多了利用的空間,可供種植蔬果以利自給自足。入口門廊部分,則利用石塊堆積成牆,再以鐵網框住,成為步入室內之前的避雨簷廊。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石塊是取自許多建築工地拆解下來的殘破水泥物件,都是環保回收的極佳範例。


伸縮自如的森林蝸牛屋

位於瑞典自然保護區的laskogn Övre Gla湖畔的木作住宅,外型有如蝸牛、似爬蟲,又狀若蜂巢體,這棟小木屋由荷蘭設計師夫妻Boris Zeisser和Maartje Lammer(24harchitecture工作室)買地自建的,當作渡假小屋之用。

外觀如同蝸牛的翻版,層層的加拿大松木肌理,搭配上角錐形狀的煙囪,最特別的是,整個建築可以隨著季節與當地河道的變化作伸縮。每當天氣好或者需要充沛對流的雨季時,蝸牛屋便可以利用伸縮結構,讓建築正面往屋外天然小河的延伸,室內的空間也可從原本的30平方公尺拓展成60平方公尺。而一旦遇到氣溫驟降時,蝸牛屋只需要將原本伸展的部件縮回,彷彿蝸牛退回殼中,這時候,因為收起的內層牆面,使得建築外牆被雙層牆面包覆,保溫效過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