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你要去哪裡?

對外發出宣布即將停刊的訊息後,我陸續接到很多友人的關心,有人為此感到遺憾、有人遞出溫暖,但最後每個人都會提出一個相同問題:「接下來,你要去哪裡?」這看似理所當然的提問,其實很有趣——到哪裡去?既意味著下一個工作在何處,更意味著你要如何開展自己。

要安身立命就得找個落腳處,這是大多數人以為的鐵律。就像很多生涯規畫所指出的,最好能一步步按部就班,三十歲前必須確立人生方向,四十歲前要累積一定職場資本、五十歲前要做好退休準備......如此方能確保幸福。我們不斷尋找著「哪裡」:去到某處試試身手,再到某處找個位置,看能不能實踐自我;這中間得歷經多次的重新來過。

但變動總會給人帶來不安。人們所祈求的不只是歲月靜好,更希望自身安穩。「穩定」逐漸變成「哪裡」的必要條件。這也是為什麼被視為鐵飯碗的公職會成為首選,人口2300萬的台灣,從剛出校門的年輕人,到中年轉職的上班族,每年有超過10萬人投入公職考試。畢竟,在看得見的幾年甚或幾十年裡,知道自己會在「那裡」,而不必再為了要到「哪裡」感到苦惱,確實使人舒心。

還有一種人,他不必去哪裡,他的所在之處就是「那裡」。這樣的人,專心一致地從事同一種工作,不求功名成就、不求被世界看見,就只是安安靜靜地守在那裡。像是我在台灣鄉間遇過的樸實老農、在京都遇見的煎餅師傅,他們選擇的工作或有不同,但所散發出的恬適自在,同樣令人羨慕和動容。

只是更多時候,我們沒那麼幸運,既沒能定著於一個安適之所,也未能馬上確立志向,只好不斷從「哪裡」漂浮到「哪裡」。隨著年歲增長,我們難免對此感到挫敗。但人生原非一種清楚明白的狀態,混沌不清反倒是常態,即使到了四十歲,仍然會有十四歲的茫然和猶疑。而正是在茫然時,才得以反覆詰問自己;正是在猶疑處才會迫使人思考。茫然、猶疑,就如同明礬,可為混濁的水沉殿出雜質來。當然,終其一生,我們都可能無法澄澈自我,但至少在這過程中,你看見了自己在「這裡」。

或許,不管在靜止處,或是變動時,我們偶爾都要停下來問自己:接下來,你要去哪裡?還有,所謂的「哪裡」,可不可能不只是工作或是一個位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