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背後的憂鬱推手



重點提要
■大部份的自殺者生前罹患了精神疾病,其中最多的是憂鬱症。
■憂鬱症成因複雜,患者對於相同的藥物會有不同的反應,科學家正在研究多種新藥物。
■憂鬱症患者除了就診與服藥,周遭親友與社會的支持也很重要。

8月12日早晨,我得知美國喜劇巨匠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自殺去世的消息,大吃一驚,腦中馬上浮現他在電影「早安越南」、「春風化雨」和「窈窕奶爸」中精采的場景,以及曾經帶給我的感動與歡笑。接著新的消息傳來,說他已經罹患憂鬱症多年,近來也診斷出了初期帕金森氏症。看到這裡,就覺得他自殺的消息雖然讓人震撼、令人遺憾,但並不讓人意外。

至少我沒有感到意外。

就在這幾年,我的同輩朋友中就有兩位因為憂鬱症而走上絕路。在台灣,有超過九成的自殺死亡者,生前都罹患了精神疾病,其中超過八成是重度憂鬱症(重鬱症)。親友自殺,對任何人而言都是悲劇。雖然有人說自殺的人「想不開」,但是現在我們已經知道,憂鬱症是有生物上的成因(雖然還很不完整),而且有藥物可以治療(雖然效果因人而異)。因此,自殺是可以預防的,首先我們必須對自殺的成因有正確的認識。

自殺是因為腦部失調而非心理懦弱

從演化的角度來看,會讓個體傷害自己到死亡的基因,無法散播到族群中,因此沒有所謂的「自殺基因」。但是腦也是器官之一,難免會發生病變或是損壞。有些病變會造成重鬱症,而在某些時刻,求生的本能抑制不了求死解脫的衝動,便做出了自殺的舉動。

目前神經科學家已經在自殺者的腦部中,發現眼眶額葉皮質和背側縫合核之間的聯繫發生了異常。背側縫合核製造的血清張力素會傳遞到眼眶額葉皮質,但是自殺者的眼眶額葉皮質接受到的血清張力素不足。在我們額頭後方的這片前額葉皮質是大腦的行政中心,會監控我們所有的行為是否合宜、不會衝動行事。因此如果前額葉皮質失常,就無法抑制某些危險的舉動。

在重鬱症中,最受到注意、研究最多的神經傳遞物是血清張力素。從名稱就可以看出,這個由細胞產生的化合物最初是在血液中發現的,作用是使血管和平滑肌收縮,但血清張力素在身體不同的組織中有不同的功用。在腦中,血清張力素具有安定心神的功用,著名的抗憂鬱症藥物百憂解,就是能夠使突觸前神經元不要太早把突觸間的血清張力素回收,使得血清張力素作用的時間能夠加長。憂鬱傾向、攻擊與衝動行為,也與血清張力素的含量過低有密切的關聯。但增加血清張力素並非憂鬱症的全部解答。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科學人》第151期(2014年9月號);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期其他文章
前期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