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方案篇 文化、職場、經濟、醫學政策齊進/四大藥方搶救人口危機大作戰

前言
台灣對於少子化問題一直束手無策,事實上在先進國家,透過有利的政策,
已成功阻擋這場可怕的災害,為此《今周刊》參酌國內外各界專家意見,
試圖為台灣人口問題把脈,擬定最適合國人的「催生大計」……

台灣是全球少子化最嚴重的國家,但綜觀世界各國,台灣卻是少數仍無法有效遏阻危機惡化,而讓出生率持續下滑的國度。因此,如何找出讓台灣生育率止跌回穩的良方,已成為政府和全民的當務之急。

《今周刊》在參酌歐、美、日等各國人口政策文獻,以及行政院經建會提出的人口政策白皮書,同時走訪了人口相關學者、立委、政務委員等十數位專家的意見,為台灣的人口問題把脈,理出包括文化、職場、經濟及其他等四大藥方,希望能為搶救台灣人口理出頭緒。


文化藥方/男女共「育」值得效法

首先,多數學者認為,台灣對於生育歷程存有許多錯誤觀念,而成了生兒育女的一大障礙,因此,要挽救台灣「失落的人口」,就得要從「觀念」徹底改革。這包括推廣男女共育、揚棄傳統生子思惟以及建立兒童為國家公共財的新觀念...(精采完整內文請見《今周刊》688期,各大便利商店及連鎖書店均有銷售)


《今周刊》688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比地球暖化更危急 消失中的台灣人/人口危機 你該如何因應
◎封面故事:文化、職場、經濟、醫學 四大藥方搶救人口危機大作戰
◎特別企畫:連攻兩次挫敗而歸 郭台銘再戰中國通路
◎個人理財:小額信貸大評比 費率最低四檔出列
◎陸股觀測站:資金行情結束 基本面利多待發酵
◎封面故事:《今周刊》少子化調查結果/不婚和經濟負擔是少子化主因
◎特別企畫:縱橫製造、通路、綠能產業/郭台銘盤算 未來10年的新鴻海
◎話題人物:台灣魔術師風靡兩岸/劉謙 不甘平凡 才能「見證奇蹟」
◎征服股海:低檔撒網 瞄準筆電、蘋果概念股
◎焦點新聞:「接管人」搖身一變成為「經營者」?安定基金「經營」國華人壽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