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職場 跨界人才大流行

#科技人投入營造、工程師兼業務、導遊變成部落客,跨出專業疆界,嘗試新職能,二○一○年,全能職人時代來臨。打造「開心職場」,你準備好「跨界」了嗎?


2010年職場關鍵字: 跨界、跨領域、跨文化、跨產業、跨國界

十二月,一則口耳相傳的消息震撼了台北高階獵人頭界,北部一家服務仁寶、廣達等電子業的印刷廠徵營運長,不惜開出千萬年薪;獵人頭公司開始從正隆、永豐餘挖角,沒想到印刷廠老闆說,「你要考慮我們服務的對象是電子五哥,而且雖是營運長,仍要有市場行銷經驗。」

高科技業主管轉戰傳產的例子還包括一群惠普人。

二十年的前惠普科技企業系統事業群行銷總經理賴昭輝,也在今年轉任台開建築業旗下的子公司,台灣創新的總經理。

台開在邱復生接手後積極轉型,建築注入高科技。今年已有好幾位前惠普員工轉戰台開。

台開負責科技技術的處長周明佩曾是惠普的顧問,她認為,過去蓋房子是靠苦力,毛利低,但加了高科技和文化創意,就可以為房子加值,提高房價。

高價值的高科技專業也能接合的產業,使得賴昭輝和周明佩轉換跑道,跨界應用到傳產。


職場大趨勢一:專業跨界,為產品加值

業態的模糊,還包括服務業強調消費者與顧客意識至上的概念,滲透到各行業;其中改變最明顯的,則是台灣這個宅男大國裡,傳統工程師的職掌與工作型態。

走進南港軟體園區躍獅影像科技的辦公室,裡頭一位秘書與行政人員都沒有。躍獅影業主要業務是為博物館、主題樂園拍攝3D、4D影片、架設球幕電影院設備的公司。近來最大的案子是負責上海世博台灣館與中國館場的創意執行。四十位員工撐起年營業額四億元的收入。

躍獅影業創意總監姚開陽經常往返兩岸,他沒有秘書,所有行程自己安排,他會畫畫、銲接、拍片、錄音、甚至也兼業務;在他公司裡,工程師兼任業務,頭銜就是「業務工程師」,而繪圖師得會錄音,「所有人才都得是作戰部隊,」姚開陽創業多年,在二○○三年成長遇瓶頸後,習慣用最少的人創造最大價值。

國際公司更早已在過去幾年,改寫傳統職業的角色。全球最創新的公司Google,其秘書的工作內容,就早被重新改寫。

過去四年,Google大中華區只錄取了三位秘書。應試者得過五關斬六將,甚至得到創辦人布林與佩吉的簽核,才能被錄用。

Google要的不只是傳統為主管安排行程、接聽電話的秘書,他們要的是要為辦公室加分的大使(office ambassador)。

由於Google主管有很強的科技與資訊能力,不需要秘書安排行程,但對開放文化的Google而言,每天全球員工在世界各地各分司旅行、辦公,需要的是跨辦公室間的文化聯繫與融合;秘書必須要有能與各國溝通的英文水平、跨文化與對跨辦公室成員的了解。這可不是簡單的條件,應徵時還有「主管飛機要起飛了,但必須趕上這架飛機,你有什麼方法阻止?」這樣的問題。

職場變化一葉知秋,二○一○年將正式迎接跨界工作者、職能多元的員工。

職場產業板塊的挪移、企業迫切創新,是促使工作者遷徙的關鍵。


職場大趨勢二:產業板塊變動,工作者遷徙

新興市場興起,使得人流金流物流大量湧進全球市場;加上前一波金融海嘯,使得台灣的就業市場進入高失業率與長期失業的「雙高」十年。主計處統計,十一月失業率為五.八六%,失業人數高達六十四萬五千人,比去年同期多十三萬人,而長期失業者(失業一年以上)更多達十一萬兩千人,創下歷史新高。工業部門比去年同期消失了十四萬個工作機會,農業與服務業部門則增加十萬個工作機會。

奧雅國際顧問公司總經理楊士漢觀察,明年將是企業大舉西進搶市場的一年,頂尖人才不再以高科技業為主要目標,而轉投入零售服務業、流通業、傳產等產業,未來十年將使人才分布更平均與更多元化。

從產業結構與市場來看,工作者的遷徙除了產業的挪移,還有空間的遷徙。

兩岸間經濟的頻繁合作,加速二十八到三十八歲的中堅世代到中國工作。提供高階主管獵人服務的楊士漢,觀察一年前工作者多半優先考慮留在台灣工作,「但現在每個人都說去大陸OK啊,都變得很開闊,」楊士漢有點驚訝在短短的一年,工作者的心態有很大的改變。

在北京工作的蘇侯彰就感受到,過去一年,北京的台灣人多了,他在那裡遇到多位十多年不見的師大附中同班同學,開起同學會。

不只大環境驅動著職場變動,企業在金融風暴後,爆發的生存鬥志,使它們意識到成本控制、模仿複製之外,創新致富才是王道。


職場大趨勢三:cost down不夠,靠創新賺錢是王道

十二月二十一日下午,統一超商總經理徐重仁在東興路與各子公司主管開會時,再三強調:「開會不能談景氣,景氣不好不是理由,不然公司找你們幹嘛?不要抄襲競爭者、不要只求生存而已,要不斷進步。」今年,統一超集團每個公司仍設定二位數成長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