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支付大戰白熱化!全支付42天圈粉200萬,進逼街口、一卡通雙雄

疫情助長零接觸商機,帶動電子支付業務快速成長,加上全支付及全盈+PAY來勢洶洶,電支市場正式進入戰國時代。即便電支大餅不斷擴大,但迄今仍沒有一家賺錢,業者有何策略?

你手機上有幾個Pay?曾煩惱過結帳該用哪種Pay比較划算?

金管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非現金支付交易金額約4.5兆元。截至9月底,電子支付帳戶註冊數約1998萬人,竟較前一個月一口氣大增141萬人。

另外,9月電支交易金額則有106.3億元,即便相較信用卡簽帳金額仍「小巫見大巫」,但高達22.1%的增幅,讓人感受到電支的來勢洶洶。衝高數據的關鍵推手,則是全支付。

全支付挾全聯「親生子」身分,9月上線後甫42天,會員數就衝破200萬人大關,10月單月交易更逾24億元,在11家專營電支機構中,僅次於街口支付、一卡通雙雄。它,怎麼做到的?

新秀1〉全支付黑馬崛起,力拚商圈生態系

答案既簡單也不意外。其高達八成的用戶,來自於全聯PX Pay的830萬會員池移轉。

而其會員輪廓,男女占比各為34%、66%,30~59歲占總會員數超過七成;30歲以下、60歲以上的消費族群,則各占一成多。這看在全支付總經理游金榮眼中,簡直是「撿到寶」!

他分析,現在業界的行動支付重度使用者,多落在30~35歲,全聯PX Pay因超市屬性所收攏婆媽及壯年族群,擁有家庭錢財支配權、平均所得「含金量」最高的一群人。

全聯目前約1700萬名會員,每年發出上億元點數,為了找到出海口,進而催生全支付。

「董事長(林敏雄)心心念念的就是,台灣應該要有像香港八達通那樣,食衣住行育樂幾乎人人用,顯然現在沒有,那我們就自己做!」全支付母公司全聯總經理蔡篤昌,話說得直白。

經過一番強力總動員,全聯店員的地推部隊將全支付推上前三大寶座,然而,挑戰才剛開始。

慶功記者會上,蔡篤昌直接喊出三大目標:一、全支付年底前要達到300萬會員;二、外部特店明年擴增至20萬家;更重要的是第三點:期許全支付「坐二望一」,不要等到林敏雄說的五年後,要趕快當第一家「賺錢」的電支業者!

只是,達陣的考驗不小,比起當初PX Pay鎖定全聯超市龍頭場景,被銀行爭相拉攏、甚至砸行銷預算補貼的強勢,全支付要變現獲利,就得走出店外自立自強。

游金榮坦承,身為後進者,全支付仍鎖定場景成熟、准入門檻低的雙北商圈和夜市等一級戰區。而進一步要做的是,把戰線拉到全台灣,打造以全聯實體店為核心的商圈生態系。

更關鍵的,則是截彎取直走捷徑。一名市場人士評論,支付本身是「微利」,必須直攻「有利可圖」或能創造品牌價值的業務。

圖/廖君雅整理

舉例來說,剛落幕的「台北金融科技展」(FinTech Taipei),是全支付首次走出全聯場景,和民眾在金融場景邂逅的處女秀。

全支付與好好基金平台合作,目標是明年第一季正式上線。屆時,就可線上開戶、透過電支帳戶買基金,大幅降低投資門檻及成本。

好好證券前身好好投資科技,是金管會沙盒實驗中唯一一家落地改制券商的業者,除了可自由申購贖回基金,還有一項專利,就是基金即時交換。

想像一下,未來主婦除了每月把買菜預算撥到全支付,還可靈活申贖、交換基金,且速度比傳統銀行、基金平台還快上幾天。

「與其只處理儲值、代收轉付,我更希望能吃到定期定額這一塊。」游金榮的眼神發亮,他要的是源遠流長的活水。

然而,要把母雞帶小雞的優勢放大,並且截長補短,全支付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新秀2〉全盈+PAY結盟組隊,切入零售、社區

畢竟,今年4月底啟動,同有零售業背景的全盈支付「全盈+PAY」,主要股東陣營為全家、玉山銀行及網家集團拍付錢包,也有新進展。其戰略就是不單打獨鬥,選擇「結盟組隊」,共享會員和通路把餅做大。

上線初期,「全盈+PAY」嵌入全家便利商店、智生活App,同時切進「零售」與「社區」兩大應用場景,除了到超商購物、繳管理費,就連跟同事揪團訂便當,也可以累計全家點數享優惠。

圖/「全盈+PAY」嵌入全家超商、智生活App,鎖定「零售」與「社區」兩大應用場景。張智傑攝

全盈+PAY將在12月嵌入全台最大員工福利整合平台STAYFUN App。

全盈+PAY總經理劉美玲表示,大多數民眾每日約投入1/3的時間在職場,近年辦公室團購、職場員工福利等需求也衍生多項金融服務需求,例如同事間轉帳分帳就很方便。

MAYO鼎恒數位科技創辦人暨執行長簡士評也表示,這項服務可解決企業內包括薪資匯款、訂便當、員工日等代墊再扣薪的痛點,至少可替人資、財務部門減少70%的雜務,尤其頗適合200~300人規模的中小企業。

他預言,未來透過電支帳戶發薪資,也不無可能。

只是,當初外界看好全盈+PAY會藉由全家超商的1500萬會員「無縫轉移」,搶攻「隨取無現」商機,但使用者人數目前仍不到百萬,顯然仍在鴨子划水,還須加把勁。

老將1〉街口支付攜手電商,拓展跨境支付

新血積極,那麼老將呢?高達584萬用戶數的老大哥街口支付,就鎖定跨境支付找到利基點。

台灣人出國旅遊,很常見失心瘋血拚爆買,但萬一身上外幣現鈔不夠,最常見就是刷卡。但街口提供的跨境支付匯率相對較國際信用卡組織低,對消費者有誘因,對店家來說,因到帳速度更快也樂見其成。

此外,其to B的企業業務還包括愛奇藝影音平台、蝦皮跨境賣家的支付等。

據了解,悠遊付、愛金卡也有意跟進和新的跨境業者合作。

老將2〉一卡通Money總儲值額破百億,市占逾六成

而電支二哥一卡通Money,雖然目前總儲值金額超過162億元新台幣,市占率高達67.14%,但一名市場人士評論,先前LINE Pay賣掉股權與其正式「分手」後,就讓一卡通Money吃了悶虧。

舉例來說,消費者透過Ubereats平台點外送,也可以用LINE Pay支付,就引起業界側目。由於電支被規範不能與同是代收轉付性質的平台合作,所以LINE Pay背後其實是綁定信用卡、而非儲值帳戶。

但無論如何,今年10月,LINE Pay已正式宣布會員數突破1100萬戶、線上線下支付據點突破42.5萬處、平均每0.05秒就有1筆交易產生。

只是,即便電支大餅不斷擴大,但迄今仍沒有一家業者賺錢,大家都在拚變現,持續衝用戶和據點規模成長。

從大眾走向分眾、更精準地找到對的會員、對的通路,仍是轉虧為盈、持盈保泰的致勝關鍵。

全支付總經理游金榮(左)與好好證券董事長兼總經理楊少銘(右)一拍即合,目標是2023年讓電支買基金業務上路。全聯/好好證券提供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12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s://www.gvm.com.tw/】
【立即購買遠見雜誌12月號:https://bit.ly/3Wtkx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