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阿里、騰訊強襲 台灣電商、支付業三年內定生死

十月二十日,中國網路三大巨擘之一的騰訊所投資的東南亞網路公司(Sea),經營高層在集團創辦人暨董事長與執行長李小冬帶領下,風光在美國紐約證交所舉行掛牌儀式,並以每股十五美元的訂價,順利籌得至少八.八五億美元的資金。

馬雲、馬化騰中國境外開戰

看到這一幕,台灣電子商務相關業者有喜有憂,傳統零售與批發跨足電商領域者,或可藉由蝦皮這個電商平台大展拳腳、走出台灣,但電商平台業者,未來卻得擔心蝦皮發動更猛烈的行銷攻勢。
台灣電商業者的擔憂並非毫無道理,二○一五年二月,中國手機叫車服務業者滴滴打車與快地打車合併,同年九月更名為滴滴出行,挾著融資引進騰訊、阿里巴巴、蘋果(Apple)等重量級股東,滴滴出行與百度轉投資的中國Uber展開一場補貼大戰。一六年八月,滴滴出行宣布合併優步中國(Uber China),雙方化干戈為玉帛。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縱使資金實力不弱的優步中國,也經不起這樣的消耗戰持續下去。
總部在新加坡的Sea,風光在美國紐約證交所舉行掛牌儀式。Sea Group提供
蝦皮在C2C市場打得網路家庭集團(PChome Online)元氣大傷,集團旗下的網路家庭、商店街、露天市集今年上半年的獲利,均較去年同期大幅衰退,其中,商店街更是由盈轉虧。因此,雖然台灣的電子商務市場仍呈現穩定,但自蝦皮一五年登台後,網家與商店街的股票市值,合計已經減少超過三百億元。
深耕B2C及電視購物市場的富邦媒體科技(momo)雖暫時躲過這場境外電商壓境的災難,但總經理林啟峰在談及「境外網站積極進軍台灣」的議題時,也不免顯露擔憂的表情。
好消息是,Sea目前正與阿里巴巴所投資、有東南亞亞馬遜之稱的Lazada,在印尼等東南亞國家展開正面對決,需要大量的銀彈。台灣電商業者或許可以獲得些許喘息的機會,思考下一步的對策。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599期〉http://goo.gl/1zwk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