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爾德專欄】走出扁案陰影

扁案讓台灣的政治停滯不前,讓兩黨可以繼續用舊思維來回應政治議題。台灣需要新思維面對劇變中的國際政經秩序,這必須先打破舊有的藍綠對立,而扁案卻讓這種對立延續著。

這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提案,但是真的很期待這個提案可以實現。這個提案是暫時停止審理扁案。
扁案發展至今,社會上看到的是,陳水扁已經完全失去一個政治領袖的高度,扁家為了自保,一再地爆料、裝痞。而在清高的馬總統宣示不介入司法的前提下,邱毅成了藍營的發言人,成天回應扁案。台灣被扁家與邱毅拖住了,每天陷入無聊沒品的口水中,多年來台灣社會的內部撕裂沒有停止,多年來的空轉內耗持續著。
扁案對台灣關心民主與公共議題的公民最大的傷害是,讓他們變得犬儒,讓他們對政治人物失去信心,對政治參與失去熱情。每天被迫聽、看扁家與邱毅的潑糞與灑狗血。扁案,原本是可以提供台灣社會對政治倫理一個較深反省的課題,但這些低劣的主角讓這個案子成了一齣俗不可耐的肥皂劇,天天上演,而且全國各頻道、媒體聯播。
一位本省籍的企業家,早年支持台灣民主運動不餘遺力,但是當陳水扁執政後,對扁政府批判不斷。當他知道他一位多年好友擔任扁案律師時,對這位好友說:「你為他辯護,讓我這個老友抬不起頭。」但是,當這位企業家看到邱毅每天在電視上用那種高傲的態度羞辱扁案涉案者時,他氣不過,打電話要他那位律師老友好好為扁案辯護。
這個故事讓我心情很沉重。台灣社會因為兩個政治陣營不斷地利用扁案來挑釁、羞辱對方,讓這個社會沒有辦法可以用理性對話。這些挑釁、羞辱的言辭與姿態,不祇是指向涉案當事人,也是讓不同政治傾向的支持者感覺到被挑釁、羞辱。這是在製造社會分裂的行徑,是不斷地藉傷口撒鹽,以獲取政治資本的行為。
扁案,讓台灣的政治停滯不前,讓兩黨可以繼續用舊思維來回應政治議題。民進黨執政時期,批判在野黨野蠻讓政治空轉;民進黨下野後,手段也沒有太高明,除了要劉內閣道歉、杯葛劉揆報告之外,也沒有對政策提出具體的批判--看在藍營支持者眼中,大概也是一樣野蠻。一場民間國是會議開下來,除了批判馬政府,也沒有讓民眾看到不同於馬政府的替代方案。
掌握行政立法兩權的國民黨,比民進黨執政時還傲慢,面對在野黨對CECA的批評時,馬英九總統說他反對用公投來決定要不要簽CECA,「至於它有什麼內容?用什麼方式來簽?大家可以表示意見。」問題是CECA是你的競選政見,「它有什麼內容?用什麼方式來簽?」應該是馬政府先提出一個方案讓人民與在野黨表示意見,現在執政者連草案都沒有,就信誓旦旦說兩岸一定要簽。你自己沒有準備好一個標靶,如何能怪在野黨的批評是無的放矢?
台灣內部長期以來的撕裂傷,需要時間來癒合。台灣今天面對的不祇是中國問題,還有劇變中的國際政經秩序,這些新的議題需要用新的思維因應,這些新思維要成為台灣社會的共識,必須先打破舊有的藍綠對立思維,而扁案卻讓這種對立持續延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