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兩岸】「失去雙腿,但雙手還在!」 汶川大震周年祭,記憶與遺忘的選擇題

僅以北川為例,在地震中,全縣有二二.六%幹部遇難,九○%以上的幹部有親人遇難。凝視那座斷裂時針永遠指向浩劫爆發時刻的雕塑,人們在重建家園的同時,還必須對「該記住什麼、忘記什麼」有所抉擇。

一座白色大理石雕刻的石鐘,靜靜地安放在一片廢墟前,斷裂的時針永遠地指向十四時二十八分。
二○○九年五月十二日下午,中國大陸紀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活動,在汶川縣映秀鎮舉行。
紀念活動主會場設在漩口中學,如今做為地震遺址保留下來,雖然一年過去了,但面對眼前的地震殘骸,仍令人怵目驚心。巨大的樓體扭曲著垮塌下來;一幢頂樓的兩側被刀鑿斧劈般砍去,兀自獨立;被震碎的門窗,如同一個個遭受創痛的傷口,無言地訴說著那場慘絕人寰的特大地震造成的劫難。
在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祭日來臨之際,大陸在處於震央的汶川縣映秀鎮舉行了莊嚴隆重的紀念活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率隊出席。


有形建築重建容易

心理傷口療癒艱難

特大災難漸行漸遠,死者已矣,生者還有長路要走。在遍地廢墟、滿目瘡痍中重建一座新的家園,除了房屋、橋樑、道路的修新,更重要的是如何打理人們破損的心靈家園。在這個時候,再來審視這場大地震中殘留下什麼,人們選擇記住什麼、遺忘什麼,或許是這場特大地震周年紀念意義之所在。
汶川特大地震,不僅是驚心動魄的大災難,更是撕裂精神的大噩夢。
一組組災後重建的資料表明,一年間,災區的重建工作快速推進,許多倒塌的房屋在廢墟中重新拔地而起。然而,災後重建不僅僅是有形建築的重建,重建倒塌的心靈大廈更費思量。
地震災區兩位年輕幹部的接連自殺,在災後倖存者心中引起強烈震盪。四月二十日,北川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馮翔自縊身亡。這是繼去年十月,農辦主任董玉飛自殺之後,北川自殺的又一名官員。
……〈全文未完〉

《詳細內容請看本期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