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家謝士滄 樂當人生永遠的配角

現任台北大學校友總會會長、亞洲華人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謝士滄,一貫低調的作風讓人欽服。曾經在金融領域縱橫沙場,也曾跌入低谷痛失江山。謝士滄體悟到,自己是「永遠的配角」,如何將財富化為善舉,為社會締造正向循環,是謝士滄在走過風風雨雨後,為生命所下的註解。

亞洲華人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台北大學校友總會會長謝士滄。


謝士滄

現職:
亞洲華人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上海群略商務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上海群勝洗滌整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台北大學校友總會會長
台北大學亞洲研究中心主任

學歷:
台北大學(前中興大學法商學院)統計系
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

經歷:
台北銀行國外部、OBU(境外金融中心)
美國紐約銀行交易部
昇豐綜合證券董事長、總經理
華僑銀行董事、常務董事

榮譽與捐贈
2001年獲頒台北大學第一屆傑出校友
2002捐贈成立上海青浦青萃專項教育基金會
2005年捐贈成立台北大學亞洲研究中心
2009年國立中興大學第十三屆傑出校友
2014年獲頒第二屆傑出大陸台商
2016年獲頒促進海峽兩岸發展卓越表現獎

謝士滄是個低調的名字。即使曾經是知名銀行的最大民間持股人,目前擔任兩岸三地多家企業董事長,媒體上卻少見他的身影,公眾對他也不甚熟悉。

坐在謝士滄簡約東方風格的辦公室裡,這位隱藏於民間多年的金融先進輕啜一口茶,笑說:「其實我比較少接受採訪,通常是為了公益。」謝士滄的眼鏡造型,不同於一般大老闆樣式,圓圓、厚厚的,頗符合時下年輕人正流行的復古風格,為他添了點「文青」氣息。他推推眼鏡,繼續解釋:「接受很多採訪,有時候是增加自己的壓力。但如果是為了公益的事情,盡量把理念鋪開,我覺得這是好事。」

事業版圖廣大,為何保持慎重且低調的作風,以及為何如此堅定為公益付出,必有緣由。這一切,得先從謝士滄的童年經歷開始說起。

童年的試煉》

家道中落體弱多病 幸得阿嬤關懷

謝士滄出身望族,母親是日據時期食品大企業「東洋製菓」的千金。東洋製菓的業務主要是外銷日本,由於娘家的壯丁都被日本政府徵召到海外打仗,身為長女的母親一肩擔任起家族大掌櫃的責任。隨著日本撤台,家道逐漸中落,家族企業易主,母親心中卻始終懷抱著東山再起的期盼,更對家中長男謝士滄寄予重望。謝士滄的父親則是來自大陸富賈之後的文人,習於書畫筆墨,對經商毫不熟悉,對母親娘家事業也幫不上忙。

但對於幼小的謝士滄而言,這些都是他出生前的事。大人口中的「找回榮耀」、「要讓親戚朋友看得起」等理所當然的「願望」,小小年紀的他如何能理解。加上出生時是早產兒,體弱多病常跑醫院,又有閱讀障礙,一頁書兩小時讀不完,成長過程樣樣不如人。先天不良、母親恨鐵不成鋼的怨嘆,這一切讓謝士滄倍感壓力,也缺乏自信。

童年時期唯一能讓謝士滄感到溫暖的,是外婆的照顧與鼓勵,「阿嬤常說人窮志不窮、有量才有福、吃虧便是佔便宜。這些大道理小孩子怎麼聽得懂,但至少覺得,阿嬤都會疼我、鼓勵我,給我肯定。」

步入金融領域多年,謝士滄身上卻沒有一般金融人士劍拔弩張的霸氣,反倒像位溫文儒雅的文史學者。回答問題前,總會先略頓一下再面帶微笑地娓娓道來,言談間面部表情少有情緒起伏,只有在談到阿嬤時,他才略微流露情緒。

謝士滄也承認,阿嬤是他童年回憶裡少數美好的角落,講著講著便不由自主哽咽。「阿嬤不識字,可是口中這些滋潤我的人生大道理,我過了四十年後才開始慢慢體會。」

就是這股安定的力量,給了謝士滄努力面對人生的勇氣,多少也引發他往後選擇投入學童公益事業的動機。「小孩面對挫折的時候會逃避,如果他躲進去的地方不對,就可能變成輟學生,或是社會說的壞孩子。這時旁人的鼓勵,即使是隻字片詞,對他來講有一種安全,被關心、被重視的感覺,這種感覺非常重要。」謝士滄誠懇說道。

就讀台北大學(前中興大學法商學院)時期,謝士滄發掘出自己在金融領域的特殊傾向。謝士滄提供


求學階段的考驗》

克服閱讀障礙 發現自己的天賦

因為有阿嬤和小舅舅在精神和經濟上的支持,濟弱扶傾的信念,在謝士滄成長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他一心奮發向上,沒錢念私立大學,但鍥而不捨重考,終於考上國立台北大學(當時是中興大學法商學院)統計系。

「我的思路跟人家有點不太一樣,老天爺是公平的,祂為我關了一扇窗,但也替我開了一道門。」進入大學後,謝士滄逐漸發現自己的特質。自小有閱讀障礙的他,在閱讀金融書籍時卻特別專注、有效率。另在參與社團活動、打工時,他發現自己觀察力比別人敏銳,善於歸納,提出創意想法。

1981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火戰車》(Chariots of Fire),描述1924年的巴黎奧運時兩位英國選手面對田徑競賽所展現的價值選擇,其中一位後來曾在中國奉獻傳教的短跑選手艾利克‧利德爾(Eric Liddell),在片中的一句話成為影史經典:「我相信上帝造我必有目的,祂讓我跑得快,我跑步時,可以感受到祂的喜悅!」這部傳達信仰真諦、運動家精神、人生榮耀的奧運電影,謝士滄特別有感。

大學生活,讓他發掘自己的天賦,也逐漸從抑鬱自卑的童年解放。如今擔任台北大學校友會總會長,謝士滄對於母校有著深厚的情感,因為進入台北大學就讀,是他一生的轉捩點。他鼓勵年輕人:「大學四年裡,透過嘗試與歸納,自我學習找到自己的特質、方向,遠比你拿書卷獎好。」

畢業後,謝士滄考進台北銀行,正式踏入金融產業。謝士滄坦言,「閱讀的過程對我來講,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他笑說:「在那個過程之中,我有幸認識『孫山』,這是我人生中重要的一大體驗,當放榜錄取時,我為榜末。」

突破貪念的誘惑》

通達金融 30出頭名下擁有5間房

然而,金融領域彷彿就像他命中注定的事業般,竟翻轉了他過往淪為「孫山」的命運。在外匯班接受陪訓時,謝士滄成績名列第二,原本與出國受訓無緣,卻遇到第一名退出,由他遞補出國至新加坡、美國受訓,因而投入外匯市場、OBU(境外金融中心)領域。

幾年過去,他對於銀行業務摸得透澈,在專業上頗受倚重。謝士滄自信地說:「當時OBU的成員,每個銀行不會超過十個人,我是其中之一。」由於通透外匯市場、貨幣市場,他逐漸成為對銀行組織結構、管理調度、經營模式全盤了解的專才。

當時謝士滄做外匯交易,熱錢不斷流進台灣,他警覺未來房價將飆漲,於是買下第一棟房子,一年後竟漲了一倍。年輕氣盛的他嚐到甜頭,輕鬆賺到「第一桶金」,從此加入炒房一族,不斷向銀行融資買房。32歲時,謝士滄名下已有五間房子。

然而,沒想到房市突然泡沫化,一夕之間損失慘重。為還清房貸與利息,曾落魄到口袋只剩下一千元。他下班到企業擔任兼職講座,一次兼三份工作,花了七年的時間才度過難關,走出困境。

「我走過七年的教訓,開始反省這件事。」回憶當年,謝士滄說這段經歷讓他認識了「貪」的可怕,促使他開始思考,累積財富的意義是甚麼。他認真道:「貧窮是老天對你的試煉,貪是老天對你的懲罰。只要能經得起考驗,便是老天對你的賞賜,它強大你的能耐,讓你了解財富的真諦。」

**

創業
面對是勇敢的抉擇
過程是美麗的煎熬
永不缺席的是跟隨的寂寞
我不是浪子遊魂
我是追夢的風 是摘星的赤子
那永不停止沓沓的腳步聲……
是夢想的呼喚
──謝士滄

**

事業版圖的轉折》

獲得「信任」 意外成為「飯店大亨」

天賦異稟加上專業歷練,謝士滄在金融領域如魚得水,曾擔任證券行總經理與董事長、銀行常務董事,更曾經是華僑銀行的最大民間持股人。地位、財富樣樣俱足,老天卻又在這時給他一場大磨練。對於那段受挫的過程,謝士滄淡淡說:「自己實力不足,缺乏背景與人脈的實力,在特定職場上很容易被撲殺。」

2002年,適逢兩岸商業交流發展初期,謝士滄曾受邀至上海對當地產業與工業發展進行深度研究。從種稻到服務業,由於謝士滄所提出的產業報告十分詳細周延,報告的建議為當地發展帶來了新契機。

謝士滄說:「做那規劃案子我並沒有收錢,因為很感謝對方這麼肯定我的專業能力,給我這個機會。」在那個各路人馬都想到大陸「淘金」的年代來說,他只問付出不求收獲的舉動,顯然令人印象深刻,也種下了他轉戰飯店業的機緣。

雖然在金融領域打滾多年,當年忽然要投入飯店管理業,謝士滄還是非常惶恐。直到對方一句關鍵的話才打動他:「交給你,是因為信得過你,你一定可以把它做好。」

謝士滄正色道:「就是這一句話,把我融化掉,難道我不信任自己?」了解到是因為信任他、肯定他,所以找他時,謝士滄毅然接受挑戰。

彷彿是老天爺要謝士滄準備好接下任務,短短幾年,他東山再起。與此同時,使命感也開始萌芽,「如果我可以站起來,事業與志業應齊頭並進,我是不是可以去幫助一些人?」

感念母親的恩情,謝士滄特別邀請她一起到上海親自頒發孩童青萃教育獎助金。謝士滄提供


領悟天命所歸》

關懷弱勢孩童 樂當「永遠的配角」

童年、青年、壯年,人生三階段歷經挫折與磨練,謝士滄對於手上的財富產生不同想法。

謝士滄想起母親從前跟他說過的故事。母親說生他時難產,不斷祈求觀世音菩薩保佑。隨後在夢境中看見一位大仙丟給她一個孩子,並說這孩子將來必須去普渡眾生。等到謝士滄懂事時,母親才告訴他這個故事,當時他沒有特別感覺,現在回頭看,竟是重要的生命預言。

謝士滄說:「事業跟志業是二件事情,事業是要賺錢,志業是要花錢。」如何把事業、志業達到平衡,成了他的新課題。

隨後他陸續成立上海青浦區「青萃教育基金會」及台灣「東馬教育基金會」,協助兩岸及東南亞的弱勢族群子弟升學。「東馬」之名來源於當年經濟支援他的小舅舅的綽號,表達對舅舅的感念,也期許自己能成為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的信心力量,「就好像阿嬤給我的肯定、鼓勵一樣,雖然現在他們碰到一點困難,但是若能適時地給他一點力量,等到以後站起來的時候,他會懂得去幫助別人,能轉化成社會價值的力量,我覺得這就值得了。」

除了經營飯店,謝士滄也運用累積多年的產業研究經驗,成立創投公司,持續尋找創新的商業模式。他調侃自己總是心太軟,不適合對內管理企業,不如向外發展尋找生財之道。

謝士滄認為,財富是老天爺交付責任的工具,「財富的意義在善用,而不是儲藏。要把財富善用,對社會有幫助,再創造資源、效益,就必須用在對社會有用的地方,這才是財富的真諦。」

謝士滄的辦公室掛了一個大大的匾額,上寫「厚德載福」四字。他說是中國一位朋友送的,這位朋友總愛笑他太傻太笨,在中國做生意常常被騙。對於這樣的「調侃」,謝士滄笑得很開心,一如當年阿嬤安慰他「傻人有傻福」。

「你說要問我的人生觀是甚麼?其實每個人在宇宙中人都是很小的一個點,但這一個點在它存在的時候,如何去產生作用與能量?那便是生命賦予我們的目的。」

謝士滄對自己的人生,下了令人印象深刻且饒富深意的註解:「在人生中,我的角色扮演是『永遠的配角』。因為主角是老天爺,我是永遠的配角。」

如今投資版圖遍及台灣、中國、香港,謝士滄說自己只是「幫老天爺跑腿的」羅漢腳:「祂把財富給我,祂可以放心。我會善用,完成它所交付的任務。」

此時此刻的謝士滄,看起來不像金融大老,也不像文史學家,而是一位修道之人。

【本文選自《看》雜誌第184期,更多內容請見http://www.watchinese.com】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看》雜誌 第184期)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