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ellina 夢想的起始

秋末的佛羅倫斯有一種蕭瑟的美感,和旅遊書上寫的富麗、典雅不太一樣,偶爾飄下的雨,把整座城市淹沒在滿滿的水氣裡,本該絡繹不絕的遊客騰出了這城市大半的空間,讓她的美顯得孤傲、脫俗而冷靜。染上了白色薄霧的佛羅倫斯,迷離的氣質掩蓋不了幾千年傳承下來的藝術寶藏,一直覺得這城市的美,不在於精雕細琢的百花大教堂、不在於隨處可見的雕像創作、不在於遺留了幾世紀的古蹟建築,或是任何文藝復興時期保存至今的豐厚遺產,而在於那一雙雙打造這些藝術作品的工匠的巧手,那是佛羅倫斯最值得驕傲的資產。下著雨的朦朧午后,我離開熱鬧的市中心,前往位於郊區 Casellina 的 Gucci 皮革工廠,準備探訪那一雙雙有著動人故事的工匠的手。

車子駛離了熱鬧的佛羅倫斯市中心,開往筆直的大馬路,再接上蜿蜒迂迴的小山路,20分鐘後,我們抵達 Casellina,這個幾乎所有計程車司機都知道在哪兒的小鎮,似乎因為有了 Gucci 的加持而遠近馳名,因為只要一說出要去 Gucci 工廠,他們便可以立即反應出 Casallina。說是工廠,這裡看起來倒比較像是一個小型的科學園區,門禁森嚴的警衛室、偌大的停車場、現代化的建築,顛覆了我對於工廠的刻板印象。





從皮具專賣店到頂級精品
1921由 Guccio Gucci 創立於家鄉佛羅倫斯的 Gucci,從一間小小的皮具用品專門店和工廠起家,以精湛的工藝和具有開創性的設計站穩腳步、贏得許多消費者的喜愛,市場也從義大利拓展到其他歐洲城市和美國與亞洲各地,為了因應越來越大的訂單,七○年代在 Casellina 開設新工廠,這個佔地35000平方公尺大、包含製作部與辦公室總共有1100名員工的工廠,儼然是品牌總舵手,嚴謹控管著品牌的DNA,至今仍是 Gucci 品牌設計、研發、生產的核心所在地,所有的經典設計在這裡被賦予新時代的生命,以新造型、新色彩和新個性與新一代的時尚迷見面,而全新設計的商品也在這裡被賦予擄獲人心的使命。

參觀工廠是一個有趣的經驗,從辦公室通往工廠的走道上,展示了許多好萊塢影星如瑪丹娜、葛妮絲派特蘿等人的專屬鞋模,牆上則有一幅幅從古至今的照片,靜靜地說著關於 Gucci 的歷史。這個倍受名流、影星喜愛的義大利製造精品創造過無數經典,1947年因應原物料短缺而改以豬皮和竹節作為主要材質的竹節包、1966年由 Gucci 的繪畫師及顧問 Vittorio Accornero 為葛莉絲凱莉創作,概念取自花卉及昆蟲的 Flora 印花、1970年代因為賈桂琳甘迺迪而聲名大噪的賈姬包…等,直到現在仍是市場上的銷售常勝軍,原因便在於 Gucci 對於 Made in Italy 和 Made to Order 的堅持,如果不是親自走訪 Casellina 工廠,很難想像平時在專賣店上捶手可得的商品,得經過這麼多繁複的程序和這麼多雙手的雕塑,從挑選適合的皮革、手工上色、裁切、黏合、車縫、零件裝釘…等,每一道程序都有固定的工匠專門負責,以熟練的技巧和製法讓每一個環節完美無缺。


繁複步驟成就傳世經典
就拿品牌最經典的竹節包來說,光是竹節工廠便包含了十幾道以上的程序,首先是竹節的挑選與裁剪,先篩檢出骨節距離比較協調的竹子,再裁成標準尺寸,確保每一枝竹子的直徑與長度是相等的,同時決定哪些適合用來製作成包包的提把、哪些適合做成小配件、哪些適合當成腰帶、鞋子或皮夾上的裝飾。


【更多精采內文請見一月號《美麗佳人》 加入美麗佳人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marieclaire.tw)】


本期其他文章
前期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