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喝水要謹「腎」

「沒事多喝水,多喝水沒事」相信這一句廣告台詞大家都記憶猶新。但是,嬰幼兒到底何時應該補充足夠的水分呢?相信眾多家長都認為嬰幼兒喝了母乳之後,即可以開始飲水,殊不知低於6個月的嬰幼兒腸胃還未成熟,喝太多的水對於腸胃儼然造成負擔。到底該不該給寶寶喝水,變成許多家長擔心煩惱的事,喝水的學問有多大,建議把握以下的喝水重點,才能讓小寶貝喝得安心,家長放心。

嬰幼兒腸胃吸收力弱
一般的情況,小寶貝出生後生長發育與其它器官都尚未發育成熟,大致到了小寶貝5~6個月之後才發展至一個階段,到了1歲之後,方逐漸趨於成熟並達到正常的標準。但是,過敏體質的小寶貝,腸胃吸收能力和發展性較一般小寶貝弱,要等到腸胃完全吸收力良好,將是需要一條漫長的路。

新生兒腎臟知多少
6個月之前,新生兒的腎臟發育不全,除了不能負擔蛋白質的分解,過多的水分也會造成新生兒健康的負擔。腎臟除了排除身體多餘的廢物之外,多餘的水份還會經由腎臟排出為尿液,並控制身體正常的代謝功能。

6個月之前.從母乳補充水分
大部分的小寶貝在6個月大以下,其實是透過母乳的哺餵來補充體內所需的水分,而母乳中的電解質,包括鐵的含量都較牛奶低,但是它的吸收利用率甚高,因此對嬰兒腎臟的負荷少,只要新生兒的喝奶量達一定的標準,即無需再給予水份。每次喝完奶後,不要忘記習慣性地給小寶貝喝兩口水,可以清除口腔內剩餘的奶水,保持口腔衛生。有一些的小寶貝早在4~5個月時,即開始吃副食品或是配方奶當做平日主食,基本上來說,配方奶也可以從中給予小寶貝足夠的水分。而腎臟主要作為小寶貝調節水份、電解質及維持酸鹼度的平衡。在小寶貝6個月之前,哺餵完母乳後,還另行給予大量的水飲用,腎臟將無法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嚴重時可能引發水中毒的情況,影響小寶貝身體機能的正常運作。

何謂水中毒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新生兒科主任吳求森表示,水中毒的比率在台灣並不是很高,但是還是有一部份的家長擔心小寶貝口渴,過度給予水的補充,而引發體內的鈉離子濃度過低,發生水中毒的情形。一般常見的症狀為:痙攣、煩躁、情緒不穩定、哭鬧不停、肢端水腫、臉部浮腫等。更嚴重的情況將會影響腦部的生長發育情形,使得腦細胞在不好的情況下成長。而水中毒唯一的方法只有盡速送醫,並讓醫師來診斷及評估才是最有效的。

6個月之後.從副食品補充水分
若是小寶貝的喝母乳情況較為正常,在6個月之後即可開始哺餵副食品。當家長在沖泡配方奶給小寶貝的同時,可以先將沖泡好的配方奶放置一陣子,會發現上層浮的是奶粉,下層則是水分,母乳放久的也是有相同的道理。而配方奶粉與水的沖泡比率大約為5:1,由此可見,小寶貝從副食品裡吸收的水分已足夠,額外多餘的水分補充其實是不需要的。當然,若是小寶貝有腸胃炎、發燒的情況,適量的水分補充其實是必要的。

過敏體質寶寶Attention!
過敏體質的小寶貝,腸胃吸收的能力除了較弱之外,家長可以先將喝母乳的習慣延長,慢慢等到過敏小寶貝的腸胃能力轉好,不會有不適的狀況時(大約6個月之後),再給予小寶貝補充水分。

1歲.適當補充水分Good Timing
小寶貝到1歲開始,這時候,小寶貝已不喜歡喝奶了,原因很多像是:心理因素的厭倦、被其他的食物味道所吸引,而導致奶類己經不是最喜愛口味,而1歲也是個熱量消耗大的年紀,活動力也慢慢隨年紀成長而旺盛,透過平日的活動和所耗費的熱量,這時候,就是補充適當水分的好時機。當然,每個孩子的發展里程碑都不盡相同,1歲的男寶寶體重大約為9~11公斤,而女寶寶為8~10公斤。基本上來說,水所需的比例與嬰幼兒體重有密切的關係,就一般新生兒來說,每公斤至少需要100c.c以上的水分,超過6個月則需要每公斤125c.c的水分。等到了1歲開始,就需要大約6,000~7,000c.c的水份,而母乳此時已無法完全提供足夠的水分與營養,所以建議從副食品中攝取該有的營養及水分。

如何選擇「好水」
既然1歲開始就可以開始喝水,也意謂著器官的成熟度和腸胃吸收能力已經慢慢穩定。而在活動流汗之後,家長該如何選擇「好水」給小寶貝呢?吳求森新生兒主任表示,市面上的水種類五花八門,從礦泉水、蒸餾水、電解質水、氣泡水和山泉水都不適合1歲的小寶貝喝,基本上家中煮沸過的冷開水或是溫水,就已足夠提供小寶貝平日所需的水分,花了大錢去買其他特殊的水其實是沒太大的幫助。

喝水不忘清潔
大部分的小寶貝在撘配副食品或是配方奶的同時,家長別忘記用紗布沾水輕輕的去除小寶貝口中的奶垢與奶塊,以免造成小寶貝細菌孳生或是蛀牙的危險。簡單的用紗布沾水按摩與清潔小寶貝的口腔,除了養成衛生的好習慣也可以達到清潔牙齒的功效喔!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114期媽咪寶貝雜誌*更多文章 請上www.mabab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