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滾魚金,取之以衡 ─「魚塭布袋」重築自然之道

歷史悠久的養殖漁業本該是布袋在後鹽業時代獨領風騷的特色產業,可是一意追求產量的耗能形象,卻讓它背負地層下陷的禍首罵名。在引進生態養殖法後,布袋的塭戶能否在合理利潤與尊重自然間求得平衡?

訪談進行到一半,邱健程接到電話,跳上貨車,又忙去了。

很難想像,今年才四十出頭的他,這輩子除了當兵入伍,所有的時間幾乎都在布袋大寮的自家魚塭度過。他的哥哥邱經堯笑說:「養魚的人就是這樣,哪裡走得開?生活都要『種』在這裡。他連蜜月旅行都沒有,只能跟老婆在魚塭上散步而已!」

邱家世居布袋東港,原本務農。1960年代末期,台灣開始外銷鰻魚至日本,市場價格十分誘人。兩兄弟的父親搭上這股熱潮,決定將一小塊地修砌成硬池魚塭,開始養鰻;後來甚至賣掉田地,承購放養虱目魚的淺坪魚塭,舉家搬遷到大寮,完全轉型成養殖塭戶。這個「棄農轉漁」的決定,讓他們兄弟在成長過程中見證了台灣養殖漁業從「粗放」走向「集約」的現代化。



粗放難有富貴命

四十多年的養殖經驗,說短不短,說長其實也並不算長。台灣西南沿海地區自清代就有塭民渡海來台開墾,若要認真追究起布袋養殖漁業的歷史淵源,魚塭出現在布袋至少已有300年,比目前文獻可溯及的任何鹽場都來得早。

雖然歷史悠久,但水產養殖始終是一種高風險的事業,生產者必須對季節變換和自然災害的可能影響非常敏感,不論是魚塭的維護或魚群的照料,稍有不慎,動輒血本無歸。因此,傳統的養殖漁業受限於外在環境,雖然有利可圖,產能卻一直難有突破。

邱家兄弟從小就在魚塭上打滾,邱健程還記得:「以前虱目魚收成全靠人力,工人在池中央抓魚,我們小孩子的任務是推著竹筏過去,把魚從簍筐裡集中到竹筏上,再推回岸邊。」傳統的淺坪式虱目魚養殖,魚塭面積大,費人力,但產量卻遠不比今日,邱經堯說:「淺坪仔收的魚很少,一池幾千斤就算很好,不像現在隨便就是幾萬斤。」

產量拉不高的原因,主要在於池子沒辦法挖深。一方面是因為傳統養殖不用人工飼料,需要有充足的陽光照射,培養水中藻類,做為魚的食物來源,不利深水;另一方面,傳統養殖沒有電力輔助,缺乏能將水的溶氧量提高或讓不同深度的水層對流的有效裝置。然而,1970年代以後,上述這些限制逐一被養殖漁業的技術創新所克服,養魚因此有了全然不同的新風貌。



創新帶來集約財

高單價魚種的利潤空間是驅動創新的主要力量之一,邱經堯就指出:「水車最早就是專用在鰻魚養殖,後來才慢慢擴散開來。」說白了,魚若是價格太「賤」,生產者很難有動機去多動什麼腦筋,邱健程回憶:「說牽電線、設水車、投飼料,搭配起來就可以把池子挖深,養出更多的虱目魚,一開始沒什麼人相信。結果第一個人成功,風聲傳開,大家馬上紛紛跟進!」

於是在短短的一、二十年之間,發展超過百年,本是「看天吃飯,只求魚不死就好」的淺坪式養殖,幾乎全面被新型態的深水式養殖取代。水產養殖的產能有了明顯的突破,對生產效率的持續追求,也從此成為這個產業主流王道。

深水式養殖雖能大幅提高飼養密度,但同樣的一池水體如果要塞進越多的魚,水質劣化的速度就越快,對魚群的自然生長當然也越有負面影響。克服之道不外乎兩種:一是增加換水的頻率,除了引排海水,也得取用更多淡水以加快成長;二是投入藥物或人工添加物,以迅速解決魚群的病害問題。

有了這些人為控制能力的「進步」,邱健程直言:「要『牽』出五千斤的魚,以往可能需要五甲地,現在只要五分地就能做到。現在的慣行養殖,不只高密度,根本就是超高密度養殖。說誇張一點,一池魚『牽』起來,池裡幾乎沒有水,都要乾了!」



兄弟互補力承家業

不管是養鰻仔或虱目仔,在硬池、淺坪仔或深水魚塭,邱健程一直都是從「做」中直接感受布袋養殖漁業的變化。當年全家才搬到魚塭上沒幾年,父親就過世了,因為哥哥在外地讀書,才剛要成年的他一肩扛起家中事業的重擔。說到這個,他略帶靦腆地說:「我讀嘸書,只好留在家裡養魚。」邱經堯則是笑言:「他只是游比較慢啦!游比較慢,才不小心讓人留在這裡。」

邱經堯大學畢業後,原本留在北部工作。「做人家長子的,書讀一讀,自然就在外面吃頭路,」話雖如此,其實做哥哥的一直都沒忘記家中需要的幫助,他說:「健程對魚、對水、對土都非常專業,但談到人,他就是一顆赤子之心,比較單純。先前我雖然在北部,但只要有銷售上的問題,或是需要跟外人溝通,他都會跟我討論,必要時我一定會回來協助。」



產銷失衡冒險突圍

邱家兄弟如此分工確有必要,因為水產養殖絕非只有養魚這麼簡單。邱健程直言:「魚養得起來,也不一定能賺錢,得看有沒有好價錢。」養殖產銷的下上游分工細碎,生產者通常只能將魚賣給盤商去做物流分配。邱健程說:「盤商的收購價格通常都事先談好,但實際叫貨的時候還可以殺價。從魚的品相色澤,到市場的價格波動,只要他找得出理由,要壓價、扣錢,我們也都只能接受。」

定著在土地上的生產端,養一池魚要花多少成本,對盤商來說幾乎是透明的;但在複雜的通路端,商品的流通成本、價格波動甚至市場反應,對生產者而言都像個黑盒子。邱健程談到:「就算是鰻魚這種高單價的外銷魚種,價格也是想砍就砍。活鰻送到日本,就算得到一句『有藥殘』,東西退不回來,也弄不清楚到底出什麼問題。但接下來的所有價格變動,都要生產者承擔,實在不合理。」

這是台灣養殖漁業生產者共同的長期困境,也深深困擾著邱家魚塭的經營。直到十一年前,邱經堯因緣際會遇上一條另類出路,他說:「當時我有個同學在主婦聯盟產品部任職,想要開拓水產類商品線,所以找我洽談合作。跟家裡討論後,過了一兩年,我們就決定跳過盤商,直接透過主婦聯盟來銷售自家產品。」



搬開問號積極轉型

心念一轉,邱家兄弟決心跳脫主流,直接與規模小但更接近消費者的零售通路合作。原本只是想要保握穩定的利潤,只是沒想到,這一改變,竟然也徹底翻轉了他們的養殖方式。

邱經堯說:「以前只要把魚養大,交給盤商就好,養好養壞,沒人知道,反正都混在一起;現在直接交到通路,每一個包裝上都有自己的名字,都得完全負責。」基於這種責任感,他們開始進行自我管理,逐步改善生產環節。

邱經堯回憶:「主婦聯盟原本只要求做到零藥物殘留,安全無毒就可以了。但在養殖過程中,我們總是會看到一些問號,自然而然想把它移開。」於是,為了完全確保自家產品的品質,邱家魚塭沒有停留在單一魚種的無毒養殖,反而持續轉型,到現在成為魚蝦混養的生態循環養殖。


邱經堯、邱健程布袋東港人,邱健程生態級水產育成中心負責人。具43年養殖經驗的塭戶第二代,兄弟二人現為布袋生態循環養殖主要的推廣旗手。(攝影/楊子頡)

蔡長億布袋新岑人,長億蝦魚苗場負責人。布袋地區主要的魚苗供應業者,養殖漁業重要的意見領袖,90年代末曾經支持反八輕設廠運動。(攝影/林佳禾)
【完整內容請見《人籟論辨月刊》2012年第92期4月號】http://www.erenl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