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史十大亞洲電影

建國百年(2011)時,金馬執委會曾邀華語影壇各方人士票選了一份影史百大華語電影名單。邁向第二十屆的釜山影展,也在日前公佈了他們的「亞洲」百大電影。讓我們來看看排名前十強的分別是(包括同分並列,共11部電影):

1. 【東京物語】(Tokyo Story,1953)日本,小津安二郎
小津曾說:「從父母和子女發展的關係,我可以刻畫出日本家庭制度的瓦解。」【東京物語】即在描述一對老夫婦跑去東京探視他們成家立業的子女,但子女們各忙各的,根本無暇招呼,結果唯一體念兩人、竭力招待的,竟是守寡的二媳婦。嚴格說來,她對他們已經沒有責任,卻成了時代流變下還堅持住那絲人際溫暖的,女星原節子也因為這個既獨立又念舊的銀幕角色而備受懷念。老太太在這段旅程結束沒多久之後就過世了,小女兒對哥哥姊姊們的世故、甚至某些市儈,感到不滿。多禮的二嫂卻為看似不可原諒的他們解釋,還承認自己也沒把握永遠不變。這層反省,既是對人、也是對時代的誠實觀察。而老先生勸慰無緣的二媳要替自己未來多著想的那番話,不僅惹哭了這個嫻熟又堅強的女子,也讓鏡頭前的我們心有戚戚。這部作品幾乎已成為「小津風格」的當然註腳,無論是榻榻米式的低位攝影、固定畫面構圖、相似形配置、大動作的禁用、面對鏡頭講話、直切技巧等標誌,皆在本片一應俱全,手法完美。而本片的情感與主題,時至今日依然打動人心。

2. 【羅生門】(Rashomon,1950)日本,黑澤明
對一般觀眾而言,黑澤明最有名的作品自然是【羅生門】,它不僅率先打開了西方影壇大門,甚至變成時常被引用的專有名詞。劇情敘述武士和妻子在遠行途中被強盜攔截,其妻被姦,武士又不明死去,然而在公堂之上,三者卻彼此各說各話,莫衷一是。我17歲首度在金馬影展「朝聖」這部經典時,喜歡它相互揭穿、人人為己的辯證,卻對最後那抹斧鑿太過的人道主義救贖,有所保留。隨著年歲增長,較能理解這份轉折的用心;但更鍾情神采燦爛的樹林外景,特別是在樹下小寐的盜賊(三船敏郎)在一陣風吹過後醒來,睜目所見,一名女子(京町子)正好騎馬經過。微風、樹影、汗粒、刺眼的陽光、飄動的面紗,勾勒出慾望的輪廓,實在厲害。

3. 【花樣年華】(In the Mood for Love,2000)香港,王家衛
【花樣年華】回到了王家衛最迷戀的六0年代。張曼玉和梁朝偉飾演隔門鄰居,各有家室,卻發現自己的先生、老婆有染,兩人原是為了報復枕邊人而刻意走在一起,走著走著卻迸發了真感情,卻又不願和劈腿的丈夫妻子一樣,因而壓抑住彼此的情慾。當對方的身影與眼神都變成消失的歲月後,男人也只能把心底的秘密埋藏在異鄉的斷垣殘壁裡。如果說【阿飛正傳】(1990)是王家衛對香港電影工業進行的一次革命;那麼【花樣年華】(2000)應該象徵了這套美學風格最細膩的集成。在近乎吹毛求疵地捕捉幽微與美感的同時,緩緩傾斜了道德的姿態,流洩出醇厚的風韻。這也是兩位主演的代表作,梁朝偉成為香港首位坎城影帝,張曼玉也以本片拿下她第四座金馬獎影后,成為紀錄保持人。

---完整排行榜詳世界電影www.facebook.com/worldscreen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