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印記。大師步履〜【就是溜溜的她】、【在那河畔青草青】、【風櫃來的人】

侯孝賢,1947年生。1980年首度執導【就是溜溜的她】,1982年以【在那河畔青草青】提名金馬獎最佳導演。他以【兒子的大玩偶】(1983)、【風櫃來的人】(1983)、【冬冬的假期】(1984)、【童年往事】(1985)、【戀戀風塵】(1986)成為「台灣新電影」的代表人物。1989年以【悲情城市】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他是首位在三大影展囊括首獎的台灣導演,也以本片得到首座金馬獎最佳導演。1993年以【戲夢人生】獲坎城影展評審團獎。1995年以【好男好女】拿下第二座金馬獎最佳導演。1998年【海上花】被電影筆記選為年度影片第一名。2005年以【最好的時光】獲金馬獎年度最佳台灣電影工作者。2009-2013年擔任金馬執委會主席,創辦金馬電影學院。2015年以【刺客聶隱娘】獲得坎城影展最佳導演。

就在【刺客聶隱娘】得獎後不久,比利時皇家電影資料館舉辦了「臺灣電影全景暨侯孝賢回顧展」並陸續公佈他們修復的三部侯導早期作品:【就是溜溜的她】、【在那河畔青草青】、【風櫃來的人】(後者於威尼斯影展首映)。
多年來,外界已習慣將侯孝賢與「台灣新電影」相提並論。但他的電影生涯並非始於新電影時期;而是按台灣影壇傳統的「進階」方式,從下而上。例如他進入電影界的第一份工作是擔任李行導演的【心有千千結】(1973)的場記,到【近水樓台】(1975,李融之導演)始任副導,【桃花女鬥周公】(1975,賴成英導演)又身兼編劇,這些經歷或許可以用以解讀他幾部較不為國際所知的早期作品的由來。

台灣電影年產量自1962年首度破百之後,就進入大量生產的時代。七0年代初期因面臨石油危機、外交困境、電影尺度緊縮與港片競爭等影響,產量稍減。但是到七0年代後期又開始攀升,類型電影尤其蔚為風潮。其中,除了以香港為大宗的武俠、功夫片,比較特殊的類型包括身負政宣功能的「愛國電影」,結合通俗劇精神與恐怖片外觀的「鬼片」,然而最具代表性的還是以瓊瑤電影為首的「文藝片」。

在「台灣新電影」運動之前,侯孝賢已經執導【就是溜溜的她】(1980)、【風兒踢踏踩】(1981),兩片都呈現了幾個共同特徵:為了凸顯主演明星類似鄰家男(女)孩的親和力,侯孝賢不僅將他們從文藝片的「三廳」釋放出來,大都市也被否定為感情綻放的地點,救贖則回歸到鄉土和自然的懷抱。除此之外,還可發現他對本土(台語)演員的重用(三叔公、石英、梅芳……),指導童星不求其會「演戲」而求其「自然」的態度,以及將非職業演員與明星混用等等後來成為他風格註記的特色。

在【就是溜溜的她】之前,歌壇天后鳳飛飛已主演過【春寒】(1979)、【秋蓮】(1979)、【鳳凰淚】(1980)等三部電影,但都不脫苦情形象。沒想到遇上首執導演筒的侯孝賢,卻蛻變成瀟灑蹬開高跟鞋、爬樹玩泥巴的開朗女生。然而就算職場上不讓鬚眉,仍躲不過父親的相親逼婚,索性逃到鄉下姑婆家散心。鍾鎮濤飾演的土地測量員,從台北出差到這裡進行任務,不打不相識的兩人於是上演了類似瘋狂喜劇(screwball comedy)的戲碼。你還是可以看到當年台灣電影流行的大量變焦、全景鏡頭與充斥其中的流行歌曲(包括齊秦首度亮相);也可以看到侯孝賢追求自然與草根的風格註記,隱隱若現。結果,新導演解放了大明星,過去為瓊瑤「幫腔」的鳳飛飛,竟在相反的戲路裡,找到最自在也最合乎她魅力的銀幕形象。

【在那河畔青草青】(1982)則援用前作的部分模式:主角離開城市擁抱自然,並在後者的環境中找到真愛;演員組合也包含當紅歌手及一群天真的小孩,只不過女主角從鳳飛飛變成剛崛起的偶像江玲。在導演技法上,則有明顯的進步。雖然主角是兩個相戀的老師,但學童們的學校、家庭與戶外生活,才是最精彩的部分。已經成為觀光工具的內灣小火車,在這裡還是連結小鎮與外頭城市的工具。「保川護魚」的可愛出發點,卻激起孩子們道德小宇宙的爆炸。生存與環保的矛盾,侯孝賢處理得一點都不教條。相反的,透過父子間的衝突彆扭,照見人性,清澈得宛如片中的溪河。而我們總是難忘班上那幾個討厭的搗蛋鬼,因為他們寧可被處罰,也不肯背叛彼此。這是侯孝賢式的小清新,歌頌鄉土、自然、童心,但不放棄對社會與真實的關照。【在】片當年贏得媒體與評論的交相讚美,並獲得金馬獎最佳影片、導演等多項提名,可說確立了侯孝賢在台灣電影界的初步地位。

---詳世界電影www.facebook.com/worldscreen1966

本期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