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那時此刻:楊力州的電影史

2013年,金馬50。執委會提早一年半開始跨洋尋找歷屆影帝影后與最佳導演,用文字與照片留下一本名為《那時.此刻》的紀念專書,並在松山文創園區辦了將近一個月的「金馬50風華展」,原以為高潮就在歷屆帝后齊聚一堂與李安、侯孝賢共同揭曉當屆最佳影片,劃下完美句點。

但時任文化部部長的龍應台起意再以紀錄片來耙梳金馬獎半世紀的意義,倚重的導演便是楊力州。其成果,在2014年金馬影展首度公開,當時片名與專書一致,也叫【那時.此刻】。

然而楊力州的企圖不止於此。又經過一年半的時間,主要不只是補拍、重剪,而是錯綜複雜的影片版權。因為當初沒料到能從「影展」走上「院線」,很多授權條件必須重談,難度不下於拍攝。畢竟一部以電影為主角的電影,怎麼可能不尊重電影呢?待它2016年和大眾正式見面時,片名也改為【我們的那時此刻】了。

身為金馬執委會的一員,老實說,剛聽到這個計畫時,捏了一把冷汗,因為我們也不期望看到一部枯燥乏味或歌功頌德的報導片。知道是楊力州掌鏡後,放心多了,至少它絕不可能「難看」(你要怎麼詮釋這兩個字都行)。但還是忍不住好奇:他要怎麼說這段歷史?

我常跟外界說,這部片跟金馬執委會沒什麼關係。不是劃清界線,也不是謙虛推讓。真的,整個過程,執委會僅在影人與影片聯繫上提供協助,完全沒過問內容半點。而我則不免憂慮當初雞婆給他參考用的文字,會不會成為纏死死的裹腳布(金馬50那年我在「印刻」專欄連寫了長達5期金馬變遷的文章)。

但我顯然多慮了。楊力州的能耐不只是去蕪存菁,更重要的是他有自己的觀點,以及把紛亂的影片、訪談、文字、資料,化為一個淺顯易懂、笑淚交織、而且連貫動人的電影故事。這向來是他的強項,我只能慶幸金馬的鞍轡再重,也沒絆著他。這部片雖起於金馬,但未被侷限,甚至可以說,楊力州在片中藉別人之口、他人之作,堆砌出的其實是他眼中的電影史。甚至,金馬獎只是個楔子或虛題。他高舉的,其實是電影與觀眾社會之間的牽連。

因此全片最動人的,可能不是影壇耆老坦承當年恩怨,或是整理出電影運動背後的篳路藍縷。而是名不見經傳的阿姨回想自己在台灣經濟轉型時無法繼續求學、只好離鄉背井去打工的少女時代,如何藉由瓊瑤式的文藝愛情片寄託青春夢;或是台美斷交、國難當頭時,當年的熱血男兒受愛國電影激勵而立志從軍,今日已是難以理解新世代思維的大叔們!他們也許背景迥異、立場不同,在鏡頭前卻都為了電影哭、電影笑。楊力州在這裡展現了他的拿手絕活,也同步拓展了電影經驗與經典的定義。

就像他特意抬高兩部作品在台灣影史的定位。一部是虞戡平導演的【搭錯車】(1983),一部是陳國富導演的【雙瞳】(2002)。前者不僅突破了中正紀念堂的威權色彩,讓平民歌手在裡面熱歌勁舞;片中強拆民宅釀成悲劇,在過去看來只是煽情戲碼,對照三十年後的「大埔事件」,卻顯得格外諷刺。後者是美商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在【臥虎藏龍】大獲成功後後持續投資華語片的嘗試,雖然未在國際造成太大迴響,但當時參與本片的年輕影人如魏德聖、蘇照彬、黃志明、戴立忍等(也包括負責側拍的楊力州),後來都成為台灣電影復興的中流砥柱,也為陳國富進軍中國影壇埋好根基,其「助跑」功能不容小覷。又或者,他從【兒子的大玩偶】讀出的政治意涵(主角迫於生計裝扮的小丑臉與台灣自我認同的模糊到清晰)等,都讓這部紀錄片帶來驚喜,也注定爭議。

本來,影史的詮釋,就是各自精彩,各有侷限,遑論比重與細節的調配。這都可以辯論、批評,卻不應無視創作者的有心與銳見。我想楊力州也是毫不掩飾的,否則怎麼會有「中華民國國歌」與「美麗島」兩首曲子前後呼應的安排呢?
對我而言,【我們的那時此刻】根本就是楊力州的電影史啊!電影上片前,我已看過多遍,那些讓我熱淚盈眶的,似乎再看幾回也不能免疫。而這部紀錄片也會有本同名的書一併出版,書雖然少了音畫的催情作用與明星大導的現身說法,反而能更清晰完整地呈現楊力州的電影觀,讓讀者彷彿透過文字跟他進行了一場深度座談。
書與影,相輔相成,互為表裡。但我還是會偏心地告訴你,千萬別錯過電影。

本期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