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惡火已釀44死279失蹤!專家:外牆棚網疑未阻燃 「煙囪效應」助長火勢

香港惡火已釀44死279失蹤!專家:外牆棚網疑未阻燃 「煙囪效應」助長火勢
香港新界大埔區宏福苑昨(26日)發生香港回歸以來第2宗的五級火警。(圖/達志/美聯社)

[周刊王CTWANT] 香港新界大埔區宏福苑昨(26日)發生香港回歸以來第2宗且死亡人數最多的五級火警,截至今(27日)晨,已造成至少44人死亡、33人受傷,另有279人失蹤。業內人士分析,部分維修工程為節省成本而未遵守阻燃規定,監管抽查亦存在漏洞,加上舊樓結構與「煙囪效應」,使救災相當困難,暴露城市密集舊式樓宇在外牆工程安全上的重大風險。

綜合陸媒報導,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當晚主持跨部門緊急會議,對多名死傷者與殉職消防員表達極度哀痛,並向家屬致以慰問。他宣布啟動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指示保安局、消防處及其他部門全力投入滅火、救援與醫療工作,並強調市民安全應置於首位。民政事務總署在現場設立援助站,安排受影響居民入住臨時庇護中心,並提供情緒支援;醫管局也啟動緊急機制全力救治傷者。

根據消防及工程界分析,這場巨災之所以難以控制,主因來自高層建築外牆工程的「立體燃燒」。宏福苑樓齡逾40年,其外牆棚架上的物料與結構形成封閉與縫隙並存的特殊環境,使火勢在強風中迅速向上蔓延,產生典型的「煙囪效應」(Stack effect),也就是戶內空氣沿著有垂直坡度的空間向上昇或下降,造成空氣加強對流的現象,引發熱氣與濃煙流竄,助長火勢並阻礙消防員的接近。


香港惡火已釀44死279失蹤!專家:外牆棚網疑未阻燃 「煙囪效應」助長火勢
香港新界大埔區宏福苑昨(26日)發生香港回歸以來第2宗的五級火警。(圖/達志/美聯社)

不僅如此,初步分析指向棚網物料可能未具備阻燃功能。香港執業安全師學會會長李光昇指出,宏昌閣外牆棚網疑似未使用阻燃物料,而不少承建商基於成本考量,會傾向使用價格較低的普通棚網。他直言:「我更見過有地盤用漁網作棚網。」阻燃棚網與普通棚網的價差可達1倍,加上部分工程規模小、監管不足,違規使用並非罕見。

李光昇表示,竹棚架與阻燃棚網本身並不容易燃燒,但如果棚網不具阻燃功能,並與外牆雜物、家具、衣物接觸,再加上工地若曾進行燒焊等熱作業,就可能讓火屑點燃棚網,再沿外牆迅速向上延燒。他也示警,如果棚網材料含聚氯乙烯(PVC),燃燒產生的濃煙可能帶有毒性,吸入後有機會造成窒息甚至死亡。

香港工程師學會建造分部前主席謝偉正則指出,《建築物條例》規定棚網必須使用阻燃物料,違者可被開罰。但實務上,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轄下的「屋宇署」雖會抽查地盤是否合規,仍可能出現疏漏,「(屋宇署)沒有檢查就無事」。他認為大型承建商多能守法,但較多違規情況反而出現在舊樓維修工程,因為業主未必了解法規,也可能未聘請專業監督,小規模工程為節省成本而採用普通棚網便成常態。


香港惡火已釀44死279失蹤!專家:外牆棚網疑未阻燃 「煙囪效應」助長火勢
香港新界大埔區宏福苑昨(26日)發生香港回歸以來第2宗的五級火警。(圖/達志/美聯社)

今年中環華懋大廈三級火警後,屋宇署已向認可專業人士及承建商發出通告,要求全面檢視外牆保護網、保護幕、防水油布等材料的阻燃性能,以降低工地火災風險。通告亦強調,若發現阻燃性能不足,署方將依《建築物條例》對承建商及相關人員提出檢控或紀律處分。然而此次宏福苑五級大火的慘重損失,凸顯執法與實務之間仍存在落差。

香港勞工處在回覆網民查詢時則稱,宏福苑維修工程由宏業建築工程有限公司負責,相關棚網屬防墮物用途且未涉及熱工序,視為火災風險相對較低。更指出根據現行地盤安全條例,棚網及相關物料並未納入阻燃標準的規管範圍,顯示香港各部門在外牆工程物料的安全定義及監理職責上,仍有灰色地帶。

綜觀近年香港涉及外牆搭棚工程的火警愈趨頻繁,包括今年華懋大廈火災與2023年尖沙咀前海員俱樂部地盤大火,均曾造成嚴重損失。宏福苑大火再度暴露舊樓外牆工程、棚網物料、監管制度與消防風險之間的結構性問題,也讓社會再度反思工程承建、生產物料、監督制度與城市安全之間的漏洞。


香港惡火已釀44死279失蹤!專家:外牆棚網疑未阻燃 「煙囪效應」助長火勢
香港新界大埔區宏福苑昨(26日)發生香港回歸以來第2宗的五級火警。(圖/達志/美聯社)

香港惡火已釀44死279失蹤!專家:外牆棚網疑未阻燃 「煙囪效應」助長火勢
香港新界大埔區宏福苑昨(26日)發生香港回歸以來第2宗的五級火警。(圖/達志/美聯社)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大陸新聞
人氣大陸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